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验主义:经验有时并不可靠
在2400多年前的古希腊,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的经验主义诞生。这种学说指导我们在后来漫长的时间中认识世界,并学习生存的必需技巧。
经验存在论
我们从哲学课上学到关于经验主义的解释是:它是形而上学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它的出发点是过于狭隘的个人,它太孤立、静止、片面,是只凭自己的经验来处世的世界观。
但是经验又是我们生存所必须要有的,一个缺乏经验的人无法在遭遇问题的时候作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和应对。经验的存在让我们可以认识并感知世界。在不断的经历中,我们的大脑会复刻触觉所接受的意识形态,并将之转换为对生活的指导。一个没有野外生存经验的人,仅凭本能,是无法在野外实现个人生存的。
理性学派始终无法从根本上将经验主义完全压制,二者的争辩如同人灵魂的正义与邪恶两面,是不可分离的共生体。因为在你作出一个理性结论的时候,你的内心已经不自觉地依循了从前积累的经验。
冰柜车急冻案件和网恋奇遇记
然而经验有时并不可靠。
案件一:
一个冰柜车的工人被同事误锁在了车厢内,第二天人们在车厢中发现了他的尸体。尸体的状态表明这个工人是急冻而死,但是事实上这辆车的冷冻系统在前一天是被完全关闭的,车厢内的温度与外面一样,通过车门缝隙流通的空气也足够他支撑到第二天被人发现的时候。可是这个工人在第一时间依据自己的经验判断车辆的冷冻系统是开启的,他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而忽略了在紧急状况下的实际生存状况,所以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依据这个经验型的判断作出了与真实急冻相应的反应。最终,他死于自我暗示。他的不幸,可谓经验主义的一种极端体现。
案件二:
大学生杰克通过学校的公共论坛结识了一个叫做朱迪的网友。在交谈中,两人发现彼此十分合拍,从喜欢的球队到爱听的音乐,几乎完全一样。虽然在个人资料上,朱迪并没有写明自己的性别,但是杰克十分确定这是一个细心可爱的姑娘。正式见面的时间因为学校春假的缘故一拖再拖,但两个人的关系渐渐开始向恋人转变。周围的朋友也并没有觉得这份网络恋情有何不妥,直到真正见面的那天来临。很不幸,杰克爱上的朱迪其实是一个男生,而朱迪同样也认为杰克是个用爽朗的性格来伪装自己的女孩。于是恋人约会最后成了兄弟见面。
这段奇怪恋情源自于两个人凭借自己的经验所作出的判断。他们不去确认真实的细节,完全只凭直觉经验,产生误解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对于互联网恋情,早已有前人戏谑地说,你永远不知道在电脑的那一头到底是一个美女,还是一个聪明的宠物。
虽然经验有时并不可靠,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转向另一个极端。我们需要的不是经验和理性的驳论,而是二者的结合。就好像我们根据平时阅读的经验,对某个旅游地有了坏印象,可是当自己亲自去体验的时候,才发现这里其实并不是别人所描述的那样。此时我们需要将自己的经验进行一种理性的重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克服固有思想的牵制,不要被盲目的经验所操纵。适当接受超于经验的意见,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