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8大清烧炭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1章 鸟铳手训练操典

“这门劈山炮倒是不错,也是从黄震岳那里弄来的?多少银子?”

罗大纲放下手中的褐贝斯,爱不释手地摸了摸摆放在地上的那门带架子的四百斤劈山炮。

他是天地会中人,也经常从两广的绿营手里倒腾武器。

炮不比铳,绿营对炮的管理要比鸟铳严密的多。

想要搞到炮,不仅要有足够的钱,还要和绿营营官以上的中高级武官有过硬的关系,等他们谎报了战损、或是找到可代替的次品入库,才会把炮交给你。

彭刚搞到的这门劈山炮乃广东炮局所铸,质量上乘,是不可多得的好货,罗大纲非常眼馋。

从江口圩溃逃进山的罗大纲,火铳尚余三十八杆,其中有六杆还是从广州买的褐贝斯,炮却是一门都没有了。

“包含火药炮弹在内,整整五百两。”彭刚张开手指,比划了个五的手势。

据清廷《钦定工部则例》所载,三百斤到五百斤之间的铸铁劈山炮,含铁料、木架、火药等费用在内,官方制造成本约为每门八十至一百二十两白银。

黄震岳也几乎是以五倍的官价把这门劈山炮卖给了他。

当然,上述的劈山炮造价是建立在绝对理想的情况下。

《清宣宗实录》记载道光二十七年,广西提督衙门曾奏报:铸劈山炮十门,实耗银五千两。而实际仅造炮三门,余银被广西绿营各级军官瓜分。

这位广西提督,正是现任的这位闵正文,闵提督。

“能这么快收到货,还是广东炮局铸的劈山炮,五百两不亏。”罗大纲非常羡慕地说道。

“等吃下紫荆山蒙冲王家,瓜分了王家的钱粮,大纲兄弟何愁搞不到铳炮?”彭刚对罗大纲说道。

“久则生变,桂平县令杨壎是认钱不认人的主,万一王作新使银钱让杨壎改变了主意,我们这事,就告吹了。”

“我尽早办好,等我好消息。”罗大纲点点头答应了下来,同时不忘揶揄彭刚一句,“还是你们读书人心思狠辣,张钊死在你手里,死的不冤。”

“张钊可不是我杀的。”彭刚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瞥向北边山脚下的山场。

“张钊和王作新不一样,张钊若是不主动招惹我,我们之间大可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阳光大道。”

严格意义上讲,张钊死于自杀,不是彭刚直接杀的。

至于王作新,此人人品极度低劣,他的存在是上帝会发展的绊脚石,红莲坪北面就与王家的山场相邻,此人无论如何都必须铲除。

罗大纲走后,彭刚面对一堆长短不同,口径不一,形制繁杂的广西绿营制式鸟铳感到非常头疼。

彭刚不知道黄震岳是从不同营协凑齐的这批鸟铳,还是广西绿营的装备本就如此混乱,连同一个营装备的鸟铳,都做不到大概的形制统一。

这些鸟铳,长度最长的有一米八上下,最短的只有一米二左右。

口径方面,口径最小的鸟铳口径在十毫米左右,口径最大的三十毫米有余。

就连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握把都做不到形制统一,有直把的,也有弯把的。

这已经不是能力问题了,完全是态度问题!

