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千年不熄的航标
历久弥新的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发祥地
广东省广州市怀圣寺·海上丝路
创作于公元八、九世纪的阿拉伯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也名《天方夜谭》)可谓家喻户晓,书中一次次讲述了许多阿拉伯商人不畏艰险,远涉重洋开展商贸活动的奇闻轶事,讴歌和赞扬了他们勇敢、机敏、敢于探险的精神。同时,也一次次对遥远的中国进行了描述,那位叫辛巴达的航海家的原型就是阿曼航海家阿布·奥尔达,他曾于750年从现在的阿曼苏哈尔港起航,7000海里漫长航程的终点,就是现在的广州越秀区珠江边的光塔寺下。
一千年光阴如白驹过隙,那些天方夜谭式的奇幻异事早已无从寻觅。光塔路上,只剩下直入苍穹的光塔依然巍然耸立,好像一位默默无言的老者,目睹着过眼的烟云,承载着曾经的辉煌。今天,古海上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在光塔下又一次重叠聚合,继续书写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奇故事。
“万舶争先”进大唐
追忆怀圣寺光塔的岁月印记,似乎触摸到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历史脉络,感叹海上丝绸之路为这座城市带来的辉煌巨变。
地处江海交汇处的广州,自古是水陆通衢之地。自公元前214年秦建番禺城开始,海上丝路始终伴随着广州这座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无论是在对外经贸,还是中外文化交流上,羊城广州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怀圣寺礼拜大殿置于院庭的正面,巍然耸立在带雕石栏杆的大平台上,显得高贵威严。这座古典式建筑中西合璧,石栏杆板上的雕刻各异,有葫芦、扇子、伞盖、花卉、狮子、游鱼等物,极为活泼生动。
怀圣寺内现藏有元代至民国中文、阿拉伯文碑、匾共40余方,皆为海上丝绸之路中西方文明互惠的明证。
秦代造船遗址显示,远在秦汉时期,广州已可造大船出海;魏晋时期佛教也由海陆抵达广州,开始了在中国的传播。唐中期起,从广州起航的商贸船舶触角已抵达波斯等地,伊斯兰教也经海路来到广州。北宋率先在广州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明代开通直达拉丁美洲的远洋航线,清代广州的“十三行”已经誉满世界。绵延不断的海外交往,在广州留下了代表商贸往来的众多遗迹。
广州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从隋唐至今从未间断。就是在明清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举国封闭唯广州一口通商。广州因商而生,其崛起与兴盛,缘自其地域优势与经济逻辑。港口所辐射的大小港湾,大都内连发达的河流水系,保证了来自内陆产地的丝绸、茶叶、陶瓷等货物源源而来,而进口的货物也能顺利北上。同时,南海的季风气候和江海联运的地理位置,使广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
史籍记载,光塔不仅是伊斯兰教的呼礼塔,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守望中外商船远航的航标灯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广州珠江岸线仍在光塔一带,光塔便是万国商船前来广州首先定位的标志性建筑。因其塔身光洁,视觉醒目,外来商船见此便知已到羊城。
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当中国广大地区还躑躅在榛莽状态的时候,被称为番禺的广州,已经开始了自己海上贸易和中国对外大港的历史。这条起点主要是广州的“海上通道”,以南海为中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之一。
从公元3世纪起,广州已取代徐闻、合浦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尽管《汉书》记载的出海港只有日南、徐闻、合浦三处,但从地理看,徐闻、合浦的内河行船与陆路交通并不方便,日南与内地更无内河相通,来自中原的丝绸等货物要直接运抵这里十分困难。而位于珠江入海口的番禺(今广州)是当时全国的九大都会之一,《史记·货殖列传》称其“乃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是各类货物的集散地。从番禺出发,更有越城道、九嶷山道、骑田道、大庾道等多条水路连接长江水系,直通洛阳、长安。因此,当时的徐闻、合浦很可能是番禺的外港,南海神庙千年不灭的香火和“海不扬波”的祈愿石刻就是明证。
