更新时间:2019-09-09 16:41:29
封面
版权信息
《长安历史文化从书》编纂委员会
《长安历史文化丛书》总序
一
二
三
前言
四
五
凡例
第一章 唐代太常系统乐舞机构
一、唐承隋制
二、太常寺二乐署
三、东宫与后宫乐官
第二章 盛唐宫廷系统乐舞机构
一、初唐的“教坊”机构
二、盛唐的宫廷教坊
三、盛唐“皇帝梨园”
四、盛唐宫廷系统乐官概况
第三章 太常“乐部”与用乐制度
一、唐代太常“乐部”制度
二、唐代“五礼”用乐制度
三、唐代中央机构礼乐职能系统
第四章 国家乐伎的“名色”与来源
一、太常乐伎“名色”
二、盛唐宫廷乐伎概况
三、盛唐的“宫妓”
第五章 国家乐伎的教习与供役
一、太常乐伎的教习与考核
二、太常乐伎的上役与代役
三、宫廷乐伎的教习与供役
四、“长役”乐伎的生活待遇
第六章 太常“雅乐”制度
一、“雅乐”的精神与体制
二、太常《十二和》之乐
三、太常“祭庙”礼乐
四、唐朝自创三大舞
第七章 太常“燕乐”:十部乐
一、“十部乐”的政治礼仪性质
二、“十部乐”简介
三、“文康乐”停废时间与原因
四、未“著于令”的“四方乐”
第八章 太常“燕乐”:二部伎
一、表演形式与主题旨趣
二、“立部伎”简介
三、“坐部伎”简介
四、“二部伎”兴盛原因解析
第九章 太常“鼓吹乐”
一、唐代之前的鼓吹乐
二、唐代太常“鼓吹”制度
三、隋唐鼓吹制度的时代特征
第十章 盛唐宫廷教坊伎艺:歌舞
一、盛唐教坊歌舞曲名录
二、宜春“内人”擅歌舞
三、教坊“杂曲歌舞”举例
四、教坊“歌舞大曲”举例
第十一章 盛唐宫廷教坊伎艺:百戏
一、歌舞戏(杂戏、杂剧)
二、杂伎与幻术节目举要
第十二章 盛唐“皇帝梨园”音乐
一、盛唐皇帝梨园“法曲”
二、“皇帝梨园”始于“开元二年”质疑
三、“皇帝梨园弟子”人名检录
四、唐后期的“法曲乐工”与“仙韶院”
第十三章 盛唐长安乐舞繁荣的多维透视
一、隋代京邑“上元节”百戏盛况
二、初唐的节庆酺会设乐
三、玄宗朝的宫廷燕享乐舞
四、唐前期俗乐流行的多维景观
五、俗乐的“普世性”娱情功能
附录一 周代雅乐《大舞》演出脚本(模拟)
附录二 盛唐宫廷“教坊”乐伎人物拾录
参考文献
一、历史文献
二、经典论著
三、学术著作(以出版时间为序)
四、学位论文(以时间为序)
五、历史地图
六、图像资料(电子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