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暗影随行
离开武夷山的第三天傍晚,许明远在一处溪流边蹲下身,手指轻轻拨弄着岸边松软的泥土。夕阳的余晖给万物镀上一层血色,也照亮了那个清晰的脚印——比常人的脚型细长,足弓处有一个奇怪的凹陷,像是鞋底嵌了什么东西。
“又出现了。“许明远低声说,目光沿着溪岸扫视,发现更多同样的足迹,“从昨天开始就一直跟着我们。“
周雨桐凑近查看,一缕发丝擦过许明远的脸颊,带着淡淡的药香。她这些天总是把头发松松地挽在脑后,比在医馆时多了几分随性。“这脚印...不像是玄冥子那伙人的。“
林默推了推眼镜,蹲在另一边:“会不会是野兽?“
“野兽可不会穿鞋。“许明远摇头,指向远处一棵树下的灌木丛,“而且你看那里,树枝折断的高度正好是人的手肘位置,明显是有人经过时拨开的。“
一阵山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许明远突然有种被注视的感觉,猛地转头看向对岸的树林。夕阳的阴影中,似乎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
“怎么了?“周雨桐敏锐地察觉他的紧张。
“没什么。“许明远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天快黑了,我们得找个地方过夜。“
三人沿着溪流前行,寻找合适的露营地。自从离开那个藏着武夷宫入口的山洞,他们就一直处于高度警觉状态。玄冥子的惨死和墙上的血书像一块石头压在心头,而清虚道长通过阴阳镜传来的警告更让许明远寝食难安。
“五龙宫到底有什么危险?“这个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了无数遍。武当山是他的修行起点,清虚道长如同父亲般的存在。如今师父可能面临威胁,自己却还在数百里之外,这种无力感让许明远恨不得肋生双翅。
溪流转弯处有一片平坦的砂石滩,背靠陡峭山壁,是个易守难攻的好地方。三人决定在此过夜。许明远和林默负责搭帐篷,周雨桐则去附近采集些野菜和草药。
“你和她...现在是什么关系?“林默突然开口,手里摆弄着帐篷支架,眼睛却不看许明远。
许明远正固定绳索的手顿了一下:“什么?“
“别装傻。“林默的声音有些发紧,“你们在秘境里待了那么久,出来后又总是...很亲密的样子。“
许明远不知如何回答。自从武夷宫真境中那个差点发生的吻后,他和周雨桐之间确实有什么东西改变了。不是刻意疏远,而是一种微妙的默契和克制,仿佛都在等待某个合适的时机。
“我们是修行同伴。“最终他这样回答,“灵枢派和武当派的传承现在系于我们一身,这比个人感情更重要。“
林默抬起头,眼镜后的眼睛直视许明远:“所以你对她没有...“
“我什么都没说。“许明远打断他,语气比自己预想的更生硬。他深吸一口气,缓和道:“现在不是谈这个的时候。我们有更紧迫的麻烦。“
林默似乎还想说什么,但周雨桐的脚步声从林间传来,他只好闭上嘴。许明远暗自松了口气,却又感到一丝莫名的烦躁。
周雨桐带回一捆野菜和几株草药:“附近有村民的菜地,我留了些钱在篱笆上。“她蹲在临时搭建的灶台前,熟练地处理食材,“还打听到一个消息——往北十里有个大村子,明天我们可以去那里补充干粮。“
晚饭是简单的野菜汤和烤饼。林默贡献出珍藏的一块腊肉,切成薄片加入汤中,顿时香气四溢。三人围坐在篝火旁,安静地进食,各自沉浸在思绪中。
夜幕完全降临后,山林变得格外寂静,只有篝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和远处猫头鹰的啼叫。按照约定,今晚由许明远守第一班夜,林默守第二班,周雨桐则好好休息——连日奔波让她看起来憔悴了不少。
林默钻进帐篷后,周雨桐却没有立即去睡,而是在许明远身边坐下,双手抱膝望着跳动的火焰。
“不累吗?“许明远轻声问。
“累,但睡不着。“周雨桐的声音有些飘,“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暗处看着我们。“
许明远也有同感。自从发现那些脚印,他就一直处于高度警觉状态。武夷宫的经历让他对气息的感知更加敏锐,而现在,他确实捕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异样——像是某种刻意压抑的存在感。
“可能是跟踪我们的人。“他往火堆里添了根柴,“但奇怪的是,我感觉不到恶意。“
周雨桐若有所思:“玄微师叔说过,灵枢派除了玄冥子一系,还有其他分支。也许...“
一阵突兀的笛声突然从远处传来,凄清婉转,在寂静的山林中格外刺耳。那调子古怪得很,忽高忽低,不成曲调,却莫名让人心头发紧。
许明远和周雨桐同时站起,警觉地环顾四周。笛声持续了约莫半分钟,又戛然而止,余音在山谷间回荡几下,最终归于寂静。
“什么东西...“周雨桐的手已经摸到了针包。
许明远摇头:“太远了,至少在一里开外。“他侧耳倾听,但除了正常夜声再无异常,“可能是猎人?“
“半夜吹笛子的猎人?“周雨桐显然不信这个说法。
两人又守了一刻钟,再无异常发生。最终周雨桐被许明远劝去休息,他保证一有动静就立即叫醒大家。
独自守夜的时光格外漫长。许明远盘坐在火堆旁,尝试用新掌握的“气脉周天“感知周围环境。闭上眼睛后,世界以另一种形式呈现——火堆是温暖的金色光团,帐篷里有两个人形的气息,周雨桐的明亮稳定,林默的则略显紊乱。更远处,树林中有些小动物的生命迹象,再往北...