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广州就通过海路与海外有所交往。东汉时期,从广州远航的中国商人开始在印度、斯里兰卡与罗马商人直接贸易。到了唐代,朝廷还派遣市舶使到广州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宋代则在广州专门设立了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北宋中期,广州海外贸易额在全国外贸港口中遥遥领先。1686年,清朝在广州设立洋行制度,由十三行行商垄断广州的对外贸易。直至鸦片战争爆发的1840年为止,广州的对外开放都处于得天独厚的地位。
尤其在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港、也是当时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因唐朝实施开放政策,广招海外商人,所以海内外商旅、各国使节大都选择从广州出入。唐玄宗时曾两度下诏禁止互市,封锁了陆上交通,断绝与西域的经济往来,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交往因此变得更为频繁,更多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由海路前来,他们聚集在广州,与中国商人交易货物,广州在那个时期成为唐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据《广东通志》记载:“设结好使于广州,自是商人立户,迄宋不绝。”停泊在广州港的外国海泊“种极多”“不知其数”“大舶参天”“万舶争先”。
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各国的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许多以经商闻名的大食和波斯商人不远千里频繁往来于波斯湾和中国南海之间,将珠宝香料等运到广州,换取丝绸瓷器等商品。“夷人随商翱翔城市”“蛮声喧夜市,海邑润朝台”“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当时的盛况,与《一千零一夜》中描述的梦幻场景如出一辙。
“五都之市”唯“蕃坊”
除了屹立千年的怀圣寺光塔外,还有一些延续千年的古地名,如“大食街”“甜水巷”“仙邻街”“擢甲巷”“玳瑁街”等,传递出些许异域风情的信息,似乎想告诉人们它并不寻常的前世今生。一条街道以一座建筑来命名,足以佐证这座建筑的厚重历史。
广州因为是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所以也是西方各国人士进入中国的登陆点之一。千百年之前,当这尊呼礼塔所俯视的光塔路一带还是茫无涯际的珠江岸边时,数以万计来自大食和波斯的“蕃人”,带着璀璨夺目的珠宝和香气四溢的香料,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广州进行商贸活动,逐渐形成了一处“蕃坊”。这些“蕃客”很快适应了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始学习和融入这片土地的文化,形成一代又一代的“土生蕃客”,变他乡为故乡。
春天的羊城繁花似锦,珍禽浮波。怀圣寺又名狮子寺,俗称光塔寺,是中国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建筑。唐宋以来,广州为我国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那时广州的阿拉伯客商众多,他们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修建了一座规德宏大的清真寺,即今日的怀圣寺,寺的命名表达了中外教民对圣人穆罕默德的尊敬和怀念。
唐宋年间,在这些纷至沓来的“蕃客”中,以阿拉伯人最甚。他们把广州人称为“新卡兰”,意为大中国。当时从波斯湾远道而来的船只大多靠泊古珠江的“坡山古渡”。史书记载这些侨民“多流寓海滨湾泊之地,筑石联城,以长子孙。”天长日久,渡口附近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唐时阿拉伯、波斯人在光塔路一带经商,珍货辐辏,熙攘繁盛,蕃客定居生息遂成蕃坊。到了唐开元二十九年(741),朝廷终于决定,就在这里设置专供外国人(主要是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侨居的社区——“蕃坊”。唐代的蕃坊以怀圣寺为中心,北至现在的中山六路,南至惠福西路,西至人民路,东达朝天路。
中国自古对涉外国家、事物都冠以“蕃”称。在广州话里,这一称谓保持至今。《周礼·秋官·大行人》说:“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也就是说,当时除了冀、豫、雍、扬、兖、幽、并、青、荆等州之外,其他的地方就都是“蕃”了。
宋、元、明时期,广州蕃坊有“百货之肆,五都之市”之称,足见其对外贸易繁华和兴旺。广州博物馆馆藏史籍记载,以前地方行政长官还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蕃坊。唐朝岭南节度使曾对广州蕃坊制定许多经济商贸的优惠政策,吸引蕃商来华商贸和投资,积极缴纳税负。晚唐时期,中央权力有所削弱,赋税收入捉襟见肘,需靠海上贸易加以弥补,广州海上贸易实际是承担了维持国家运转的责职,便有了“金山银海、天子南库”的美称,当时的岭南节度使往往都由皇帝的亲戚或亲信担任。
