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心灵密码:实用心理学一本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理性主义:推理的力量

当人们开始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时候,这个理论基础便造就了理性主义。理性心理学起源于笛卡尔、斯宾诺莎,开创者为莱布尼兹,系统化者为沃尔夫,黑格尔则做了高度的发挥。

理性主义的起源

一般认为,理性主义是伴随着现代哲学之父笛卡尔(1596~1650)的理论诞生的,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科学和民主,成为启蒙运动的旗帜。

理性主义的坚决拥护者认为人会本能地掌握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知识,然后就可以根据这些原则和知识来推理出其他知识。原则上来说,所有科学知识都能够单纯地通过推理而得到。但另一方面,他们也承认,在现实生活当中,除了数学知识之外,人们无法做到单纯地用推理得到其他知识。这些认识大部分是来源于笛卡尔的理论。笛卡尔认为,只有永恒的真理能够单纯地依靠推理得出,剩下的知识则需要借助生活经验以及必要的科学手段来获得。

斯宾诺莎是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也是一位唯心主义者。他反对笛卡尔的心身交感论,认为心灵和身体是一个统一实体的两个不同的属性,并非是分开的独立实体。这样的认识相比较笛卡尔的时代是有所进步的。

对于如何获得直观知识这个问题,斯宾诺莎和笛卡尔的观点有类似的地方。他认为能力和人们最初制造工具一样,先利用天然的工具,再去改进,最后逐步制造出复杂的工具。能力也是具有一定的“天赋”,人们不过是借助天生的认知能力逐渐制造出新的知识,然后一步步发展,直至达到智慧的顶峰。不过感性的知识是不可靠的,只有通过理性直觉以及推理,才能够得到真正可靠有用的知识。

系统化和发挥者

莱布尼兹生活在17世纪至18世纪的德国,是近代德国理性心理学的始祖。他曾经和中国清朝的康熙帝通过信,建议康熙帝在北京成立科学院,让更多的人接触科学。他积极地宣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拥护科学,希望科学能够改进技术,提高生产力,同时又主张改良君主专制。这两种立场是矛盾的,所以莱布尼兹的世界观其实也是矛盾的。他试图把哲学和宗教,科学和信仰同时调动起来。他强调了心理的发展性和统一性,第一次提出了统觉的概念。所谓统觉,指的是人能够感知自己内在的状态,意识和反思,也就是自我意识。他认为人有了统觉,就有了理性的灵魂,就能够运用概念去推理,并最终获得知识和真理。

康德主要活动于18世纪的后半期,他的思想来源于莱布尼兹和沃尔夫。对于理性,他是这样认为的:“我们的一切知识从感官开始,从那里前进到知性,而以理性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