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干涸的大道清源:中国故事: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第二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广东·海上丝路

001 五邑侨乡的丰碑

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海上丝路

华侨移民之路、中西方文明交融碰撞凝固的史册

海上丝绸之路,是国际移民之路,也是东西方文明交融互鉴之路。开平碉楼,犹如竖立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一个坐标,头顶着世界文化遗产的光环,在那华丽的西式盛装之下,却凝固着一个古老的东方情结。正如当年这些辉煌建筑的主人,从中国岭南的穷乡僻壤,沿着海上航路,远渡重洋,龉龃前行,秉承中华民族非凡的智慧与勇气,以进取、勤劳、开放、包容、奉献的精神获得了世界的认可,最终回归和光耀故乡的土地。

如今,这些见证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的数千座碉楼,仍然倔强地矗立在岭南广袤葱郁的田野之间,与日月同辉,与岁月抗争。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今天,开平碉楼又一次引起世人瞩目,并重新审视它那独具特色的人文意义。

瑞石楼被誉为“开平碉楼第一楼”,是岭南地区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多得的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代表作。该楼为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总体造型呈西式风格,有罗马和拜占庭穹窿顶,而内部的布置装饰、用具则是岭南传统的样式,门窗上雕龙附凤,有“富贵吉祥”“延年益寿”等中国传统的祝福字样,充分体现楼主对西方文化所表现出的从容、自信、大胆接纳,以及洋为中用、兼容并蓄的华侨文化内涵。

广州通海夷道上的“放洋”之地

广东江门因地处西江与其支流蓬江的汇合处,江南烟墩山和江北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早期为新会属地,下辖台山、开平、鹤山、恩平等地域,“五邑之乡”由此得名。

新会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渊源,在于她独特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里地处珠江三角洲之要冲,濒临南海,邻近港澳,水路交通十分便利。据《新唐书》记载,当时东南沿海有一条从广州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道,即“广州通海夷道”。这条航线就是后人所提起的南海丝绸之路,新会正处于这条古老航线的黄金节点上。新会还与中国历朝历代的对外贸易中心城市——广州近在咫尺,处于广州通往东南亚方向的航线边上,更兼外贸商品和朝贡贸易港的产生和发展,使古代新会不断活跃于南海之隅。

江门新会陈皮是广东传统名产“三宝之一”。当地盛产大红柑的干果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早在宋代就已成为南北贸易的“广货”之一,行销全国和南洋、美洲等地区。

早在唐宋时期,江门就是广州通海夷道上的“放洋”之地,也是国外朝贡船只停靠的锚地。而位于江门台山上川岛东面的乌猪山,曾是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航标,其辖区内的上下川岛则是葡萄牙人早期对华贸易的据点,早于澳门城的兴建,历史上曾差一点就取代了澳门的地位。当年分布在今天台山、新会沿海的一些卫所营寨,则守护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安全。

史料记载,在北宋时期,台山广海叫做“溽洲”,是广东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门户之一。当时从广州前往东南亚、东非和北非的船舶,都必须经过广海,也被称为溽城,登记备案,补充淡水和生活物资后,才能出海,这叫“放洋”。而从外洋返回的船只经过这里也要经登记备案后,才能进入广州。

“渔舟贾船间来往,帆樯不断行人烟。”这是明代诗人容朝望《厓门奇石诗》中描述的海上贸易繁荣景象。到了十七世纪初,江门墟因商贸而兴盛,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贸易中心,西江中下游一带的商品多在此地集散,在海内外极负盛名。清光绪年间《新会乡土志》记载“轮舶入厓门、磨刀门,由西江上驶梧肇者,华洋旗如织也。”清代嘉道年间《广东通志》海防篇也记载:“崖门……为商船出入冲要之区。”可见,新会在古时海上交通就十分繁忙,国内外商船来往频繁,经贸活动相当繁荣,也见证了古代新会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密切联系。

锦江里碉楼群是开平碉楼群的精华部分。位于开平市区东北22公里的蚬冈镇。碉楼建于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由黄氏家族按规划精心建设。建村之初,由在黄氏家族中威望很高的黄贻桂划定村首界面线,规定纵巷宽1.5米,每三排建一横隔巷,第一条横隔巷宽1.5米,从第二条横隔巷开始一律宽60公分,划出统一面积的宅基地由族人认购,要求房屋统一为6米高。村后并列着的瑞石楼、升峰楼、锦江楼3座碉楼。

