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欧洲海权的崛起,公元1500—1914年》:及时行乐
一定要记住,海盗和私掠者都是高危职业,死于非命的可能性要远高于一夜暴富。尽管这当中多少会有一些可能存在的浪漫主义或者对冒险的热衷,但是当个人走上海盗之路时,通常情况下起作用的是一些更为世俗的“推拉”因素。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上述700—1500年间的情况是如此,而在接下来四百年发生的故事中也是如此。我们将在本章节进行探讨。
“拉力”因素解释起来很简单:他们期望能一夜暴富,虽然这肯定伴随着早逝的风险。当然了,大部分选择这条职业道路的人,可能都会同意海盗船长“黑巴特”巴塞洛缪·罗伯茨(“Black Bart” Bartholomew Roberts)——1682年5月17日,他出生在威尔士的卡斯纽维兹·巴赫(Casnewydd Bach),1722年2月10日,他在即将40岁时,在加蓬的洛佩斯角(Cape Lopez)附近死于海难——留下的那句名言:“及时行乐就是我的座右铭。”【133】“推力”因素则要复杂一些,但通常可以概括成“艰苦的生活条件”:因赤贫、剥削、屈辱和失业造成的个人苦难,以及给整个社会带来灾难的局部战争。以地中海地区为例,整个贸易体系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叶取得了蓬勃的发展。这个繁荣时代使各类产业迅速发展,反过来又导致了劳动力的极大流动,这些流动的手工业者在欧洲各地寻找着待遇优厚的工作。但是,在16世纪下半叶,黄金和白银从西班牙在新大陆的属地(1492年由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似乎永无止境地流入,引起急剧的通货膨胀,导致了经济逐步的、灾难性的衰弱,其结果便是特困阶层人口的迅速增加。【134】绝望的时代需要绝望的手段——随着地中海地区经济的每况愈下,陆上的盗匪和海上的海盗活动也再次兴起。
17世纪的英格兰农民的处境不比地中海的农民好,尽管二者的境况略有出入:在封建制度下,农民任由封建领主专制倾轧,活得像牲口一样,甚至连牲口都不如——于是,他(有时候是她)肯定反复地仔细考虑过一个问题:只能这样过下去了吗?一个成功的海盗每年能捞到1500—4000英镑,为什么我还要为一年收入一英镑而整日辛劳?【135】“按照现行的法律,盗窃别人一英镑,你就会被处以绞刑。所以,为什么不干一票大的?”【136】英格兰农民,还有荷兰、法国、佛兰德和德意志农民,他们很清楚,只需要一点点胆量和一点点运气,就会有一大笔惊人的财富在等着自己——这些是他们从到处吟游的说书人那里听来的。再者,从16世纪开始,小商贩也会卖一些小册子和民谣,给那些寥寥无几的能读书识字的人。这些极度夸张的故事讲述了勇敢的莽汉们从西班牙、葡萄牙或印度的珍宝船上获得的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船上满载着成箱的金银,成袋的钻石、红宝石、绿宝石和珍珠。【137】而那些住在沿海地区的人甚至可以直接听水手们讲述这些事情。再一次,如果只需要一些勇气和运气,就能赢得地平线上某处地方的无尽财富,那何苦要为了一点点钱财而整日辛劳呢?
在世界的另一边,清王朝统治下的失地农民同样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这类农民为有权势的地主耕种农田,时刻担心着失业、低酬劳以及渐涨的生活成本。而且,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工作岗位的竞争日益激烈,进而导致收入也因竞争而落入低谷。【138】自然地,考虑到他们每天都在为了生存而挣扎,总有让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诱惑——对于沿海地区的人们来说,这常常意味着成为海盗,既可以在休渔季节作为兼职,也可以全职来做,以期能借此彻底摆脱贫困。富有的商人在码头边趾高气扬地踱步,价值不菲的货物在海船上装卸,这副场面让人清楚地认识到——有大批不义之财等着你去掠夺。中国海盗女王郑一嫂(1775—1844)的生平,就是这些贫穷的劳动人民梦想中脱贫致富的典型例子。她曾在广州以卖淫糊口,后来在1801年嫁给了海盗头子郑一(1756—1807)。两人组建起一个强大的海盗联盟,共有4万—6万名海盗、400艘中国大帆船。【139】与她同时代的海盗首领乌石二(1765—1810)在加入海盗团伙之前是一个小毛贼。当他在1810年最终落网时,其所指挥的海盗舰队拥有的舰船超过100艘。【140】
