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读懂中医经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脉与中医(2)

(1)人体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第一、组织器官的整体联系。人体是由若干脏器、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脏器、组织或器官,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但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部分,从而决定了机体在组织结构上的整体统一性,因而才保证了机体在生理上相互联系,以维持其生理活动上的协调平衡。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和传变,从而产生复杂的病理变化。

第二、生理活动的整体统一。中医学在整体观指导下,认为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一方面要靠各个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而每个脏腑组织各自不同的功能,则又有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可以看出,这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

第三、病理反应的整体分析。中医学不仅从整体上来探索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而且在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时,亦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应。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对立统一的,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蕴涵着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盛衰的整体信息。因此,中医病理学一般是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与其相关内在脏腑之联系,更强调该病变与其他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四、诊断治疗上的整体观。由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影响,这就决定了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的异常表现,由表及里地了解和推断内脏之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进行恰当的治疗。

正是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对于任何局部病变的治疗,也必须从整体出发,进行整体的治疗,以获取最佳的治疗效应。可以看出,中医治疗学强调要从整体出发,从调整机体全身的阴阳气血及脏腑平衡出发,扶正祛邪,以消除病变对全身的影响,切断病变在脏腑间相互传变所造成的连锁病理反应,从而通过整体的治疗效应,达到消除病邪治愈疾病的目的。实际上,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即是整体治疗观的具体体现。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关系。

人体本身不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环境中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而人体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与自然环境相接触,受自然变化的影响,并在生理、病理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反应。

第一、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医学认为五脏六腑和皮、肉、脉、筋、骨等形体组织,以及口、鼻、舌、眼、耳、前后二阴等官窍组织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机能活动,而且脏腑组织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是相互合作,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二、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病理上的整体观,主要表现在病变的相互影响和传变方面。如脏腑功能失常可以通过经络而反映于体表;体表组织器官的病变亦可以通过经络而影响脏腑。

第三、在诊断上司外揣内,以表知里。中医临床诊察疾病,其主要理论根据是“有诸内,必形诸于外”,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这就决定了中医学可以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的异常表现,由表及里推断和了解内脏之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以作为治疗的根据。

第四、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是一年四季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人体在四季气候的规律性影响下,也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适应。如春夏阳气升发在外,气血容易浮于体表,故皮肤松弛,腠理开泄。秋冬阳气收敛内藏,气血闭于内,故皮肤致密,出汗减少。在病理上人体也同样受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当气候变化过于剧烈,超过了机体调节功能的一定限度,或由于机体本身不够健全,不能与外在的变化相适应时,就会产生疾病。

第五、昼夜晨昏对人体的影响。《素问》说:“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夕阳气虚,气门乃闭。”这说明了人体内阳气的昼夜波动。《灵枢》指出:“夫日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即一些疾病多在清晨、上午比较轻微,从下午起逐渐加重,特别是夜晚更甚,这是由于昼夜阴阳之变化,人体正气也有消长的缘故。

第六、地理区域对人体的影响。因地区气候、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如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在病理上也有不同的表现,特别是某些地方性疾病,更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如处于低洼潮湿之地的人,多发关节疼痛或痿弱不能行走等病;居住高山上的人,多由于缺碘而出现大脖子病等;在南方靠近海河的地方容易得丝虫病或疟疾,许多地方病都与当地地理环境及生活习俗密切相关。

由于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也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辨证论治过程中,就必须注意和分析外在环境与内在整体的有机联系,从而进行有效地治疗。

2.中医的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论治,主要在于分析和辨别证型,讨论和确定治疗原则及方法,因而是中医学古代唯物辩证观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其又称辨证施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1)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

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2)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3)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

它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别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原因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给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给予止痛药、发热给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采取具体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所有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

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又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出现的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当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出现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

临床常用的辨证方法大概有以下几种: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

3.中医的阴阳和五行关系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原始的归纳辩证法。早在约两千年前,阴阳学说就被引用于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种理论。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为了完整地理解我国医学的精华,有必要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

