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性肠病外科手术策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临床表现

(一)症状

1.UC

病情轻重与病变范围、临床分型及病期有关。起病多为亚急性,少数暴发性起病。病程呈慢性经过,发作和缓解交替,少数症状持续并逐渐加重。

主要表现是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感。多以血性腹泻为起始症状,排便次数和便血程度与病情轻重有关,轻者排便2~3次/d,便血轻微或无;重者可>10次/d,大量便血。其他如腹胀、腹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都可能出现。溃疡性结肠炎病变范围解剖位置不一,从局限于直肠到全结肠炎都有可能。直肠炎或直肠乙状结肠炎可表现为便秘、排便困难。重度和广泛性结肠炎可出现发热、心动过速、贫血、低蛋白血症、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等。肠外表现可包括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巩膜外层炎、前葡萄膜炎、口腔复发性溃疡等。

2.CD

CD的表现复杂多变,与临床类型、累及部位、病期和并发症有关。起病大多缓慢、隐匿,在诊断前,患者可能已有数月甚至数年腹部隐痛和间歇性腹泻史;少数也可急性起病,表现为急腹症。病程呈慢性,活动期和缓解期反复交替,迁延不愈。

主要表现是腹痛、腹泻和体重下降,三者中任何一项都可成为患者最突出的症状。腹泻的表现与病变的解剖部位有关。结直肠受累时,腹泻量少而便意窘迫,有里急后重之感。随着疾病进展,直肠瘢痕和纤维化形成,肠壁变硬失去弹性,可导致大便失禁。腹痛与病变累及的部位也有关,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间歇发作,合并肠腔狭窄时还同时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如黏液血便、肛周脓肿和瘘管形成以及广泛的肠外表现也十分常见。活动期患者及激发感染的患者可出现发热,多为间歇性低热或中度热。严重患者也可出现贫血、低蛋白血症、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等一系列全身症状。CD与UC相比更容易发生肠外表现,类型相似。以口腔黏膜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关节炎及眼病最为常见。

(二)体征

1.UC

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轻型患者在缓解期可无体征;中度患者可仅有左下腹轻压痛,有时可触及痉挛的降结肠或乙状结肠,直肠检查可能有触痛或指套有血;重型可出现左下腹甚至全腹压痛,若出现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伴发热、脱水、呕吐等体征,则考虑出现并发症,如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等。

2.CD

CD患者可在右下腹和脐周扪及腹部包块伴压痛,常因肠粘连、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内瘘或脓肿形成所致。同时还可有急性或慢性胃肠道梗阻、肠穿孔和消化道出血体征,肛门周围炎症的体征,如肛门周围有瘘管开口、硬结、发红或压痛。

(三)疾病评估

1.UC疾病评估

(1)临床类型:

分为初发型和慢性复发型。初发型指无既往史的首次发作,慢性复发型在临床上较多见,表现为发作期和缓解期交替。病变范围分为直肠炎、左半结肠炎(累及结肠左曲以远)、广泛性结肠炎(累及结肠左曲以近甚至全结肠)。

(2)疾病活动性:

UC活动期疾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表1-0-1)。

表1-0-1 改良Truelove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型

注:中度介于轻度、重度之间;缓解期为无症状。

2.CD疾病评估

(1)临床类型:

根据疾病行为,分为非狭窄非穿透型(B1)、狭窄型(B2)和穿透型(B3)以及伴有肛周病变(P)。

(2)疾病活动性:

目前CD的活动度分级多采用Best标准(表1-0-2)。

表1-0-2 Best CDAI计算法

注:CDAI,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克罗恩病活动指数;血细胞比容正常低限可参照国人标准;总分=各项分值之和。

CDAI<150分为缓解期,≥150分为活动期;150~220分为轻度,221~450分为中度,>450分为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