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五味太过与五脏病变
本篇讨论了人不仅受自然界天气的影响,还受饮食的影响。《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正常摄入饮食五味,有助于五脏精气的增长,生命得以存活和生长。但是如果饮食五味摄入太过或不及,也能导致五脏病变。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这里的阴,指阴精。阴精的产生,本源于饮食五味。饮食五味,化生阴精。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五宫:五个宫殿。贮藏阴精的五个宫殿,这里指五脏。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五脏之精气可因饮食五味的太过或不足等原因而损伤。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正常情况下,人接受饮食五味而化生精气血津液,从而生存。如果饮食五味太过或者不及,也能致人以病。
下面进一步论述了五味太过损伤五脏的道理。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久而增气,物化之常;气增而久,夭之由也。”五味各有所入,味入脏补益阴精,久而能增益脏气,这是事物化生的一般规律。但要把握事物发展的一个度,如果五味摄入太过(时间长、剂量大),脏气偏胜长久,就会导致五脏的损伤。
酸味入肝,过食酸味的食物,会助长肝气,久之导致肝气升发太过。这不仅会引起本脏的病变,也会引起他脏的病变,一般而言是引发所胜也就是相乘关系的那个脏的病变。由于木乘土的关系,肝木太过,会乘脾土,导致脾气受损,脾失运化出现诸如腹胀、纳呆、便泄等症。
五味伤脏的一般规律是:味入本脏,使本脏气盛,进而损伤所胜之脏也就是相乘之脏;但也有味入本脏,反使本脏气不足,遭受所胜之脏的反侮。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大骨,指腰骨。气劳,指精气受损,不耐劳作(图4)。
图4 过咸伤肾示意图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甘:据《黄帝内经太素》应改作苦。偏嗜苦味,则心气受损。喘满:喘,急促,指心跳急促;满,同“懑”,烦闷。心气受损,受肾水相乘,故见色黑,以及其他肾气偏胜不平衡的症状(图5)。
图5 过苦伤心示意图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苦:据《黄帝内经太素》应改作甘。脾气:此指脾的运化作用。濡:润泽。不濡之意为脾气不能转输精微以润泽周身。厚:指胀满。如张景岳注:“濡者,润也。脾气不濡则胃气留滞,故曰乃厚。厚者,胀满之谓。”(图6)
图6 过甘伤脾示意图
对这节经文,还可以换个角度来认识。如王冰注:“苦性坚燥,又养脾胃,故脾气不濡,胃气强厚。”摄入少量的、适宜的苦味,能够强健脾胃。脾喜燥恶湿,味苦性燥(李时珍《本草纲目》),故脾气不濡,而胃气强厚。俗称为苦味健胃剂(药),常用药有黄连、龙胆、大黄、苦参、蒲公英等。但味过于苦,则伤脾胃。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沮:败坏,不作湿、阻止讲。央:同“殃”。味过于辛,则肺气盛(图7)。
图7 过辛伤肺示意图
这段经文提示我们:①任何事物既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过与不及都是不对的,我们应取中和。五味太过或不及都会导致病变。所以在饮食上,强调要平衡膳食,主张一个“和”字、一个“中”字。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各种食物混杂而食。中是无太过与不及,既不能太多,又不能太少。故如《国语·郑语》所云“和五味以调口”“味一无果”。②饮食五味太过,可以导致五脏之气偏胜,从而引发疾病。一般规律是按味入脏所对应关系引发疾病,即酸入肝,肝气以津;咸入肾,大骨气劳;等等。这种情况很好理解,所以《黄帝内经太素》的经文是“味过于甘,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等。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现存《黄帝内经》经文所说的“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等,这提示我们要注意,饮食五味太过引发疾病,除了“味脏所入”对应关系外,还可以引发任意某些脏而发病,因此,我们不要机械地去对照“味脏所入”对应关系发病的机理和病症,而是要观察分析具体病情,辨证论治。③饮食太过与五脏神志疾患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五脏藏神,故五味太过,可引发五脏神志病变。④味与气之间有互为生化的关系。味为阴,能化气。这对我们理解药物气味关系有指导意义。