有什么东西一闪而过。许明远猛地睁眼,看向北面的树林。那种感觉太模糊了,像是有人刻意隐藏了自己的气息。他静心凝神,再次尝试,却再也捕捉不到那个异样的存在。
“高手...“许明远暗自警惕。能如此完美地控制自身气息,对方的修为绝对不在玄冥子之下。
后半夜,林默准时接替守夜。许明远简短交代了笛声的事,叮嘱他保持警惕,然后钻进帐篷。周雨桐已经在最里面睡着了,呼吸均匀。许明远轻手轻脚地躺下,尽量不发出声响。
月光透过帐篷布料,洒下朦胧的光晕。许明远侧卧着,正好能看到周雨桐的侧脸。睡梦中的她褪去了平日的坚毅,显得格外年轻脆弱。一缕发丝垂在脸颊边,随着呼吸轻轻颤动。
许明远的目光落在她交叠的双手上——那里似乎攥着什么东西。借着月光,他辨认出那是一块手帕,边缘已经有些磨损,但依稀可见绣着两个字。他眯起眼睛,心跳突然加速...
那是他和周雨桐的名字!准确地说,是“明远“和“雨桐“四个小字,绣在手帕一角,针脚稚嫩但很用心。许明远猛然想起,这是他们初遇时,在火车上他用来包裹《道德经》的那块手帕!当时下车匆忙,手帕遗落在座位上,没想到竟被她珍藏至今。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许明远不由自主地伸手,想替她拨开那缕调皮的发丝。指尖即将触及时,他又缩了回来,转而轻轻为她拉高了毯子。
“晚安。“他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
清晨,许明远被鸟叫声唤醒。帐篷里只有他一个人,外面传来周雨桐和林默低声交谈的声音。他揉揉眼睛,钻出帐篷,发现天刚蒙蒙亮,晨雾笼罩着溪面,宛如仙境。
“醒了?“周雨桐转头微笑,手里搅动着一锅粥,“正好赶上早饭。“
林默蹲在溪边洗漱,眼镜上沾着水珠。他冲许明远点点头,表情比昨晚自然多了:“睡得怎么样?“
“还行。“许明远伸展筋骨,突然注意到地面上的异样,“等等,这是什么?“
在营地边缘的湿泥地上,有一串新鲜的脚印,每个脚印中心都有一个灼烧出的五瓣花痕,与玄冥子胸口的掌印一模一样!
“什么时候出现的?“许明远声音紧绷。
周雨桐和林默面面相觑:“我们起来时就有了。“周雨桐放下勺子,神色凝重,“守夜时没听到任何动静。“
许明远仔细检查脚印。它们从溪边延伸过来,在距离帐篷十步左右的地方转了个圈,又回到溪边消失。最令人不安的是,这些脚印经过的地方,草叶上还残留着细微的焦痕,仿佛走过的人全身散发着高温。
“不是普通人。“许明远沉声道,“能在林默守夜时悄无声息地接近,又留下这种痕迹...修为深不可测。“
林默脸色发白:“我发誓一点声音都没听到!“
“不怪你。“许明远摇头,“对方若有意隐藏,普通人根本察觉不到。“他转向周雨桐,“收拾东西,我们立刻出发。不管是谁,明显是在示威。“
三人匆匆吃完早饭,收拾营地。临走前,许明远在五瓣花痕的脚印旁蹲下,取出一根银针,小心地采集了些泥土样本。针尖接触焦痕时,竟微微泛红,像是被加热了一般。
“有趣...“许明远将针收入特制的皮套,“这种热度,不是普通功法能达到的。“
沿着溪流北行约十里,果然见到周雨桐所说的那个大村子。时近正午,村口空地上聚集了不少人,似乎在围观什么。三人走近,发现是个老农突发中风,半边身子不能动,家人正急得团团转。
“让我看看。“周雨桐挤进人群,蹲在老人身旁把脉。
村民们将信将疑地看着这个年轻姑娘,有人小声嘀咕:“镇上的大夫都说不中用了...“
周雨桐把完脉,抬头看向许明远:“气滞血瘀,阳气上亢。你的'气脉周天'正合适。“
许明远会意,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他仅用三针——百会、合谷、足三里,每一针都精准控制阴阳二气的比例。针入片刻,老人原本僵硬的右手手指竟然开始微微颤动!
