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脉的历史渊源(1)
一、脉的来源与历史沿革
1.古代脉学的研究历程以及经典著作
脉诊是中医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长期以来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是群众所承认并享有很高信誉的诊断方法。中医学理论认为:临床辨证必须对望、闻、问、切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再从这些客观依据中查清病因、病机,分辨出虚、实、寒、热、表、里、气、血,归纳出三阴三阳,卫、气、营、血,甚至五脏六腑的具体病证,才能决定治法与方药。脉诊就是切诊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一种诊断方法。
在我国比较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记载着丰富的脉学资料,《黄帝内经》成书于先秦时期,它所记载的脉学理论应该是对战国以前的脉学理论的总结。这说明远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脉诊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一结论有据可查,战国时期的名医秦越人即扁鹊就以脉诊而闻名于天下。《史记》为扁鹊作传说:“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见扁鹊确实是一位精于脉诊的大医学家。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曰:“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说明人全身有九处动脉,都可以诊断疾病。现在临床最常用的“寸口(手太阴)”,仅是其中之一。
单独取寸口诊脉,也是很早就沿用的方法,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明确地指出了寸口脉象与主病。
西汉初年有名医淳于意,又名太仓公,精于脉诊,他的老师公乘阳庆传授给他“黄帝扁鹊之脉书”,他曾说:“意(淳于意自称)治病人,必先切其脉,乃治之。”《史记·仓公列传》记载了淳于意的诊籍(即病案)二十五例,多诊脉以决死生,以定可治,举例如下:
齐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臣意诊其脉,告曰:“君之病恶,不可言也。”即出,独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内发于肠胃之间,后五日当臃肿,后八日呕脓死。”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成即如期死。所以知成之病者,臣意切其脉,得肝气。肝气浊而静,此内关之病也,脉法曰:脉长而弦,不得代四时者,其病主在于肝。和即经主病也。代则络脉有过,经主病和者,其病得之筋髓里。其代绝而脉贲者,病得之酒且内。所以知其后五日而臃肿,八日呕脓死者,切其脉时,少阳初代。代者经病。病去过人,人则去。络脉主病:当其时,少阳初关一分,故中热而脓未发也,及五分,则至少阳之界,及八日则呕脓死,故上二分而脓发,至界而臃肿,尽泄而死。热上则熏阳明,烂流络,流络动则脉结发,脉结发则烂解,故络交。热气已上行,至头而动,故头痛。详细分析了病的发展,并从脉象上得以验证。
从以上所举仓公诊籍中,可以看出仓公诊脉之精。在其诊籍中还引证古《脉法》原文七条。如《脉法》曰:“脉来数疾去难而不一者,病主在心”。《脉法》曰:“沉之而大坚,浮之而大紧者,病主在肾。”这些不但说明仓公脉诊的高超,还说明当时已有专门的脉学著作流传于世。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微妙在脉,不可不察。”脉诊自古以来就是医生的重要的诊断手段,而且是实践证明有效的诊断方法。
汉末著名医家张仲景精于医,后世尊称为医圣,所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首列《辨脉法》、《平脉法》二篇,总论诊脉之大要法则,对各类病脉的形象、形成机理和主病论述甚精,如《辨脉法》之:“脉瞥瞥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脉萦萦如蜘蛛丝者,阳气衰也”、“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脉浮而紧,名曰弦也,弦者状如弓弦,按之不移也,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张仲景的诊脉法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伤寒杂病论》一书,由后人收集整理分作讨论伤寒的《伤寒论》和讨论杂病的《金匮要略》二书,说明脉诊在张仲景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汉代医家张仲景,虽以诊寸口脉为主,但并不是以单独取寸口为依据,在《伤寒论》序言中就记载着,“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这是张仲景批评那些诊脉不精细的医生,也说明当时诊脉除寸口外还要兼诊人迎、趺阳之脉。他又说:“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这说明张仲景不满意当时的医生诊病不精,理论不深,只停留在“口给”上,便处方开药。他非常强调临证诊脉是必不可少的。
晋太医令王叔和所著《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其序曰:“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辗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谓沉为伏,则方治永乖,以缓为迟,则危殆立至,况有数候同见,异病同脉者乎?”说明微妙在脉,体察尤难,若指下有误,必致贻误病人。又由于当时流传的上古脉书多深奥难懂,且散佚不全,于是叔和广集前贤脉论,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赅备,其王、阮、傅、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可见《脉经》一书实是集晋以前之脉学大成者,所载脉象有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即濡)、弱、虚、散、缓、迟、结、代、动共二十四种,其所叙形态真切,初学者易体认,为后世研究脉学奠定了基础。
明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是一部很好的脉学著作,它总结了明代以前的脉学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有所发挥,因其能指导临床,所以称它是三百多年来论述切脉的专著。
两千年过去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至今仍然沿用着,长期以来,经过无数医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发展,使得脉诊学理论得到很大发展,它不仅能区分八纲、六经,而且能分辨卫、气、营、血及三焦。实际上,脉诊的要求是很高的,微妙的脉形需要分辨清楚,务求详细,能将真实的病机、病位、脏腑经络的虚、实、寒、热、表、里、气、血弄清楚,对于分析病机,掌握八纲辨证,提高疗效和促进中医学现代化,无疑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几千年的实践证明,中医学是一门具有自己特点的科学,它很需要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探求其深奥的道理,揭示其内在本质,用科学的数据来代替人们的直观印象、经验和判断,才能促使其进一步地发展,使中医学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2.李时珍对脉学的发展
