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脉的临床诊断与意义(1)
一、浮脉
1.脉象
【脉象特征】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其特征是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
浮脉的部位表浅,浮在皮肤上,手指轻按即可摸到搏动,重按稍减,但不空泛无力。真正的浮脉,在手下的感觉是如轻抚兽鸟之毛羽,触手清晰,但是深按用力,却不受力,手感空虚;继续用力,就按到皮肉筋骨了。就像手轻捋榆钱,但是没有触到树枝。在脉,此即摸到的是血管本体,自无浮象。但是,因为外感程度不同,脉浮的程度也不同,就如鸟兽,毛羽有长短。有的毛羽浓长,稍深难寻根基;有的毛羽疏短,略按已及皮肉。
【机理分析】浮脉的形成,多因外邪侵袭肌表,体内卫阳之气抵抗外邪则正气外充,阳气浮越,气血鼓于表而致脉浮。如《诊宗三昧》所载:“浮为经络肌表之应,良由邪袭三阳经中,鼓搏脉气于外,所以应指浮满。”这表示了机体对疾病抵抗力增加的表现。若里虚血脱,气浮于外,则脉气不能内潜,有如浮荡精败,浮散神消。正如《诊宗三昧》所载:“病久而脉反浮者,此中气亏乏,不能内守。”故脉呈浮大而无力,这表示机体衰弱,抵抗力低下。总之,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者,脉多浮大而无力。
2.经典导读
浮脉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素问·五脏生成篇》曰:“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内经》、《难经》又把浮脉称为“毛脉”,说明浮脉像羽毛一样轻浮。关于浮脉的脉象历代医家有诸多记载。王叔和在《脉经》中曰:“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于手下。”滑伯仁《诊家枢要》曰:“浮,不沉也,按之不足,轻举有余,满指浮上曰浮。”李中梓《诊家正眼》曰:“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厘正按摩要术》中讲:“浮(轻手着于皮肤之上而即见也)主表。——风邪六气,外因之病。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皆浮也。虚弱病久,临危时,脉亦无力而浮,为外感内伤之别。”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对浮脉的脉象表现,各个医家看法较为一致,均认为其最主要的特点是脉位表浅。
体状诗 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语译】诊察浮脉,只要在肌肉的浅层便能触到它的搏动,就像轻轻地抚摩着柔软的榆钱和舒缓的毛羽一般,这种脉在秋天见到,表示身体健康无病,如果久病见此,就要格外小心,是否中气虚浮不能内守所致?
按语:秋为脏主令之季,肺脉本浮,所以秋季诊取浮脉为无病之象,然而虚性久病,脉见浮大,属阳气外散,便为逆症。
相类诗 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语译】正常的浮脉,就如木块漂浮在水面上,轻轻地飘动着,如果浮而散大,稍重按即有一种中间空虚的感觉,这叫做芤脉;如果脉浮而拍拍地搏动有力,这叫做洪脉,洪脉在触手的时候(来时)虽然感觉有劲,但当它下落的时候(去时),却又慢慢地减弱了。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语译】正常的浮脉,比较轻缓而平和,有如捻着葱管,劲不太大。假使脉浮而搏动迟缓,虽觉稍大,却是空豁无力的,这叫做虚脉;假使脉浮而柔弱细小,这叫做濡(即软)脉,至于脉来漫散无根,去来不明,好像飞散无定的杨花一样,这便是散脉了。
按语:本段以浮脉为基础,简要概括了洪脉、虚脉、软脉及散脉的形象,属于诸脉与浮脉鉴别。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语译】浮脉是人体阳气亢奋的征象,最常见于外感而病在体表之时,但它往往不单独出现浮而兼迟兼紧,多为风寒,浮而兼数为风热。风热病的脉浮,常觉浮而有力,如果脉虽浮而搏动无力,那便是属于血虚的体证了。
