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研究目标
从水库移民实践和研究发展趋势看,制约水库移民安置的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补偿标准及其定价准则,现行补偿标准是政府主导的“固定单价法”,无法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土地的价值,也和市场经济客观要求不一致,这是引起争议和冲突的主要原因;二是农村人地矛盾的制约,人多地少的客观环境使水库淹没后,失去耕(园、牧草)地的农(牧)民很难再获得同样质量和数量的土地,以至于失去土地的移民很难得到妥善安置。
城乡一体化的推动和深化,势必带来城乡发展水平和结构变化,势必带来一系列制度改革,既给水库移民带来有利条件,也会使水库移民工作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征地制度的改革能否解决“补偿标准”问题,城乡协调发展能否解决移民就业问题,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能否解决移民生活保障问题,水库移民政策必须进行哪些与之相适应的改革,是本书研究的目的,也是出发点。
鉴于以上观点,本书研究的目标是: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大背景出发,结合典型地区和典型工程调研,分析水库移民问题症结所在;通过土地制度、保障制度以及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等变革对水库移民活动的影响,分析我国水库移民安置方式的变革趋势;结合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城乡互动关系变化,分析我国农村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社会关系、文化认同、生活方式的变革趋势,以及这些变革给水库移民带来的机遇和阻力;在城乡新型关系以及相互交融的情况下,移民对土地、就业、财产的认知和需求发生变化,分析这些变化对现行政策的影响,从底层角度分析政策需求;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下政策环境的变革,提出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水库移民政策创新框架以及实施步骤、措施,以突破水库移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政策瓶颈”,为水库移民政策调整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