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3章 派驻各村
赵老先生微笑着说,你俩别找了,以我对阿旺的了解,阿旺肯定去长寿村了,刘书记麻烦你带我们前去。
一到长寿村,阿旺果真在长寿村赵云家。
赵云家聚集了几十位老人,农闲时他们时常聚在一起讨论古方在现代医学的应用。
今日跟往常一样,现场岀现了许多医药古籍,场面非常热闹。
众人见刘书记一行,像是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间刹车一样望向来人。
阿旺见到张教授一行,赶紧给众人介绍。
介绍完后,阿旺对赵云说,赵云爷爷,这位就是我跟您说起的赵爷爷。
赵云点了头,一边注视着对方,一边伸手握手。
赵云见众人站着,忙叫邻居赵承志,赵双喜他们搬来了长板凳,众人这才落座。
赵老先生微笑着问赵云始祖原籍何处?紧接着又问祖上什么年代为宫廷御医?
赵云亳无掩饰直奔主题一一回答。
赵老先生闻言面露喜悦,紧接着赵老先生对赵云说,赵兄能否借贵族族谱一阅?
赵云说当然可以,请老弟稍等片刻,我去去就来。
不一会儿,赵云拿着族谱岀来递给赵老先生,赵老先生未等看完喜极而泣,拉着赵云的手说赵兄,你我祖先乃是一奶同胞兄弟,我找你们好苦!
满座惊堂!
赵云疑惑地问赵老先生,这事为什么族谱上没有记载,也没有口口相传?赵老先生一一做了解释。
相认之后,村里几十位百岁老人热情洋溢地领着赵老先生、张教授和陈院长等几位客人参观长寿村。
陈院长他们虽有耳闻,但生平第一次见到一个村子就有这么多百岁老人,满是惊讶,百感交集,试图解开长寿村子民长寿的密码!
都是中医药方面的专家,最感兴趣、谈论最多的自然是治病、保健养生方面的话题。
一路上,每看到一种中草药,这些百岁老人都会很热情地介绍一番,从中草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药用部位、采收季节,鉴别、炮制加工与保管,到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有毒无毒、归经、功效等等一一解说。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阿牛阿亮刘军他们听得津津有味,百感交集。
平生第一次知道家乡中草药资源如此丰富,百感交集。
无论是小病还是大病,大都跑到县城医院看病,这很不正常。
有道是“靠山吃山”,满山遍野的中草药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白白浪费了资源,深感惭愧!
落日余晖映晚霞,一抹夕阳美如画。
浩浩荡荡的百岁老人队伍,如诗如画般的田园风光、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汇集在一起组合成一副副婀娜多姿的山水国画。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此时此刻,张教授热泪盈眶,更坚定在家乡办所卫校之决心。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全村,全村男女老少张灯结彩、敲锣打鼓、杀猪宰羊大摆宴席庆祝三天,比过年还热闹。
第二天早上八点八分八秒在鞭炮声中,赵老先生在族长赵云的带领下,到赵氏祠堂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祭拜列祖列宗仪式。
祭拜仪式结束之后,陈院长、张教授、赵老先生他们便与众位长寿村百岁老人开展疑难杂症研讨会,会上赵老先生、张教授、陈院长、赵云等发表了精彩演讲,阐述了他们与疾病作斗争、保健养生的人生经历,阿旺阿亮阿牛他们深受感动,纷纷暗下决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悬壶济世一生!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不知不觉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
经过与村民闲聊,张教授、陈院长他们发现长寿村是个卧虎藏龙之地,长寿村子民在进入学校学习的同时,从小必须系统地学习中医药。
长寿村有自己的培养中医师书塾,不仅传授祖传秘集,而且与时俱进,并非一尘不变,于是选用了中医药大学本科最新版教材,教员由村里获得中医荣誉证书的中老年担任。到了二十岁才有资格参与考试,每年考试一次,经过考试成绩合格才能获得族长颁发的中医师荣誉证书,只有获得中医师荣誉证书的长寿村子民,死后其灵位方可放入祠堂供俸,这是祖训,沿续至今。
长寿村祖训,人人必懂医,但不对外行医。张教授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便与赵老先生一起劝说,在张教授苦口婆心劝说之下才打破祖训。
经协商,选拔与考试,赵云同意由他们村派岀几十位中医师到全县各乡村当村医,很快就解决了黄麻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如今全国许多医院都有长寿村子民行医的身影。
与此同时,经长寿村全体村民同意,把保存了300余年的《宫庭医药密集》捐献给了黄麻县图书馆。
几天后,在张教授赵老先生劝说之下,阿旺答应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