药有四气五味两方面的特性,对阴阳寒热偏胜的病变,用药时一般多采用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的方法,如黄连性寒以清热,但并未考虑到味入各脏而从化其气的问题。五味入脏,而能助长五脏之气(性)。如王冰说:“酸入肝为温,苦入心为热,辛入肺为清,咸入肾为寒,甘入脾为至阴而四气兼之,皆增其味而益其气,故各从本脏之气为用。所以久服黄连、苦参反热,从火化也,余味皆然。”进一步提示我们用药须谨慎。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谨慎地调和五味,无太过与不及,这样五脏才能安和,五体才能正常。咸入肾养骨,故咸味和则肾精盛,见骨骼强壮正直。酸入肝养筋,故酸味和则肝血充,见筋脉柔顺,屈伸自如。甘入脾养肉,故甘味和则脾气运,见肌肉丰满,腠理致密。苦入心养血,故苦味和则心气通,血脉运行通畅。辛入肺养气,故辛味和则肺气行,主治节。
骨气:泛指上文骨、筋、腠理、气血等。精:强盛。骨、筋、气血、腠理等均得到五味的滋养而强盛。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谨慎地将调和五味作为养生法宝,这样才能活到天赋的寿命。
我在这里讨论一个问题,即“神志病证与饮食的关系”。
一般认为,神志病证的发生大多与心理、疾病、外伤、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很少考虑到因饮食的太过与不及所致。实际上人的喜怒哀乐等情志表现与所吃的食物确有密切的关系。有的食物能使人愉快、恬静、安宁,有的食物则可令人焦虑、愤怒、悲伤、不满、恐惧和狂躁。
中医认为,人以五脏为中心,而五脏藏神。因此,如果饮食太过与不及,都可以导致五脏气血逆乱,阴阳偏胜,从而影响五脏所藏之神,引发神志病证。如味过于辛,因辛主发散,久服则散气,神气不收,故致人精神乃殃。咸胜血,味过于咸,则血脉瘀阻,心气抑郁。味过于甘,甘性滞缓,故心气喘满。《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食已而瞀”之症,瞀者,昏闷、昏糊,即食入后出现神识昏糊。《素问·病能论》云:“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张景岳说:“食少则气衰,故节夺其食,不使胃火复助阳邪,则阳厥怒狂者可已。”
饮食过于甘温,可以使痰火上扰心神,神明无主,发为狂乱。绍兴市公安局安康医院樊宝华曾收治一例因服用大剂量别直参诱发抑郁症伴激越状态的病例。一周姓男子,于1989年1月出现头晕、耳鸣、口干、盗汗等症,自买别直参一支30g,一次性煎服后,出现失眠、头痛、心烦、懒动、幻视。经治疗无效,延至5月16日后出现彻夜不眠、喃喃自语,以及疯狂举措,经司法鉴定诊断为抑郁症伴激越状态。[25]本例病人因补用不当,且剂量过大,使痰火上扰清窍,神志为之狂乱,以致造成严重的后果。
既然神志病证可由饮食所致,那么在治疗上就应当消除饮食这一致病因素,所以《素问·病能论》提出“夺其食即已”。后世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对“夺其食”产生了多种理解,如立即停止服食导致神志病证的饮食,或用下法泻下通腑,或消食导积等。王海藏治许氏病阳厥狂怒,骂詈亲疏,或哭,或歌,六脉举按无力,身表如水石,发则叫呼,声高。《黄帝内经》云:夺其食即已。因不与之食,乃以大承气汤下之,得脏腑积秽数升,狂稍宁,数日复发,下如此五七次,得大便数斗,疾瘥,身温脉生良愈,此《黄帝内经》夺食法也。磁朱丸是“治癫痫之圣剂”,出自《备急千金要方》,方有三味药,一般用量是神曲120g,磁石60g,朱砂10g。其中重用神曲的功效是“推陈至新,上交心神,下达肾志,以生意智,且食入于阴,长气于阳,夺其食则已。此《黄帝内经》治狂法也。食消则意智明而精神治,是用神曲之旨乎!”(《古今名医方论·磁朱丸》)一小儿食粽后,咬牙欲吐,顷间腹胀昏聩,鼻青黄赤。此脾土伤而肝气所动,食积发厥也。先令鸡翎探吐出酸物,顿醒,节其饮食,勿药而愈(《寿世保元·饮食》)。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食物过敏而导致精神失调。20世纪80年代有一篇叫《对精神失调的一种新见解》的文章,文中说:“临床生态学是美国芝加哥内科大夫西伦·兰道夫首创的一门新学说,是专门研究人的饮食、气质及化工产品对人的神态举止如何产生作用的学问。”美国精神病专家伯纳德·拉克斯伦说:“20%的精神病病人有可能通过这一新途径而恢复健康。”他还说:“忧虑、沮丧、厌世、恐惧等精神失调症状,都和食物过敏有关。”近年来他因人制宜地采用忌口的方法,或者在一些病人的食谱中反复不断地增加那些引起过敏的食物,从而“以毒攻毒”,使病人逐步不再产生食物过敏反应,成功地医治了许多精神失调的病人(《科学24小时》)。
神志病证的饮食病因说长期以来并未受到重视。如今借讲《黄帝内经》相关经文之机抛出这个话题,目的是希望引起后学们注意临床上有些神志病证是因为饮食的原因所致;也希望你们在今后的临床、科学研究上深入开展饮食与神志病证相关关系的研究,使《黄帝内经》及后世医家的有关学术思想得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