按语:脉为提纲之脉,所兼之脉甚多,本段仅举述兼迟兼紧、风寒之脉,浮阳主表、风浮六气、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表冷、浮缓风湿、浮濡伤暑、浮散虚极、浮洪阳盛、浮大阳实、浮细气少、浮涩血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弦风饮、浮滑风痰。
浮而无力为芤,左芤吐衄兼心血,关上为瘀胁痛真,左尺男人小便血,女人月事病相因。右芤积血在于胸,关内逢之肠胃痈,呕血不食兼瘀血,尺多血痢与肠红。
【语译】诊脉时脉象表现为浮大而柔软,用手按在脉上时,感觉脉体中间是空洞无物的,但是两边(内外侧)却是比较坚实的,形状就像按在葱管上一样,中间是空虚的,这种脉象称为芤。芤脉多主失血证,如果脉象左寸部表现为芤脉的,多表现为吐血,鼻出血,或者心胸中有积血;右寸部表现为芤脉的,多为胸中有积血,可以表现为胸痛等;如果脉象左关部遇到芤脉时,多表现为胸部疼痛等病,右关部遇到芤脉时,多为肠痈、胃痈等病;如果脉象左尺部见到芤脉时,多属下部出血,可以表现为男子尿血、便血等证;右尺部见到芤脉时,多属下部出血,可以表现为血痢、红痢、漏经、血崩等证。
浮而端直为弦,左弦头痛还心惕,盗汗劳伤力懒牵,关左胁疼兼癖,尺疼小腹脚拘挛。右关胃冷腹心疼下焦停水弦逢尺,阴疝常从脐下侵。
【语译】诊脉时,脉象表现为笔直而且长,脉位超出本位的,就像张开的弓弦那样紧张的称为弦脉。如果弦脉见于寸部主头疼,膈中多痰。如果弦脉见于左关,主寒热往来,症瘕。如果弦脉见于右关,主胃寒,心腹疼痛。弦脉见于尺部主阴疝,脚拘挛病症。
浮而迟细为濡脉,左寸心虚还短气,精神离散左关濡,尺男精败女脱血,自汗淋漓溲数俱。憎寒烘热濡右寸,气乏身疲怎得安,关上胃虚,脾更弱,尺肠虚泻下元寒。
【语译】诊脉时,脉象表现为脉位比较浮浅,而且又比较细的,需要用手指轻轻感触,好像水面上漂浮的锦帛一样,不着力,轻轻地触摸即可得到。如果重按则不见的,称为濡脉。如果濡脉出现于寸部,主要表示阳气亏虚,可以表现为自汗等;如果濡脉出现于关部,主要表示脾胃气虚;如果濡脉出现于尺部,主要表示精伤血亏,阴寒内盛,此时运用温补阳气,填补阴精的方法,才能使重病好转。
分部诗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脾虚肝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注解】溲:小便也。
【语译】诊脉分左右及寸、关、尺三部,以诊察上、中、下三焦及不同脏腑部位的疾病。寸部见浮脉为风邪在上,多主上焦病变,可以见到头疼,眩晕以及风热痰浊聚在胸膈上焦的疾病,多为风邪上扰,左寸浮,可见风痰聚集胸中,右寸浮可见肺外感风邪而咳嗽。关部见浮,则为脾气虚弱,肝气旺盛等中焦的疾病。右关浮,多为脾虚而见不欲饮食,左关浮,可见胃脘胀满。尺部见浮,则见大小便不通利等下焦的疾病。左尺浮,见于膀胱风热而小便量多,色黄,涩痛右尺浮,多为风邪客于下焦,而见大便不通畅。
【浅析】浮是指出现在肌肉浅层的脉象,手指不需用力便可摸到,就是所谓“从肉上行”。“举之有余”至于其生理,则属于身体自然机能集于体表,抵抗外邪之现象,由于体温上升,血管扩张充血,加以心脏因体温之刺激,运动旺盛,输传多量的血液于体表,脉搏乃转而为浮。
因此,外感证及热证,多现浮脉。例如: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脉浮紧,可用麻黄汤使之发汗;若脉浮缓,则用桂枝汤使之微汗。至于杂病见浮脉,多属于里虚之候,例如高血压者,脉大都呈浮象(此乃下虚上盛之肝阳上亢),至若虚性久病,脉见浮大,则是阳气外脱之先兆,这是由于心脏已至极度衰弱,脉管收缩,神经衰弱,而出现虚性兴奋以致脉浮。
总之,临床诊察浮脉,是要从有力及无力来分辨,有力,多为风、寒、痰、热的征象;无力,则多是属于气血虚损。
3.脉象生理与病理