(1)基本概念。

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之两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正反双方的概括。中医用这种正反两面的观点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一般凡具有热的、动的、兴奋的、强壮的、明亮的、无形的、轻的、在上的、在外的、向上的、增长的等特性者都属阳;与此相反的则属阴。例如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侧属阳,腹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低下属阴,等等。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并非绝对不变,而是相对的、变化的,要根据一定的条件来决定。例如胸与腹相对而言,胸在上属阳,但与背相对而言,胸又属阴。

阴阳变化的规律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阴阳的互根。阴阳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依据。没有阴,就不可能有阳,没有阳,也不可能有阴,“阴生于阳,阳生于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例如,人体各种机能活动(阳),都必须有营养物质(阴)作为基础,没有营养物质就无从产生机能活动;而机能活动又是化生营养物质之动力,没有脏腑的活动,饮食就不可能变成体内的营养物质。这种阴阳的对立和统一始终贯穿在生命的全部过程,一旦“阴阳难绝”,生命也就终止。

第二、阴阳的消长。阴阳并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不断地进行着“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竞争。例如,人体在进行机能活动时(阳长),必然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营养物质(阴消);在化生各种营养物质时(阴长),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消)。

阴阳是处于不断消长的过程,因此阴阳只有相对的、动态的平衡,而没有绝对的、永久的平衡。人体中阴阳在一定限度内不断地有消有长,有盛有衰,这是生理活动的过程,这个活动过程出现异常,就会发生病理变化。如果机体的物质基础(阴)消耗过多,则机能活动(阳)就会相对地亢盛,阴阳的平衡不能维持而产生形体虚弱、头晕耳鸣、燥热盗汗、虚烦不眠等“阴虚阳亢”的证候。治疗这种病理要用“滋阴潜阳”法来调整体内阴阳的消长,使之恢复正常,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

第三、阴阳的转化。中医认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阴阳可以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例如,机能亢盛的阳证可以转化为机能衰竭的阴证。肺炎病人,症见高热、面红、烦躁、脉数而有力,这些都是机体反应机能旺盛的表现,中医叫做实热证,应用寒凉的药物来治疗。但是当发展到严重阶段而出现中毒性休克时,病人反而手足发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也就是机体反应机能衰竭,实热证转化为虚寒证,应急用温热的药物“回阳救逆”。

(2)临床应用。

第一、在发病方面。中医认为阴阳相对平衡方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若遭受某些致病因素的破坏,体内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都可发生疾病,即是“阴阳失调”。所以我国医学认为疾病发生的基本环节就是“阴阳失调”。例如,根据阴阳消长的道理,阴盛之病证(如寒痰阻肺)常常引起阳衰,而出现怕冷、手足凉、面色苍白、舌质淡、脉弱等阳气不足之症状;阴虚之病证(如心阴不足)往往引起阳亢,而可出现烦躁、失眠、口干、舌红、脉细数等阳亢的症状。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当阴阳任何一方有明显虚损时,常能导致另一方的虚衰即所谓“阳损及阴”。临床上,常见某些慢性病的晚期出现阴阳两虚的证候。

第二、在辨证方面。中医临床辨证首先要辨别“阴阳”,这是辨证的根本。《内经》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发热口渴、喜饮冷水、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等属于阳证;怕冷、口淡、喜热饮、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迟等属于阴证。外科疮疡局部发红、灼热、肿胀、发展迅速、易溃易愈、溃后脓稠者为阳证;反之,不红不热、平塌陷下,发展缓慢,脓液清稀者为阴证。

第三、在治疗和用药方面。根据阴阳偏盛或偏衰的情况确立治疗原则。如阴不足要滋阴,阳不足要温阳;又如中医认为“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故阳偏盛畏清热,阴偏盛要祛寒,以此来调整阴阳的相互关系,恢复阴阳的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用药方面,我国医学将药物的气味、性能也分别归纳为阴阳两种属性,以此作为处方选药的依据之一。如以药性的寒、热、温、凉四气来分,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以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味来分,辛、甘为阳,酸、苦、咸为阴;以药物的升、降、浮、沉(一般性能)来分,升、浮为阳,沉、降为阴,等等。临床上就是利用药物的阴阳属性来调整机体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这种阴阳属性的归类方法,还被广泛地应用到其他方面,如经络方面有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奇经八脉中任脉属阴,督脉属阳等。在病因方面,六淫中的风、火、暑、燥为阳邪,寒、湿为阴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