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创作之道
人类语言最独特的功能,并不在于能够传达“人”和“狮子”的信息,而是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而且,只有人能够表达从来没有看过、碰过、听过的事物,且能把这些虚构的故事讲得煞有其事。所以对于“故事”本身来说,难点不在于讲故事,而是讲出来的这个虚构的故事如何能让人相信。
对于动画片本身来说,故事是最重要的。即便你的角色形象做得再完美,没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也很难让观众去喜欢上它。
对于创作团队中的个体来说,无论在团队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编剧、导演、策划、美术、设计、分镜、软件操作、配音,始终都要为动画片中的故事服务,没有故事,你所做的就只能是技术活。
对于观众来说,最在意的始终是故事。如果故事足够精彩,观众可以容忍糟糕的画面和制作技术,例如《新世纪福音战士》最后两集中有大量纯色背景(图3-1),《海贼王》动画300集以后由于角色走形被很多人诟病(图3-2)。
图3-1 《新世纪福音战士》剧照
图3-2 《海贼王》剧照
创作之前,首先要确定这个故事打算做成什么类型的。国际上把故事的类型概括为37种,分别是动作(冒险)、卡通、集体演出、实验、传记、友谊、都市故事、喜剧、犯罪、幻灭或觉醒、纪录片、喜剧、教育片、幻想、历史剧、恐怖、旅行、爱情故事、成长故事、仿纪录片、音乐电视(MTV)、音乐片、神话、沉迷(沉溺、诱惑)、个人、后现代、惩罚、心理剧、真人秀、拯救、科学幻想、社会问题、体育、超自然、悲剧、战争、西部片。
确定主题以后,就可以开始着手进行故事、角色和剧情的创作了。
3.1.1 故事框架的创作
我们每天都在讲故事。
比如爆料一下某人的八卦,或者聊聊昨天晚餐上的糗事,甚至抱怨下作业或工作太多。但这些所谓的“故事”,和我们要创作的动画片完全是两码事。
我们日常所讲的故事,往往只是生活中零散的小事。而创作一部动画片,则是要构建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编剧卡尔·伊格莱西亚斯(Karl Iglesias)对故事有一个极简明的定义:“一个故事就是某人拼命想得到某些东西,却又被许多困难阻碍而不可得。”[注]
从这个定义里可以看到,故事有必要的三个元素:角色、目标和冲突。
角色:这个故事是关于谁的,通过谁的视角来叙述剧情。
目标:角色拼命想得到的某些东西,或者想要达到的目的。
冲突:阻碍角色达到目标的各种困难、障碍和困境,冲突一般有三种形式—角色和角色的冲突、角色和环境的冲突、角色和自身的冲突。
接下来我们给大家提供一个公式,按照这个公式进行操作,可以很快组合出一个大致的商业动画框架。
角色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三种。
强大的(代码A1):具有强大能力的角色。
普通的(代码A2):能力值正常的角色。
弱小的(代码A3):没有什么能力的弱小的角色。
目标往往建立在需求之上,正常的需求主要有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所以我们把目标大概分为以下几种。
食物(代码B1):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复仇(代码B2):可以是为了亲人、朋友,也可以是为了部落、国家。
爱情(代码B3):女性受众群体很喜欢的主题。
生存(代码B4):对于死亡的恐惧是最强烈的。
梦想(代码B5):属于精神层面的需求。
冲突的种类有且仅有三种,具体如下。
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代码C1):角色之间目标对立,从而引发冲突。
角色与环境之间的冲突(代码C2):环境可以是外部环境,也可以是内部环境。
角色与自身之间的冲突(代码C3):与自己的性格、弱点相对抗,即战胜自我的过程。
将上述的角色、目标和冲突各选一种,然后进行组合。
例如A1+B1+C1,归纳起来就是强大的主角要找到食物,但这些食物在另一个部落那里,主角需要从他们手中把食物夺过来。
当然,这只是一个最简单的公式,但却能够很快给你带来一个具体的故事框架。然后,我们可以在这个框架上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加入足够多的细节,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3.1.2 角色的创作
没有角色,故事就不存在。