今天,这片热土和港湾繁盛如初。崖海苍苍,碧水荡荡,仿佛还在诉说这跨越千年的辉煌。

“金山伯”,光荣与梦想

据统计,现今约有68万人定居开平,而分布在世界六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开平人则高达75万。《开平县志》对此是这样记述的:“开平人富于冒险精神,五洲各地均有邑人足迹。”

华人华侨出海或回归、经商或淘金,都必经海上丝绸之路。而开平碉楼、台山侨墟和客家排屋,是见证广东侨乡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性民居建筑。尤其是耸立在“中国第一侨乡”的江门大地上亦洋亦土的开平碉楼群,是书写华人移民之路的丰碑,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中西方文化交互的产物和典型地标。

开平南临浩瀚的南海,海岸线长达六百余公里,十分便利海外移民。史料记载,早在16世纪中期,就有开平人冒着生命危险,乘坐三桅帆船到东南亚一带创业谋生。当时,人们称那里为南洋。鸦片战争爆发后,开平境内百姓生存压力不断加剧。1855年至1867年间,随着大量客家人的迁入,开平土地上爆发了一场本地人和客家人之间的资源之争,更多的开平人开始辗转前往海外谋生。

此时,从大洋彼岸的美国传来一则诱人的消息。早在1848年12月,当时的美国总统詹姆斯·波尔克向全世界宣布:“在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河河谷发现了大量黄金,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一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遍了世界各地。渴望发财的人们,从美洲、欧洲、澳洲,甚至亚洲,潮水般地涌向美国,形成了轰动全球的淘金热潮。

锦江里高耸的碉楼一字排开。

开平立园不仅是开平碉楼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较为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名园。位于开平塘口镇赓华村,是塘口镇著名旅美华侨谢维立的私人园林,以人名作园名,有“立树立人”的含义。从1926年动工建设,1936年初步建成,占地约19600平方米,集传统园艺、西洋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其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

金山,是老辈广东人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称呼。在这称呼的背后,上演了一场华人对黄金和美丽梦想交织在一起的神奇故事。一批批生活在动乱社会和不安中的开平人,怀揣着淘金梦想,经历海上两个多月的颠簸,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抵达美国,开始了一段艰辛的人生旅程。

这些被称作“金山伯”“花旗客”的开平人,历尽艰险,饱受磨难,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从事劳务、经商、捕鱼,或者服务业等,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最大的心愿或许是为了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或许是为了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但残酷的现实使很多开平人客死他乡,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幸运地活着回到了故乡,落叶归根。在他们带回财富的同时,也带回了留声机、饼干、夹克、照相机等稀奇洋物件,更带回了海洋文明的清新风气。

奇迹就这样悄然上演了。100年前在五邑之乡的绿水青山、乡村田野间,一幢幢亦土亦洋的乡村建筑拔地而起。无法揣摩当年漂泊到大洋彼岸的“金山伯”与西方世界首次相遇时,所产生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灵震荡,但当这些游子返回故土的时候,却不约而同地把理想的家园,设计成了西洋风格。那些对未来充满期待的“金山伯”是这些规模盛大的碉楼群最初的设计师。

然而,动荡的社会和贫富的撕裂,使他们在等来亲人期盼眼光的同时,也面临了可怕的噩梦。开平因位于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之间,历来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会治安混乱,侨乡的富庶和招摇,一度成为盗贼土匪眼中的“锅中肉”。加上开平境内河流纵横,每遇台风暴雨,洪涝灾害频发,这些都威胁着碉楼的生存和安全。

于是,在当时最先进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技术支撑下,欧洲的城堡与中国的塔楼的“结合体”在开平大地上应运而生。碉楼越建越高,也越建越坚固。匪患时它们是战斗堡垒,水患时它们又成为舒适安全的避难所。这些碉楼从20世纪20年代前后始建,鼎盛时期超过3000余座,成为开平人曾经的“安全港湾”。