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明代蕲州(今湖北蕲春蕲州)瓦硝坝人。为古代我国乃至世界伟大的医药学家,著有脉学专著《濒湖脉学》一书。
李时珍深感其时代的中医脉学存在缺憾甚至谬误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诊发明》及历史上其他多家脉论精华,于1564年编着成《脉诀》,即《濒湖脉学》。《濒湖脉学》是一部很好的脉学著作,它总结了明代以前的脉学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有所发挥,因其能指导临床,所以称它是三百多年来论述切脉的专著。李时珍在原序中批判了《脉诀》的错误。文中说,“宋有俗子,杜撰《脉诀》,鄙陋纰谬,医学习诵,以为权舆,逮臻颂白,脉理竟昧,戴同父常刊其误”,又说:“先考月池翁著有《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该书语言简明,论脉清澈,不但把临床复杂脉象总结归纳成基本的二十七种脉象,李时珍还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并用诗歌体裁,分为“主病诗”、“相类诗”等,文字清秀,形象整齐押韵,便于朗诵和记忆,为初学者所喜爱,而且还把主要内容,即脉象、相类脉鉴别、脉象主病,皆以韵文歌括形式撰述,便于诵记,因此上其书流传深广,历来受医家推崇。
《濒湖脉学》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实为中医典范之作,是李时珍对中医学的巨大贡献。
传说李时珍有“活人断其死”的故事。有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李时珍是神医之后,也想去看看热闹。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面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李时珍见此人气色不好,赶忙给他诊脉,过后,十分惋惜地说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处找。”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方才气咻咻地走了。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原来是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由此,人们更是惊叹李时珍的神奇医术以及他在脉学方面的高深造诣。
3.脉诊的现代医学研究
脉象的客观检测和脉图分析作为中医学科开拓的新项目,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进展。主要从脉象的检测、脉图分析和脉图的生理意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传统脉诊是医者运用各种指法,检查脉象的大小、强弱、快慢以及脉势的滑涩、软硬等特征,以检测整体的生理情况和病理变化。但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是个人手指感觉功能和临诊经验存在差异,对脉象的体会和描述不够规范;对脉象的记录仅采用文字和语言描述,故脉象的概念比较抽象,初学者难以理解和掌握;切脉的结论也不能具体记录、保存以及分析对照,从而影响了对脉象实质的探讨和机制的研究,因此,借助现代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电子仪器,进行脉诊客观检测的研究,是继承和发展脉学的重要基础工作。
为开展脉象客观检测的工作,首先在总结中医切脉经验和研究中医脉学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和研制了测录脉象信息的仪器,从而为建立脉象图谱,进行脉象的机制探讨和临床研究,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现在已经研制出脉象换能器和描记仪,模拟中医手指切脉,参照中医切脉的传统习惯设计的,取法压力可连续调节,比较接近中医传统切脉的方法,并描记出不同压力下的系列脉图,可以研究切脉指法和脉图的关系。脉图可以直观地、真实地表述脉象的部分特征。虽然尚不能完成等价于指下的脉象,但已能反映出常见脉象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脉诊客观化的重要依据,通过观察脉图参数的变化,可以探讨其相应的生理病理意义。
脉图形态结合脉幅的大小、脉率快慢和取脉压力大小等,便可反映多种脉象的特征。通过建立脉图与中医切脉指感对应关系,即脉图的定性和命名的重大研究,初步已定性的有平、浮、沉、迟、数、弦、濡、滑、涩、促、结、代、虚、实、芤等脉图。确定其典型图形和特征性参数的正常数值范围。其反映的形态特征与文献记载基本一致,并在临床上重复出现,又能在脉象模拟装置上实现脉象信息的重演,进一步验证和证实了脉诊客观检测的可能性、科学性。为提高临床诊断诊疗水平,深入研究中医脉学理论创造了条件。
二、脉诊
1.脉象形成的原理
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和心脏的搏动、脉道的通利及气血的盈亏直接相关。人体的血脉贯通全身,内连脏腑,外达肌表,运行气血,周流不休,故脉象能反映人体全身脏腑和精气神的整体状况。
(1)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
心主血脉,心脏搏动以推动血液在脉管内正常运行,从而形成脉的搏动。因此,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而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心气所主宰,并为宗气所推动。所以《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心中,出于喉咙,以冠心脉而行呼吸焉。”此“冠”字,即贯通、推动之意。
(2)气血运行是形成脉象的动力。
脉管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心脏搏动的强弱、节律赖气的调节,血液的运行赖气的推动;而血为气的载体,脉管自身也需要血液的濡养才能维持其功能。因此,气血在脉管内运行是脉象形成的物质基础,反过来,脉象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气血的状况。例如,气血充足,则脉象和缓有力;气血不足,则脉象细弱无力;气滞血瘀,则脉象滞涩不畅。
(3)五脏协同是脉象正常的前提。
血液能在脉管中运行不休,流遍全身,除了心脏的主宰、推动作用外,还必须有其他四脏的协调、配合。肺主气,司呼吸,肺脏通过“肺朝百脉”的联系和宗气的生成而调节全身气血的运行,即具有助心行血的功能。脾胃受纳、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决定着脉象“胃气”的多少;脾主统血,保障血液在脉管内循行而不溢于脉外。肝藏血,主疏泄,既能调节循环血量,又可促使气血运行畅通无阻。肾藏精,为元阴、元阳之根,也是脉象之根;肾藏精而化血,又是血液的重要来源。可见,正常脉象的形成,有赖于五脏功能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