到了宋代,广州蕃坊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成立了中国第一个海关机构——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进出口事宜,以及如何促进蕃商来此投资贸易。北京南路曾经有座“海三楼”,专为市舶司官员宴请具有声望的蕃商之用。同时光塔周边街巷也设立不少驿站,相当于如今的涉外宾馆,专为蕃商服务。
时至今日,虽然光塔路一带与历史鼎盛时期的蕃坊已相距甚远,但这里依然是广州回族、满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聚居地。道路两旁经营伊斯兰食品、服饰、用品的商铺鳞次栉比。有些社区围墙上画有展现少数民族独特风情的民俗文化浮雕。在海珠中路与惠福西路交界处,还有一座名为“妙吉祥室”的广州满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在光塔路、朝天路、纸行路、诗书街、仙邻巷、甜水巷、玛瑙巷等街巷,莫不遗留着当年蕃坊的印记,这里已成为广州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最悠久、遗产最丰厚的街区。
怀圣寺光塔始建于唐代,高36.3米,青砖砌筑,塔身圆筒形,向上有收分,表层涂抹灰砂,塔身开长方形采光小孔,塔内设二螺旋形楼梯,双梯绕塔心盘旋而上,各自直通塔顶。此塔为国内现存伊斯兰教建筑最早最具特色的古迹之一。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怀圣寺光塔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珠江口的羊城地标
仰目而视,光塔屹立于珠江古航道北岸,它的外形并非中国传统的宝塔造型,而是高耸入云的圆筒状,朴素敦实,带着一股直冲云霄的万丈豪气。
怀圣寺又名狮子寺,俗称光塔寺,是中国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建筑。怀圣寺阿訇摆林告诉我,怀圣寺确切始建年代已不可考,相传由唐初来华的阿拉伯著名传教士阿布?宛葛素主持,为当时侨居广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商人捐资所建。寺的命名则寓意了中外教民对穆罕默德的尊敬和怀念。
有关该寺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公元9世纪中叶阿拉伯旅行家苏莱曼的《东游记》,记述了广州“蕃坊”穆斯林的生活,以及建有寺院一所。南宋岳珂在《桯史》中记载有此塔,南宋方信孺在《南海百咏·咏蕃塔》中记曰:“蕃塔始于唐时,曰怀圣寺塔。”
唐宋时期,怀圣寺位于广州城西,城外是一片汪洋,外来商船集聚广州,建一灯塔指引航向顺理成章。广州濒海,岸边多产蚌螺,阿拉伯宛氏就地取材,搜集蚌壳和螺壳,加以糯米调和,加上筑塔工艺巧妙精湛,光塔拔地而起,气势非凡。
光塔是现今中国保存最好的唐代古塔,也是中国伊斯兰教最大的邦克楼之一,与新疆吐鲁番的苏公塔大小相仿。怀圣寺光塔原名呼礼塔,波斯语音读作“邦克塔”。据说因“邦”与“光”在粤语中读音相近,遂称为“光塔”。还有一说因塔呈圆筒形,远远望之如光洁银柱耸立于珠江边上,每晚塔顶高悬导航明灯故而得名。
光塔因独特的形体,为我国塔林所罕见。虽屡经修建,仍具阿拉伯伊斯兰的建筑风格。光塔塔高36.6米,用砖石砌成,建筑平面为圆形,中为实柱体,塔内有石阶梯道可供登临,沿螺旋形梯盘旋而上可登至塔顶露天平台。
光塔曾是广州最古老的“气象观测站”,从宋代就有“昼则悬旗,夜则举灯”的记载。据《桯史》记载:光塔“绝顶有金鸡甚钜,以代相轮。”《南海百咏续编》也说:“塔顶有金鸡,随风南北,以验飓风消息。”平台正中有一段圆形小塔,塔顶曾有金鸡一具,可随风旋转以测风向,为海上航行观测风云气象信息之用。明洪武年间(1368-1398)和清康熙八年(1669)两次为飓风所坠,令人惋惜。后遂改为今状的葫芦形宝顶。灯塔是导航的重要设施,“夜则燃火,以导归帆。”直接证明了光塔是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船舶导航服务的。
广州清真先贤古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遗存。相传唐代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塞义德·艾比·宛葛斯在广州归真后,安葬于此。墓建于唐贞观三年(629),至今已逾1300多年。墓园树木繁茂,环境幽雅,庄严肃穆,被国内外穆斯林视为伊斯兰教圣地,每年均有大批穆斯林前来凭吊瞻仰。
海上贸易兴盛,千帆竞济。光塔作为灯塔航标,充分印证了广州千年以来海上贸易的兴盛发达,东方大港“千年不败”。虽然随着珠江航道南移,如今光塔导航作用不再,但作为中国与海外贸易往来的历史见证,光塔始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大“活标本”。
现在光塔的入口低于地平面约两米,在距地面的纵向空间里,依次叠加有民国、清、明、宋、南宋、唐代的地平面遗存,近在咫尺,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广州悠远的岁月,这是对千年商都的文化基因所作的最好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