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想象:爱默生诗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问题[1]

我喜欢教堂和修士的大兜帽;

我仰慕能够窥见灵魂的先知;

修院的通道和侧廊纵横交错,

如甜美的乐曲或忧虑的笑脸;

并非人人都能明白他的信仰,

假如我是那位戴兜帽的修士。


为何他身上的法衣如此迷人?

为何我就无法忍受穿上祭服?


并非出自徒然或虚无的思想

菲迪亚斯雕出虔敬的朱庇特[2]

那个令人震颤的特尔斐神谕[3]

也从未来自狡猾诡诈的嘴唇;

圣经旧约所记载的人类枷锁

像一块块巨石滚出自然心脏;

一个个民族连续不断地祈祷,

像火山迸发出的一阵阵火舌,

从天而降,来自天空的火心,——

一曲曲交织着爱与难的圣歌;

那修圆了彼德的苍穹并盖起

基督教罗马教堂穹棱的臂膀,

带着那悲伤而又真挚的情感,

离开了自己无法挣脱的上帝;

他宏伟的建造胜过他的知识;——

那带有灵性的石头成长为美。


你知道那林中鸟巢是用树叶

和鸟儿胸前的羽毛织成的吗?

或者软体动物如何撑出壳体,

用拂晓晨光沐浴着年生巢座?

或者神圣的松树如何给千年

的古叶增添枝繁叶茂的新绿?

神圣的事物就这样层出不穷,

爱与恐怖给屋顶铺上了瓦片。

大地自豪地盖起帕提农神庙[4]

好比她怀中精美绝伦的宝物;

晨曦匆匆张开她蒙眬的睡眼,

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金字塔;

天空俯瞰着英格兰的大寺院,

有如亲友们投来亲人的目光;

所有这些奇观都将直入云霄,

远远地飞离内心思想的范畴;

而大自然却欣然地接受它们,

给它们一一安排了安居之地,

并且赋予了它们相同的时期,

不论是安第斯山还是阿勒山。[5]


这些寺院如同草叶一样生长;

艺术同样服从但不超越自然。

顺从的主人把自己的手伸向

全然主宰他命运的无垠灵魂;

那撑起圣坛的无限力量同样

支配着内心跪拜的芸芸众生。

充满激情的圣灵降临节不仅[6]

让万能的圣主戴上一束光芒,

让高坛唱诗穿透人们的心田,

而且让牧师启迪人们的心灵。

先知口中滔滔不绝道出的道

写成一部部从未断裂的法典;

男女见者或预言家们说的道,

在橡树上或在金色的神殿里,

依然飘逸在晨曦的微风之中,

仍旧对那由衷之心窃窃私语。

这全知圣灵心中的绵绵细语

从未遗忘这任性自由的世界。

我知道智慧天父们在说什么,——

在我眼前就摆放着这本圣书,

圣克里索斯托和圣奥古斯丁[7]

而且他在其诗行中,融入了

这些年轻的“金口”或我的

话语,圣人泰勒和莎士比亚。[8]

他的语言就是我耳中的音乐,

我见他头戴兜帽的可爱画像;

然而由于他所有的信仰所致,

我不愿成为一名很好的主教。


[1] 编译者注:爱默生的《问题》(“The Problem”)一诗创作于1839年11月10日,于1840年7月发表在《日晷》上,是爱默生的力作之一,收录于爱默生1847年出版的《诗集》。这首诗歌告诉我们艺术可以服从自然,但不能超越自然,而且拒绝大自然的艺术家实际上是拒绝了艺术家自己的意志,拒绝了艺术家自身的创作欲望,而这种创作欲望则是大千世界自然进化的创造源泉的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爱默生在哈佛大学神学院的同窗舍友弗雷德里克·亨利·赫奇(Frederic Henry Hedge,1805—1890)曾经在爱默生晚年时这样赞美过这首诗歌:“完全与众不同,而且在高雅风格方面超过同时代所有诗篇的就是冠以《问题》的那首诗歌。四十年前,当它初次在《日晷》杂志上发表的时候,我就说,‘自从弥尔顿以来,英文诗(English rhyme)就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诗篇’。在它与弥尔顿诗歌之间,所有的英语诗歌都平淡无奇,无法与之媲美。”[赫奇是美国马萨诸塞州堪布里奇本地人,父亲是哈佛大学的逻辑学教授,比爱默生小两岁;赫奇13岁就被父亲送往德国学习,终生对德国哲学感兴趣;1822年,赫奇从德国回到堪布里奇,进入哈佛大学学习;1829年,赫奇获哈佛神学院学位,成为西堪布里奇的一名上帝一位论牧师,后来到罗德岛和缅因州供职;赫奇是1836年创办的“超验主义俱乐部”的核心成员之一,积极参与在波士顿和康科德的超验主义活动,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基督信仰和他的神职,并且在19世纪60年代初曾经一度担任过“美国上帝一位论协会”(American Unitarian Association)的主席]

[2] 朱庇特(Jove,Jupiter):罗马神话中统治诸神、主宰一切的主神,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Zeus);菲迪亚斯(Phidias,活动时期490—430BC),希腊雅典雕塑家,主要作品包括雅典卫城的三座雅典娜纪念像和奥林匹亚宙斯神殿的宙斯坐像,原作均已无存。

[3] 特尔斐(Delphi),古希腊城市,因有阿波罗神庙而出名;形容词为Delphic,意思是“特尔斐的;特尔斐阿波罗神庙(神谕)的”。

[4] 帕提农神庙(Parthenon),雅典卫城上供奉希腊雅典娜女神住的神庙,建于公元前5世纪,公认为多利斯柱式发展的顶峰。

[5] 安第斯山(Andes),位于南美洲西部,是科迪勒拉山系的主干;阿勒山(Ararat),位于土耳其东部,根据基督教圣经记载,大洪水后诺亚方舟即停于此。

[6] 圣灵降临节:五旬节(Pentecost),基督教重大节日之一,每年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日亦即第五十日。

[7] 圣克里索斯托(Saint John Chrysostom,347?—407?):希腊教父、君士坦丁堡牧师(398—404),擅长辞令,有“金口”之誉,因急于改革而触犯豪富权门,被禁闭,死于流放途中。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e of Hippo,354—430),基督教哲学家,拉丁教父的主要代表,罗马帝国北非领地希波(令阿尔及利亚的安纳巴)教区主教(354—430)。

[8] 泰勒(Jeremy Taylor,1613—1667),英国基督教圣公会教士,以所著《圣洁生活的规则和习尚》《圣洁死亡的规则和习尚》而闻名。爱默生认为泰勒是“一位基督教柏拉图,他的哲学是如此丰富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