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正区人民民主政府被匪袭击前后情况
林日基
早在1943年,中共闽西特委魏金水同志就派了邱锦才、章荫木两同志,来到中正区五坊村秘密开展革命活动。闽西闻名的革命老妈妈林客嫂(原名王太金秀)就是五坊村人。当时活跃在武东一带的共产党员是以经商为名进行革命活动的。至1944年农历六月间,国民党福建省第三清剿区指挥官陈余珊,带兵五六十名,“围剿”五坊村,党的组织遭到破坏。但被抓去的共产党员宁死不屈,守口如瓶,敌人无法掌握当时党组织的真实情况。1948年农历正月间,国民党苦于查无实据,遂将长期关押的我,从福州的监狱里释放回家。1949年三月间,邱锦才同志派专人连送两封信给我,说:“解放大军源源南下,你们要赶快出来。”我找见了当时任闽西支队政委的邱锦才同志。他当即令我回乡开展革命宣传活动,迎接大军到来。并在上杭下庄拨出粮食作活动经费,同时用一部分粮食救济贫困群众渡过饥荒。
1949年六月间,龙岩地委组织部部长罗炳钦同志,叫我去象洞与武平县委负责人之一的饶奕昌同志联系工作。饶奕昌指示,须迅速建立地方政权,便于宣传、发动群众,开展革命工作。令我等组织成立中正区人民民主政府。那时,武平县城和很多乡村还被国民党杨炯部队盘踞着。武东中正一带还是游击区,要建立革命政权,必须要有武装保卫。上杭总指挥部令武平支队王嘉奇率领队伍进驻武东一带,保卫和配合区政府开展各项工作。武平支队到武东后,数次智袭驻扎于六甲、陈埔和中堡等地的杨炯部队,使敌人惶惶不安,难以立足。
此时的中正区人民民主政府,还不敢公开设立,只有革命干群内部知道。办公地点也几经迁移。最初设在泥坑村寨子上,旋迁至南石壁下,继而迁至联芳课。直至四野大军解放了武平县城,区政府才公开迁设于中正堂的三圣庙里,即今中间堂防保院。
上级指派林日基为区长,廖宜新为副区长,林培敏为副指导员,后又派冯孔维为指导员。杨正强任区中队长,吴锡园任副中队长,林日联、吴加恩为排长,林树良、林佩煌为总务。公安股长林安祥、财粮股长王坚美、文教股长吴国祥、民运股长林凤岐(不久调上杭中学任教),继由王占钦接任。区政府下面还建立了各村政权,指派了各村村长——
联四村村长戴安升、副村长周仰员;
四维村村长王树生;
丰田村村长林佩梅、副村长王泮容;
三坊村村长林登武,副村长吴庭文、刘章;
袁田村村长饶进芬;
陈埔村村长李曰林、副村长林元清;
六甲村村长黄文班、副村长温大梧。
当时六甲片其他各村,正筹建之中。
中正区人民民主政府成立之后,除组织力量深入群众做好宣传工作外,着力于发动和支持群众抵制杨炯部队在武东一带派粮派款、抽丁(一甲一兵一枪一床被);配合武平支队摧垮了国民党六甲、陈埔、中堡三个乡公所;发动和支持农民实行减租减息;禁止封建迷信活动;劝募制作棉衣一百余件支援贫困的干群;整顿学校,调整了教师队伍;保送了一批有志于革命的青年到闽西公学学习;保护商旅安全往来,打击拦路抢劫的土匪;等等,深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然而这一系列革命活动,引起了地方反动势力的仇视,他们不甘心失败,伺机反扑。股匪石启山、地主恶霸吴增华、匪首廖岐鸣等与中正区政府民政股长林正元(本是当地的恶霸,后参加起义)相勾结,纠集匪徒共二百余人,携机枪等长短武器,于1949年十月二十五日夜,突然袭击中正区人民民主政府。当时区政府人员有的下乡工作去了,在家人数不多。公安股长林安祥即指挥留家人员英勇反击,号召革命者为了革命事业要不怕牺牲,大家都坚定地投入战斗。由于敌众我寡,敌人火力很猛,激战许久,看到三圣庙房子不利于久守,战士石达胜带头突围,不幸中弹身亡。公安股长林安祥随即冲出门外,与敌对抗,不久也英勇牺牲。指导员冯孔维、民运股长王占钦也先后殉难。敌人步步进逼,旋又烧掉区政府小门,闯了进来。中正区人民民主政府就这样被这帮土匪捣毁了。之后,土匪更为猖獗,公开结伙到汀江抢劫船只,称之为“闹大河”;在高梧圩日抢摊劫店;抓人勒索,名之曰“捉羊牯”。到处拦路抢劫,群众深受其害。
1950年一月,中正区和全县革命干群一道,配合南下解放大军剿匪,二五九团进驻武东、武北,警卫团进驻中堡地区。在武装追剿的同时,执行缴枪不杀、欢迎自新、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分化瓦解的政策,许多胁从人员带枪下山自新,使顽固匪首日陷绝境。大恶霸吴增华被我军民联合搜山围剿击毙;匪首石启山已捕获被公审处决;反革命分子林正元、匪首廖岐鸣先后分别于浙江和江西被捉拿归案,判处死刑,群众拍手称快。
附注:本文原送福建省文史资料研究室《四主县篆的回忆》一文的第三节中的一部分内容并加以补充的,特此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