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儒勒·凡尔纳
说到横滨,它是东京的外港,也是凡尔纳的小说《80天环游地球》的主人公从上海出发后抵达的港口。现在,请允许我简略地回顾一下这位作家和他的小说。1828年,凡尔纳出生在大西洋港市南特,确切地说,是流经市区的卢瓦尔河中的一座人工岛——费多岛上。他的母亲来自航海世家,最初,他在一位远洋轮船船长的寡妇创办的学堂学习。中学毕业后,遵循父亲的意愿考入巴黎一所大学的法学院。
因为青年时代爱上的两位女子先后嫁给别人,在为其中一位写作了大量诗歌以后,凡尔纳发现文学对自己的吸引力超过了法律。第三次恋爱同样以失败告终,又促使他写作了大量剧本,其中一部《折断的麦秆》在他的好友大仲马的剧院上演并获得成功,同年他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8岁那年,凡尔纳爱上了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寡妇(并非那位船长夫人),并于翌年娶了她。

科幻小说的先驱——凡尔纳
从那以后,凡尔纳专注于科幻小说创作,获得了巨大成功,他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标题,发表了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我看过依据他的小说《地心游记》改编的电影,非常吸引人。如今,他与英国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卢森堡出生的美国作家雨果·根斯巴克分享“科幻小说之父”的美誉。
我曾反复阅读威尔斯的《世界史纲》,而雨果奖则是科幻文学界的最高奖,且颁发的分类奖项名目繁多。《80天环游地球》是凡尔纳最著名的小说,1956年被迪士尼公司拍成电影后广受欢迎。1872年,46岁的凡尔纳迁居巴黎以北140公里处的亚眠,如今属于巴黎一小时经济圈。那年冬天,巴黎的一家杂志开始连载他的这部小说。亚眠是主人公经过的城市,也是现任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故乡,他在亚眠上中学时爱上比他年长24岁的老师,15年以后他们结婚了。
有趣的是,福格出发环游世界以前,从没有离开过伦敦,他与路路通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包括躲避苏格兰侦探费克斯坚持不懈的追捕,途中他们经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南海、太平洋、大西洋,游历埃及、印度、新加坡、中国、日本、美国等地,最后安全地返回了伦敦。其时苏伊士运河刚刚开通3年,一路上福格机智、勇敢,表现出十足的绅士派头。
作者在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特征的同时,还以强烈的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对各种野蛮、愚昧的社会现状(比如英国鸦片对中国人民的毒害)进行了批判和鞭挞。与凡尔纳的其他小说一样,主人公艳福不浅,这一点似乎被后来的“007”系列电影所继承。在从孟买到加尔各答的旅途中,福格救下了即将被殉葬的寡妇阿乌达。为赢得美人芳心,福格购买了一头大象代步,其时有一段50英里长的铁轨坏了。
此后,他们的旅途不再寂寞。但当他们乘坐“仰光号”在新加坡逗留了一天,然后漂过南海抵达香港,却发现阿乌达原本打算投靠的亲戚已移居荷兰,于是福格决心把她带到欧洲。而费克斯认定英据香港是抓捕“银行劫犯”福格的最好时机,他用计在鸦片馆里把路路通灌醉,让福格失去帮手,不料最后仍未能如愿。之后,福格和阿乌达乘坐小小的引水船赶往上海。他们在横滨与先期到达的路路通会合,三人一同去了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