商业动画尤其重视角色,因为观众看完一部动画片,印象最深的一定是片中的角色。
几乎所有的商业动画都会挖空心思让观众记住片中的角色,最简单也最有用的办法就是把整部动画片的名字以角色名字来命名,例如《黑猫警长》《哆啦A梦》《汤姆和杰瑞(Tom and Jerry,中文译为猫和老鼠)》等。
对于观众来说,能够记住并喜爱的,一定是能够引起其共鸣的角色。
所谓共鸣,是指“思想上或感情上的相互感染而产生的情绪”。而这种情绪的产生,往往源自这个角色在面临问题或困境时那种独特的处理方式。
其实这就跟现实中我们交朋友一样,真正知心的朋友并不一定是外貌、体型相似的,但一定是有着共同爱好、话题,在遇到一些问题时能够采取彼此互相认同的处理方式的人。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角色的内在设定,例如性格、行为、语言的重要性,要略大于角色的外在形象设计。
接下来就要面临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如何才能创作出一个好的角色呢?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有感而发,例如你喜欢哪种类型的角色,把它直接写在纸上就可以了,尽可能地描述清楚它的性格、行为、外貌和体型特征,如果不确定自己喜欢的是哪种类型的角色,也可以把自己身边的好朋友设计成动漫角色。
如果上述方法不适合你,那也可以尝试一下下面列出的角色创造公式。
我们在上一小节中列出了角色的三种类型,分别是强大的(代码A1)、普通的(代码A2)和弱小的(代码A3),可以先记住这3个代码,接下来的公式我们用小写字母来代替。
第一项(代码>a),列出角色生活的地点,例如:英国、冰箱里、农舍中、月球上、抽屉里、草原上、小溪中、大脑里等。
第二项(代码b),列出角色的性格或特征,例如:爱搞笑的、严肃的、爱睡觉的、美丽的、胖胖的、聪明的、想统治世界的等。
第三项(代码c),列出角色是什么,例如:老人、小男孩、小老鼠、狗、企鹅、机器人、小精灵、树人、白细胞等。
第四项(代码>d),列出角色的职业,例如:牙医、外星人、警察、家庭主妇、厨师、镇长、诗人、小偷等。
创造角色的公式就是:A(a+b+c+d)。例如一位强大的英国爱搞笑的老人牙医、弱小的大脑里想统治世界的白细胞小偷。
按照这样的公式把角色的信息相加在一起,很快就能得到一个具体的角色,然后我们可以加入更多的细节,让这个角色更加饱满。
3.1.3 情节的创作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故事,以及一个特色鲜明的角色,接下来我们就需要认真考虑一下,这部动画片要怎样去开始和发展。
长篇动画片可以分为两类:动画系列片和动画连续剧。
动画系列片的特点是每集都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主要角色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以及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贯穿全片,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改变。例如《哆啦A梦》《蜡笔小新》《喜羊羊和灰太狼》《熊出没》都属于动画系列片。
动画连续剧的特点是从第一集到最后一集,连起来讲述了一个完整的“大故事”。在连续剧中,主要角色的性格、角色之间的关系都会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发生一些变化,包括主人公的成长和成熟、人物关系的聚散离合。例如《龙珠》《圣斗士星矢》《海贼王》《镇魂街》《罗小黑战记》都属于动画连续剧。
在策划之初,要考虑到商业动画的特点就是增加播映量,从而达到吸引受众、增加粉丝的目的,所以集数越多越好。这是因为一部动画片的集数越多,在电视台或其他媒体上的播放次数就会越多。以在电视台播出为例,一部52集的动画片,以每天两集连播的形式播出,能播26天,也就是说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观众每天都能在电视台看到这部动画片在播映,这样能够使更多的观众看到。而如果集数太少,几天就播完了,就会出现有的观众听说这部动画片很好看,准备去看的时候,这部动画片已经播完了的情况。
因此,商业动画从前期的策划起,就应该以52集为最低要求来准备。而且一旦这部动画片有了一定的影响力,一定会接着做下去,例如动画片《熊出没》《喜羊羊和灰太狼》已经制作数百集之多了。
所以在创作情节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后续问题,也就是说当第一部的52集完成以后,是否给情节留有继续发展的余地。假如在第一部结尾的时候,设置成所有主角都死掉了,那下一部的情节发展就会变得极为困难。