第一、瘦人在生理情况下可见到浮脉,瘦人肌肉薄,脉位表浅,故多浮脉,此为生理性因素所引起,与体质有关,故不属病态,无病理意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曰:“肥人当沉……瘦人当浮。”叶子雨《脉说》曰:“瘦人得浮脉,三部相得曰肌薄,肥人得之未有不病者。”何梦瑶《医碥》曰:“瘦人多浮,有变于时令者,春夏气升而脉浮。”在临床,有时病人体弱瘦薄,仅余皮骨,血管凸出,此时虽轻触即得,但是触到的是血管的本体,没有那种毛羽虚柔的感觉,不能算浮脉。有时,虽非触肤即得,但是稍稍下按,在接触到脉管本体前,却有较薄的一层空间会感觉到那种类似毛羽的虚柔,仍然是浮脉,仅程度较轻而已。生理情况下秋季脉浮,《素问·玉机真脏论》曰:“秋脉如浮,何如为浮。岐伯曰:秋脉者肺也,西方金也,万物之所以收成也,其气来轻虚而浮,来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滑伯仁《诊家枢要》曰:“凡诊脉须要先识频率……秋三月,俱带浮。”李中梓《诊家正眼》曰:“夫肺脏取掌秋金,天地之气至秋而降,至金性重而下沉,何与浮脉相应?不知肺金虽沉,然所主者,实阳也,况处于至高,为五脏之华盖,轻清之用,故与浮脉相应耳。”
第二、在病理情况下,浮脉可见于多种病证。李时珍《濒湖脉学》“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1)外感表证。
凡外感风寒,卫阳郁闭所致恶寒、发热、头痛等表现证见浮脉,是脉证相应。如《伤寒论》所载:“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说明外感病凡见浮脉必以解表为先。另外“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这里以浮脉作为疾病向愈的标志。据《谈脉》一文指出:浮脉是表证的脉象,浮而有力,症现发热,恶寒,咳嗽,体痛。脉若浮紧无汗,该是受了寒,用麻黄,杏仁等药辛温发汗;如果发热,恶风,打喷嚏,流鼻涕,脉兼浮缓自汗,这是受了风,用桂枝,芍药,甘草,生姜等药调和营卫;如果恶寒轻,发热甚口渴脉兼浮数,是受了温邪,用桑叶,菊花,连翘等药清温发散。浮而无力,这是感受外邪,正气不足的征象,不管表证怎么样厉害,必须以黄芪,白术,芍药等药加强身体抗病力量,配合荆芥,防风,薄荷等发散药,从里以治表。这些都体现了浮脉主表的辨证用药规律性。
据侯绍平经验:“温病口渴,呕恶,面赤,形成足阳明热证,脉象浮洪,白虎汤里的石膏,可以重用至150~200克。如果脉无力的话,那么白虎汤要加人参。如果脉浮而散,有虚脱的现象,就得用生脉散;还有,如出汗,口渴,发高热和白虎汤见症相同,而饮水不多,气色不光泽,带有暗色,唇淡白,舌苔白润的,脉象浮软无力,这是气血俱虚,给予当归补血汤。”可见同一浮脉,但从有力、无力、浮散、浮软则可区别实热、气虚、虚脱及气血俱虚的不同,这就为治疗用药提供了依据。
(2)邪闭咳喘。
凡表邪郁闭,肺气不宣所致急慢性支气管炎,症见咳喘、无汗等,多见浮脉。这是表邪闭塞,寒饮迫肺,致使肺气失宣,肺热蒸越所致。治疗常以麻黄散表邪,杏仁止咳喘,石膏宣肺热为主法。《伤寒论》认为:“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发汗则愈,宜麻黄汤。”《金匮要略》载有:“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汤加石膏主之。”若浮大有力为风热壅结于肺尤当疏风清热宣肺为宜。
(3)风水皮水。
凡急性肾炎浮肿,多因风邪挟有水湿,郁于肌表,症见恶风,骨节烦痛者,多见浮脉。如《金匮要略》有:“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月付)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而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如《柳选四家医案·爱庐医案》载:“旬日内遍体俱肿,肤色鲜明。始也原有身热,不慎风而即止,亦无汗泄。诊脉浮紧,气喘促,小便闭,舌白,不思饮。证系水湿之邪,借风气而鼓行经隧,是以最捷。倘喘甚气塞,亦至危之道。治当以开鬼门,洁净府为要着。”可见风邪外袭,肺气失宣,乃致风水相搏,流溢肌肤所致病,宜用宣肺利水之法疗之。凡风水,皮水,肿在腰以上,尤以头面明显,兼症有恶寒,发热,无汗,脉浮者,这是风邪处袭,肺气失宣,不能输布津液,通调水道,致使水湿蓄溢肌表所致病,治则投以麻黄,浮萍以发汗,佐以杏仁,桔梗之品以宣肺,则水湿去,肿自消。若浮肿,脉浮,兼有汗出,恶寒者,这是表虚不固,可用防己利湿,黄芪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