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8章 炮击【周二求追读】
“团练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此问多问西作甚?九十来号杂碎,一顿冲杀的事情罢了。”
陈阿九是耐不住性子的人,肚肠子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说起话来也是直来直去。
话说出口有一会儿,陈阿九才发觉失言。
彭刚也是团练,骂了王家的那帮鳖孙子同时,他把彭刚也骂了进去,忙向彭刚表示歉意。
“彭相公,我没有指桑骂槐的意思,你和他们不一样。”
“傍山的院子,九十来号人,有炮有铳,还有三名弓手,有那么容易冲上去?”彭刚阴着脸摇摇头。
“即使能冲进院子,又要折多少人?阿九哥,打仗不能只靠一腔血勇,还要动脑子。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才是大本事。”
陈阿九似乎听懂了彭刚的意思,觉得彭刚有些贪生怕死,方才对彭刚的好印象淡了几分:“彭相公是想不死人就拿下王大作?这不现实,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不是不死人,是尽量少死人。”面对陈阿九的误解,彭刚懒得解释。
罗大纲会动脑子,陈阿九则只剩下了匹夫之勇。
彭刚现在明白了罗大纲为什么不放心让陈阿九单独带艇军,而要让苏三娘随行。
若是让陈阿九独自领军,罗大纲最后的这点家底迟早让陈阿九霍霍光。
问讯完俘虏,彭刚来到了王大作宅院的山脚下。
比起他的堂兄王作新,王大作这一支的财力比较有限,大冲也比蒙冲、三江穷得多。
放眼大冲,含王大作在内,整整大几十户人家,富户都凑不齐五户。
根据俘虏的交代,大冲的耕地不算少,有一百一十三亩下等水田,三百一十亩旱坡地。
不过这些田超过八成都是王大作家的,大冲有自己耕地的人家只有可怜的五六户,而这五六户占有的土地,有十六七亩还是岩壳地(碎石坡地)。
半山腰处王大作的两进大宅院,等同于是吸干了整个大冲的精血建成的。
当然,光靠大冲的这点微薄家底,王大作肯定是养不了百人规模的护院练丁。
附近的山扒塘、扶绿口、木山村等地的田地山场,大部分也属于王大作家。
王家本家王作新家占了蒙冲、三江、花蕾、大坪这些紫荆山的精华地大口吃肉,他们这些三代内的旁支族亲跟着沾光喝汤,没一个是无辜的。
距离王大作的院子还有一里地,王大作就对着山脚下的彭刚等人遥遥放炮。
王大作这么一放炮,彭刚就知道王大作是什么水平了。
地方团练私铸的劣质铸铁土炮打实心弹有效射程也就两百米上下的样子,虽说最大射程可勉强达到一里,但精度极差,两百米外偏差三十米都算准头不错了。
这个距离放炮,最大的作用充其量是给自己壮胆,命中的概率比洪秀全中秀才的概率还低。
彭刚携带的这门广东炮局所铸的精良劈山炮,练炮时炮组打过十几发,有效射程能有个四百五十米上下。
即使低打高有劣势,可还是能在敌方土炮的有效射程之外够到院子。
彭刚举起千里镜仔细观察了一番王大作家院子的情况。
不是围堡,院墙也没有包砖,只是开了射击孔的两尺厚夯土墙而已,多中几炮未必不能轰开一道缺口。
“陈旭元!给我瞄准王大作家的院墙狠狠地打!把他家的院墙给敲掉!”
如此绝佳的靶子,彭刚正好借此机会给炮组练练炮。
顶着对方炮火的压力,还比较安全的实战锻炼机会可不多。
陈旭元吆喝着他的炮组成员架好炮,根据训练试射时的感觉用准备好的木楔子垫好仰角点火。
轰地一声炸响,炮弹落在院墙前两丈远的斜坡上。
虽说没有命中目标,但也已经算打得比较准的了,对敌方的士气打击也很大。
方才还比较安静的院子里骤然乱作一团。
“这帮龟孙子有炮!”
“还他娘的是绿营上好的劈山炮!”
“炮弹无眼!快找地方藏好!”
......
王大作院子里的不少人干过团练,跟绿营剿过小毛匪,打过大瑶山作乱的生瑶,见过绿营炮兵使劈山炮。
土炮和绿营的劈山炮,他们还是能够分得清的。
一炮下去,院子里的那门土炮没敢继续还击。
彭刚知道方才的那一炮镇住了院子里的那些王家人和护院练丁。
打击士气还得靠炮!
己方这边,见敌方一炮被打蔫,无论是彭刚带来的那些后生仔还是艇军,纷纷拍手喝彩,士气陡涨。
这五百两银子,花得值!
“陈旭元!你他娘的打近两丈多啦!给我往墙上!往院子里招呼!”彭刚观察着炮弹落点对陈旭元说道。
彭刚的这门劈山炮有木质双轮炮架,不过炮身被固定底座上,炮身与炮架之间通常为刚性连接,没有现代火炮的螺旋升降机构用于调整俯仰角。
若需改变射角,只能用木楔、砖块或沙袋垫高炮尾,通过增减垫材厚度粗略调整炮口仰角。
陈旭元让组员往炮尾处垫了块木楔,再次举着火把点火开炮,观察炮弹落点。
这一炮,炮弹擦着院墙飞进院子,打得院子内一阵鸡飞狗跳。
“不错,换块稍薄点的木楔子垫上!”陈旭元调整的还可以,彭刚对他的表现比较满意。
然而第三炮又打近了,打在距离院墙不到一丈远的坡上。
劈山炮终究还是两百年前的技术产物,太落后了。
要是手头有门拿破仑炮,哪怕是二手的,不到三百米的距离,三炮下去怎么着也能把院墙给轰出口子。
此时西方经典的拿破仑炮,部分已经架采用螺柱式俯仰机构。
炮尾下方装有带螺纹的金属螺杆,通过旋转螺杆上的手柄,可在-5°至+15°的范围内精确调节炮口仰角
炮架上还刻有角度刻度,炮手可根据射表快速设定目标射程,显著提升射击精度和效率。
而大清,连勉强符合精度、强度要求的螺丝都造不出来。
打炮全看炮手的经验。
彭刚失望地叹了一口气,把千里镜借给陈旭元用,让他自个儿观察炮弹落点,积累经验,记录这门炮的弹道轨迹。
断断续续打了一个半时辰的炮,陈旭元终于在院墙上砸出一道两人宽的豁口。
见山腰上的院墙已经被轰出豁口,陈阿九和艇军们扛着不知道什么时候从老乡那里借来的门板、床板还有竹梯子主动请缨,叫嚷着要攻院子。
陈阿九嗜杀好斗,见血就兴奋,连苏三娘都劝不住。
彭刚还没打算强攻,毕竟强攻风险太大,是下策。
况且王家本家王作新一家正被萧朝贵和杨秀清带着大一千号人围在蒙冲打,王大作没有外援,主动权完全在他们手里,没有强攻的必要。
劝不住陈阿九,又是陈阿九主动请缨,彭刚遂勉强答应了,反正他没拿艇军当炮灰,对罗大纲也能有个交代。
在炮火的掩护下,陈阿九和那群摩拳擦掌,急不可耐的艇军抵着门板床板,扛着梯子,很有节奏地喝喊着向坡上推进。
彭刚让陈旭元继续瞄着院墙豁口打,驱散正忙着用杂物填堵院墙豁口的王家人和护院练丁。
等到陈阿九带着五十来号新老艇军挺近到距离院墙七八十米处,彭刚便命令陈旭元停火,担心继续开炮会误伤到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