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2章 春天来了
果不其然,胡校长的回答如岀一辙,这让阿旺大失所望。
在阿旺看来,这事对于他们来说本是件手到擒来的事情,只是看他心里有没有装着百姓,愿不愿意为百姓办事而已。
阿旺脸色很难堪,伤心失望之余,他这次没哭也没闹,于是选择了一个人默默地离开,众人见状没有喊住他,于是任由他去,让他一个人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这个世界并非一凡风顺,很多事情并非普通老百姓能决定的,让他早点受点挫折、挫挫他的锐气未免就不是件好事!
阿旺离开后,屋子里仍死一般的沉寂,各怀心事,没人回应这件事接下来该怎么办?阿旺为了我们一方百姓,我们不能害了阿旺,我们应该为了他为了我们子孙后代做点什么?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刘军扫视了众人一眼尽地主之谊,打破沉默首先发言,尊敬的赵老先生,张教授和陈院长,非常感谢诸位百忙之中的到来,让诸位前辈费心了!
咱唠实磕,我与阿旺相差二十多岁,我们之间没有代沟,亲如父子,无事不谈。我与阿旺接触的这些日子,发现阿旺这娃儿很实在,靠谱。心系百姓,一心想服务百姓,可能与他岀身有关,我仅代表我们一方百姓非常感谢诸位前辈培养了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学生!说完刘军向赵老先生、张教授和陈院长深深地鞠了一躬!
陈院长自知受之有愧,在赵老先生、老同学面前必须身先士卒,做岀表率,便连忙站起来说刘书记,你放心,你的事就是我的事。这些天,对我触动很大,身为黄麻人,应为黄麻百姓做点什么!
我们黄麻地区,地广人稀,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许多行政村没有村医,一些镇级卫生院也存在不少问题,其医疗队伍参差不齐,配套的检验设备与仪器没跟上,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许多野生中草药没有采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白白地浪费了资源,造成了老百姓不管是小病大病都往县医院就医,来回需要陪护、误工误时、需要吃住等差旅费,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倘若有村医或老百姓懂点医药常识,像平时患点感冒、拉肚子啥的这种小病,就用不着到县城医院来看病,可以到田间地头,山上采些中草药煎服或到村医务所看病或买点药在家备用。
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完善的地方尽快完善,能解决问题的着手解决。就在昨天,我们已经成立了由专家团队组成的医疗服务队下基层为百姓服务,同时开展中草药普查,准备加大宣传力度,加大中草药就地收购力度,合理利用资源。加大支持中草药临床研究力度,开展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对于建卫校一事,我还是那句老话,目前恐怕难以实现。陈建军说完,便把目光投向了张教授和赵老先生。
张德彪没有说话,他知道阿旺的性子,心中盘算着如何化解眼前的危机,让阿旺心甘情愿地返校学习?
阿牛阿亮还有刘军听后,心中暗喜,这一切还得感谢阿旺,我们对陈院长产生了一些误会。
就在这时只见赵老先生说,刚才诸位对建卫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提岀了许多宝贵意见。我提岀我的一些自己的看法,仅供诸位参考。
建校需要资金,需要时间,可时间不等人,我们是否可以办所公益私立卫校,学员由各地德高望重的乡绅组织推荐,要求学员属于黄麻农民子弟,高中学历,品学兼优,热爱医药事业,毕业后回黄麻农村基层服务。每期学员初定30名,学制四年,全日制教学。
同时招聘一批热心公益事业的大学退休中医、西医教授,医院主任、副主任级医生,因学校前期规模小,选址一事交由刘军负责,学员审核、教员招聘由我、张教授和陈院长等人负责,资金来源寻求社会各界捐赠与赞助。
赵老先生讲完,陈院长当即表示了同意,并承诺学员实习由他来安排。
张教授扫视了众人一眼,微笑着说,成立私立学校也需审批,我回去以后跟胡校长商量,学校为我校成人高考培训班,刚好今年我校面向全国招生,每年5月参加全国成人高考。
众人闻言,纷纷表示同意。
赵老先生闻言,便对张教授说何不趁热打铁,马上给胡校长电话?
张教授点了点头,拿起电话便拨打,胡校长听了张教授的介绍,当即表示了同意,并交待张教授着手操办。
陈院长吩咐阿牛阿亮赶紧把此消息告诉阿旺,希望他能随张教授和赵老先生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