其实业内有一种“情节套路”,即为每一集的情节都设置一个固定的套路,以后每一集都按照设置好的“情节套路”来发展,这样即便后续要做几百集甚至几千集都是没问题的。
例如动画片《变形金刚》的“情节套路”:每一集中,霸天虎都想出了一个新的阴谋要消灭汽车人,而汽车人总能想出办法来破坏这个阴谋。《熊出没》的“情节套路”:光头强每一集都想出一个办法来砍树、破坏森林,而熊大熊二总能想出对策阻止光头强。《哆啦A梦》的情节套路:哆啦A梦每集都能拿出一个新道具,来帮助大雄解决麻烦。
笔者策划的动画片《快乐小郑星》,讲的是一群外星小精灵们的故事,当时出的第一版的“情节套路”如下。
动画系列片《快乐小郑星》情节设定第一版:
宇宙中,有一颗名为小郑星的星球,上面住着一群绿色皮肤的居民。他们过着安逸的生活,也常常会遭遇新的麻烦,不过他们总能战胜困难。
这一版的问题其实挺突出的,主要问题有两点,一是冲突的设计太笼统,不够具体;二是主要角色没有突出。
当时编剧们想设定成类似于鸟山明老师创作的《阿拉蕾》那样的情节。在那部动漫中,阿拉蕾和她的朋友们在企鹅村里生活,没有固定的反派,甚至很多情节也是平时的生活。但笔者当时想的是,我们的编剧不是鸟山明,《阿拉蕾》的情节设定之所以能大获成功,主要在于鸟山明老师异想天开的想象力和幽默感,而我们的编剧都太年轻。
此外,还有一种思路模式—“核心法则”。具体来说,就是先制定出该动画世界运行的核心法则,例如《七龙珠》这部动画的核心法则是“找到散落在各地的七颗龙珠,就能召唤出神龙,实现任何一个愿望”。然后编剧再根据这一法则,去构思在这样一个世界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皮克斯在进行《怪物公司》的剧本创意时,找到了一条通向该动画片中世界的捷径,这条捷径在《玩具总动员》制作过程中就帮助他们对该片进行了清晰的梳理。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建立故事的“核心法则”,然后思考从这些法则出发,按照逻辑发展可以得出哪些结论。鲍勃·彼德森是这部动画片的故事监制,他说,安德鲁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就是“怪物的能量来源是尖叫声”,这个设想具有分水岭意义,它帮助我们构建了怪物世界,理清了那个世界中的事物联系。[注]
“核心法则”在很多动画片中并不常见,但是笔者希望在《快乐小郑星》中加入这样的元素,并围绕着“核心法则”来构建“小郑星”这个世界。
所以在笔者的要求下,就有了第二版。
动画系列片《快乐小郑星》情节设定第二版:
宇宙中,有一颗名为小郑星的星球,上面住着一群绿色皮肤的居民。
小绿人天生拥有一种名为“原力”的力量,他们可以通过施展原力引发奇迹。原力的来源是坐落在部落深处的古代庙宇,那里埋藏着拥有无限能量的原力石。
小绿人们大多温和善良,但是其中也有人企图窃取原力石,统治整个星球。单纯的居民们对此一无所知,不过傻人有傻福,他们总能有惊无险地渡过难关,持续着快乐的生活。
第二版增加了“原力”这样一个“核心法则”,能够使整部片子像《哈利波特》那样,有一个能加深观众印象的“魔法”元素,并且围绕着“原力”,把小郑星构建成一个有魔法的世界,又通过争夺原力石,使冲突更加具体化。简而言之,这部动画的“情节套路”就是争夺原力石。
但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角色没有突出出来。因为商业动画是主推角色的,所以角色之间,尤其是主要角色之间的冲突,是要作为情节的重点进行创作的,于是就有了第三版。
动画系列片《快乐小郑星》情节设定第三版:
宇宙中,有一颗名为小郑星的星球,上面住着一群绿色皮肤的居民。
小绿人天生拥有一种名为“原力”的力量,他们可以通过施展原力引发奇迹。原力的来源是坐落在部落深处的古代庙宇,那里埋藏着拥有无限能量的原力石。
小绿人们大多温和善良,但是其中也有人企图窃取原力石,统治整个星球。不过,遇到危机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个强大的“光明卫士”,与敌人对抗,保护小郑星。大家对“光明卫士”非常尊敬崇拜,然而谁也不知道,平时傻呆呆的道咔竟然就是那个卫士。
这一版中,所有关于故事的元素都齐备了,同时“情节套路”也设计好了。
角色:强大的小郑星上主持正义的“光明卫士”。
目标:守护小郑星的和平与安宁。
冲突:正义的 “光明卫士” 与反派们做斗争, 保护原力石和小郑星居民的安全。
情节套路:每一集中,反派们都想出一个阴谋去窃取原力石,而“光明卫士”总能击败反派,守护住原力石(图3-3)。
图3-3 《快乐小郑星》宣传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