多元文化包容互鉴的见证

秋意浓浓,这片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潭江之水冲积而成的平原,空气中漂浮着一股久违的田野和泥土的芬芳。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使这里的水稻一年两熟,眼下岭南大地最后一批晚稻都已收割入仓。“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开平的宁静村庄,让人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在晨曦的映照下,开平大地随处可见一座座碉楼隐现于薄雾轻烟之中,好像远山层峦叠嶂,如梦如幻。

据最新普查资料表明,开平碉楼现保存完好的达1800余座,其种类有石楼、夯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等,其中钢筋混凝土楼近1500座,占据了八成。最精华部分是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的自力村、马降龙古村、立园和锦江里等村落的碉楼群。

有“开平第一楼”之称的瑞石楼座落于锦江里,是由当年在香港经营钱庄和药材生意致富的黄璧秀荣归故里后兴建的,设计师是其在港谋生、酷好建筑艺术的侄儿黄滋南负责,施工者都是本村或附近的著名工匠,建楼所用的水泥、钢筋、玻璃、木材等均经香港进口。瑞石楼的外部形态充满着西式风格,囊括了古罗马的券拱、爱奥立克风格的柱廊,巴洛克风格的山花等。而其内部的装饰、用具则是岭南传统的样式,门窗雕龙附凤,寓意“富贵吉祥”“延年益寿”等中国传统元素。这种突破常规的建筑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洋为中用、兼容并蓄、相得益彰的华侨文化内涵,体现了“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

自力村现有大小碉楼9座,村内传统民居楼和碉楼和谐分布,错落有致,村中荷塘点缀,稻谷飘香,绿树掩映,独特的岭南乡村韵味,碉楼沉淀的故事,为自力村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马降龙古村落7座碉楼和8座别墅皆建于20世纪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25年由南安村29户村民筹建的天禄楼。

立园是旅美华侨谢维立创建的西式花园别墅,以《红楼梦》描绘的大观园为蓝本,巧妙地将中国古典园林与欧美当时流行的花园别墅融会贯通,令人叹为观止。

这些碉楼的最上部分,是表现楼主人经济实力、审美情趣、个性特征的核心区域,是楼主人精心经营的地方,它们的造型千姿百态,外墙面大多数有装饰图案,表现力非常丰富,这是碉楼建筑艺术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具欧式风情的地方。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各种柱式、中世纪欧洲城堡的圆柱体岗塔、罗马或伊斯兰的拱劵和穹窿、哥特式尖拱、巴洛克风格的山花、洛可可特征的图案、西式的卷草涡及卷缨络等蔚为大观。这些异域的建筑风格,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流淌在开平的各式碉楼群中。洋洋洒洒,不一而足,西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宗教的建筑艺术,都被开平的房屋主人随心所欲地荟萃于碉楼一体。

这些乡村建筑的物理形态是西式的,而房屋的主人却是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在一栋栋精致大气的西式洋楼中,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的楼主人,则以添加中国元素的修饰图案来表达自己心中的精神诉求。于是,罗马柱的拱券上出现了凤凰、蝙蝠和麒麟的吉祥图案;绚丽浪漫的欧式彩色玻璃门窗上,一对中式门神护佑着家族平安;屋内墙壁上的中国传统人物和山水画,绿树掩映之下的一座座西洋楼房和水中漂泊的火船,也许是碉楼主人对海外生涯最深刻的记忆。

开平碉楼,无疑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多得的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这种中外多元文化的交融和碰撞,物化在具体的建筑之中,举目可望,视觉冲击力极强。既表现出侨乡民众炫耀财富,张扬个性,开放自信,崇尚创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特征。同时,又折射出华侨群体固守中华传统,传承风水意识,强调家族和谐的价值取向。

在这里,几乎看不到被动强迫、照单接受的殖民主义色彩,到处洋溢着主动自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创新的主旋律,无疑代表了中国华侨文化的特质,也是那个历史时期中国移民文化与不同族群之间文化相互影响、交融,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

至今,江门民间还流传着“无碉楼不成村”的俗语。尽管岁月流转,百年沧桑,但一幢幢高耸的碉楼,至今仍然述说着当年的故事,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这样的风景永远灵动而鲜活。

开平碉楼群大规模兴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方式各不相同。国内一些沿海沿江大城市的西式建筑,基本是为被动接受的舶来品。而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则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充分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