就像郑一嫂的例子一样,有些人纯粹是因为机缘巧合而非贪婪和怨愤走上海盗之路的。另一位女海盗安妮·邦尼(Anne Bonny,1698—1782)就是一个例子。安妮·邦尼本名安妮·科马克(Anne Cormac),1698年生于爱尔兰科克郡(County Cork),后来随家人移居至加勒比地区。她嫁给一个叫作詹姆斯·邦尼(James Bonny)的水手,此人参与过海盗活动,不过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他被描述为“一个年轻人,命中注定属于大海,一文不名,这让[安妮的]父亲十分恼火,将安妮赶出了家门”【141】。不过,这段相当不幸的婚姻,对于安妮·邦尼未来的人生道路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这对夫妇来到了巴哈马的拿骚港,在这里,安妮遇到了一位声名远扬的海盗——约翰·拉克姆船长(Captain John Rackham,1682—1720),绰号“棉布杰克”(Calico Jack)。在拉克姆因国王乔治一世颁布的海盗赦免令而被赦免时,他们两人私奔了。当拉克姆再度蠢蠢欲动时,安妮追随他成了一名海盗。玛丽·里德(Mary Reed,约1690—1721)是与她同时代的女性,曾经在军舰上当过水手,后来又在佛兰德当过兵,都是惊险刺激的职业生涯。她一直都乔装成男人,直到她为了发财而踏上前往西印度群岛的航程。英格兰海盗捕获了她的船,而她旋即便加入了他们,没有一丝犹豫。或许是命运的安排,玛丽·里德最终登上的这艘海盗船,其主人正是安妮和拉克姆。【142】
南德意志面包师马丁·温特格斯特(Martin Wintergerst,约1670—?)的故事也是因机缘巧合而发生的。温特格斯特有一颗天生躁动的心,1689年时,四处找活的他来到了威尼斯。尽管温特格斯特很快就在一家德意志人开的面包店里找到了工作,但是他不太喜欢这份职业,就转而到了一家小酒馆里干活,这里的老板是一个来自纽伦堡(Nuremberg)的德意志人。在这里,他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意大利语。巧合的是,就在这家小酒馆里,温特格斯特引起了一位荷兰私掠船船长的注意,这位船长拥有一艘装备46门火炮的舰船,船上还有180名海员。他说服温特格斯特加入他们,担任翻译。温特格斯特丰富多彩的水手生涯就此开始,他先后登上过私掠船、海盗船、军舰和商船,历时至少二十年,在此期间他效忠过不同的势力,走遍了地中海的每个角落,还曾经冒险深入北海。最后,他乘着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航行到了东南亚海域。虽然他的一生遇到过无数危险,但最终还是平安回到了家乡。在那里,他用人生最后的岁月来撰写回忆录,能做到这一点的平民少之又少,一般来说,只有位高权重的人才会亲笔或者委托他人来书写回忆录。【143】
巧合在海盗生涯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以从西班牙私掠海盗阿隆索·德孔特雷拉斯(Alonso de Contreras,1582—1641)的故事中再窥一二。假若听从母亲的建议,那么德孔特雷拉斯将会是马德里的一名银匠。结果,他被另一名男孩侮辱后报复对方,将其刺死。为了逃避官司,他在十四五岁的青葱年华便参了军,在西班牙陆军中充任步卒。之后不久,他来到巴勒莫[52],给一位加泰罗尼亚步兵军官担任侍从。当德孔特雷拉斯所属的部队在一次两栖战斗中奉命参战时,他在西西里海军编队的旗舰甲板上,第一次尝到了海上作战的滋味:“就在这里,我第一次感受到炮弹从耳边飞过。当时我站在队长身前,举着盾牌和他的镀金长枪。”【144】第二年,他作为普通士兵,乘坐医院骑士团的桨帆船两度沿着黎凡特海岸航行。这段时间里,他一边观察,一边向领航员提出无穷无尽的问题,由此掌握了航海技术。【145】德孔特雷拉斯渐渐成长为职业海员,从一名普通士兵一路成为同时代最成功的私掠海盗之一。
同样,年少时的家庭问题也是法国海盗船长路易·勒戈利夫(Louis Le Golif,约1640—?)走上职业海员的主要原因。勒戈利夫绰号“半边腚”(Borgnefesse,他半边屁股中过弹)。他和德孔特雷拉斯一样,出自普通家庭。他在父母的要求下进入神学院学习,但是很快就因为自己的性欲而惹上了麻烦,并让他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从事神职工作。他在很小的年纪,就登上了一艘前往西印度群岛的托尔蒂岛(Tortuga)的船,离开了家(之后他再也没见过亲人),也离开了法国。在托尔蒂岛,他为法国西印度公司做了三年的契约劳工,以此偿付来时的旅费。后来,他被一名种植园主买下,而这位种植园主却是一个“极其残忍贪婪的人”【146】。勒戈利夫在托尔蒂岛像奴隶一样生活了八个月之后便逃走了,成为一名海盗。【147】
亚历山大·埃克斯梅林(Alexandre Exquemelin,约1645—1707)也是因为一段契约劳工经历而误打误撞地走上了海盗之路。他生动地描述了他在1666年乘坐装备有28门火炮的法国舰船“圣让号”(St Jean)到西印度托尔蒂岛的一段重要旅程。他在岛上的种植园做着和奴隶一样的工作。【148】埃克斯梅林的第一个主人非常残忍,幸运的是,他后来被卖给了一位外科医生。这位医生待他很好,而且仅仅一年之后就给予了他自由身。埃克斯梅林直言不讳地道出了他的下一步行动,当时是1669年:“我现在自由了,就像亚当经由造物主之手而诞生时一样,赤身裸体,身无分文,没有任何赖以活命的物什,也不知道该如何谋生。我决定加入邪恶的海盗组织,做一名海上匪贼。”【149】直白点说就是,他成了海盗。他在海盗集团一直待到1672年,后来写出了著名的文学作品《美洲海盗》(The Buccaneers of America)——有关此类海盗世界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从所有这些例子中,可以明显看出,当机会来临时,这些人及时地把握住了,而其他人或许会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