“神了!“围观者惊呼。
林默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这...这不科学...没有药物辅助,仅靠三针就能...“
“不是仅靠三针。“周雨桐轻声解释,“是针法与内功的完美结合。许明远现在能精确控制每一缕真气的属性,这才是关键。“
治疗持续了约半个时辰。结束时,老人已经能坐起来,虽然言语还不利索,但明显脱离了危险。村民们千恩万谢,硬塞给他们各种食物——新鲜蔬菜、腌肉、甚至还有一坛自酿的米酒。
“你们是神仙下凡吧?“老人的儿子激动地问,“怎么称呼?“
许明远和周雨桐相视一笑:“只是路过的医者。“
离开村子时,三人不仅补充了充足的干粮,还获得了一个重要信息——两天前,有个穿红衣的怪人在村里打听去武当山的路。
“什么样的人?“许明远追问。
“戴着斗笠,看不清脸。“提供消息的村民回忆道,“说话怪腔怪调的,不像本地人。最吓人的是,他摸过的门把手都会发烫,像被火烧过一样!“
许明远立刻联想到那些带灼痕的脚印。告别村民后,三人加快脚步,希望在天黑前多赶些路。
“红衣人...五瓣花痕...“周雨桐边走边思索,“父亲笔记里提到过一个'火云宗',擅长炎系功法,但说这一派百年前就绝迹了。“
林默擦着汗:“会不会是冲着你们来的?“
“很可能。“许明远神色凝重,“如果火云宗与灵枢派有旧怨,现在得知传承重现,自然不会坐视。“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一处岔路口。向西是通往官道的大路,向东则是崎岖的山径,路程缩短近半,但据说有野兽出没。
“走山路。“许明远决定,“越早到武当山越好。“
山径确实难行,有时甚至称不上是路,只是兽径而已。但三人都不是娇气之辈,就连林默也咬牙坚持,不再抱怨。夜幕降临时,他们在一处山洞落脚,照例轮流守夜。
这一夜出奇地平静,没有笛声,也没有神秘的脚印。但许明远反而更加不安——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最令人心悸。
第二天中午,他们登上一座小山丘,远处已经能看到武当山的轮廓。雄伟的山脉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最高峰上的宫观依稀可辨。
“再有两天的路程...“许明远估算着距离,突然感到一阵心悸。他猛地转身,看向身后不远处的树林,“有人!“
树林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异常。但许明远确信自己感知到了一闪而过的气息——炽热如烈火,却又转瞬即逝。
“怎么了?“周雨桐警觉地环顾四周。
许明远摇头:“可能只是...“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一阵笛声突然从林中传来,与前一晚听到的一模一样,凄清诡异。
这一次,笛声没有很快停止,而是持续着,忽远忽近,仿佛在绕着他们转圈。更可怕的是,随着笛声,周围的温度明显升高,树叶开始打卷,草叶尖端甚至出现了焦黄!
“装神弄鬼!“许明远厉声喝道,“何不现身一见?“
笛声戛然而止。一阵热风吹过,远处一棵树的树冠晃动了几下,似乎有人快速离去。
三人站在原地,汗水浸透了后背。林默的声音有些发抖:“那到底是什么东西...“
“不是东西,是人。“周雨桐紧握针包,“而且明显是冲着我们来的。“
许明远望着笛声消失的方向,心中警铃大作。对方故意显露行踪又迅速离去,明显是在引导他们去某个地方。联想到血书上的“五龙宫见“,一个可怕的猜测浮上心头——敌人可能已经先一步抵达武当山,正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改变路线。“许明远突然说,“我们不直接回紫霄宫,先去五龙宫。“
“为什么?“林默不解。
“直觉。“许明远看向远处的武当山,“如果真有什么危险在五龙宫等着,我们得先弄清楚,不能连累师父和其他同门。“
周雨桐沉思片刻,点头赞同:“敌暗我明,确实应该出其不意。“
三人重新规划路线,决定绕过主峰,从后山小路直接前往五龙宫。这个决定看似冒险,却可能是唯一的机会——在敌人预料不到的地方,主动出击。
当夜,许明远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他站在五龙宫前的广场上,四周火光冲天,一个红衣人背对着他,手中握着一块燃烧的玉佩...
惊醒时,天还未亮。许明远轻手轻脚地钻出帐篷,发现周雨桐已经醒了,正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星星。
“做噩梦了?“她头也不回地问。
许明远惊讶于她的敏锐,随即想起“灵犀一点“建立的联系。他在她身边坐下:“嗯,关于五龙宫的。“
周雨桐沉默片刻,突然说:“我也有不好的预感。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东方天际已经泛起鱼肚白。许明远望着渐渐亮起的天空,轻声道:“不管发生什么,我们一起面对。“
周雨桐转头看他,晨光为她的侧脸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她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握住了许明远的手。那一刻,两人之间的无言胜过千言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