清廷制造的鸟铳本就质量堪忧,鸟铳装药过量容易引发炸膛,过少则易哑火。

彭刚想搞统一的定装纸包弹药,以减少炸膛率和哑火率。

可定装弹药依赖标准化生产与后勤体系,这些鸟铳口径与质量差距过大,统一的定装弹药是别想了。

彭刚把山场里的铁匠和木匠都喊了过来,先对这些粗制滥造,锈迹斑斑的鸟铳进行表面处理。

该除锈的除锈,该换枪床的换枪床。

做完简单的处理,彭刚又让匠人们在枪管上给每把枪刻上他要求刻的阿拉伯数字编号。

待每把鸟铳都刻上了编号,彭刚又从上垌塘的侯继用那里借来老鸟铳手周松青。

根据周松青的经验与建议,他对每把鸟铳进行实弹射击,评估出最佳装药量,连同口径大小,一并记录在本子上。

最后彭刚挑选了三十六名最机灵勇敢的后生仔编了三个组专门训练他们使用鸟铳。

彭刚要求他们记下自己所使用的鸟铳编号、口径、装药量,随时对他们进行考验。

做到这一步,彭刚这才开始教他们用戥子(硬木或铜制成的小型天平秤,配有铜或骨制砝码的“戥子星”,用于精确测量。),根据自己所使用的鸟铳装药量和口径,对火药进行定装,磨制口径贴合的铅弹。

“彭团董家里以前有人在绿营任职?”周松青非常惊讶地看着彭刚。

定装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

周松青以前在陈连升麾下当鸟铳手的时候,陈连升就要求他麾下的鸟铳手在战前、训练前,提前定装好火药塞进一管管小拇指大小的小竹筒里,方便随时取用。

这一习惯也被周松青保留至今。

周松青惊讶的不是彭刚会火药进行定装,而是彭刚在这方面做得竟然比陈连升还要细致有条理。

故而周松青以为彭刚有家人或者亲戚在绿营中供职。

“我家世代务农。”彭刚如实相告。

“彭团董是如何懂得定装弹药?浔州协里的上官,都未必能做得像彭团董这么仔细。”周松青有些不信。

“自个儿看书琢磨出来的。”彭刚敷衍道,“至于浔州协里的绿营上官,不是他们做不到我这么仔细,而是不愿做罢了。”

还有这种书吗?周松青将信将疑。

不仅是鸟铳,从绿营买来的火药也让彭刚血压飙升。

硝石潮解、硫磺含杂质过高、掺木屑、沙土增重的问题比比皆是。

着实让彭刚身临其境地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做大清军工和大清后勤。

就清军这鸟样,不要说武器有代差,就算武器没代差也要让英国佬摁着揍。

系统性的体制问题要比武器问题更为致命!

后世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乃至内战前期的我军。

在装备上和敌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炮兵极少,空军的掩护更是没有,一样能打出不错的战损比。

对三个组的鸟铳手正式训练之前,彭刚根据自己对鸟铳的使用经验,以及周松青的建议编写了一份简单的鸟铳手训练操典,图文并茂地对动作进行分解注释。

以便他不在的时候,组长、副组长也能根据操典的标准对麾下的组员进行训练。

鸟铳的使用被彭刚分解为十二个步骤,并对每个步骤的执行时间标准进行详细规定。

第一步:检查火绳,点燃火绳末端,确保阴燃速率正常,限时五秒。

第二步:竖立枪身,枪托(握把)触地,枪口朝天,保持枪支稳定支撑,限时五秒。

第三步:打开药壶盖,左手持枪,右手解开药壶盖(需单手操作),限时五秒。

第四步:量取主药,取出提前定装好的纸壳药包,咬开底部,将火药倒入枪管,限时十秒。

第五步:装填弹丸,完成上一步骤后,将铅弹含纸壳塞入,以增强气密性,限时十五秒。

第六步:通条压实,抽出固定在枪管下的通条,上下捣实三次,限时二十秒。

第七步:倒引火药,向火门药池倒入引火药,确认引药覆盖火门孔,限时十秒。

第八步:关闭药池盖,滑动铜盖(片)保护引火药防潮,限时五秒。

第九步:固定火绳,将阴燃火绳夹在蛇形夹杆上,并调整好合适的长度,限时十五秒。

第十步:准备射击,右手抓住握把,左手托举起护木,右手拇指放在蛇杆外侧(防误触),限时五秒。

第十一步:开盖击发,吹亮火绳,拇指推开药池盖,扣动扳机使火绳接触引火药,限时三秒。

第十二步:清洁枪管,射击后用蘸醋布条清理残渣(防腐蚀),限时三十秒。(该步骤战时可简化或省略)

合计用时一百二十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