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4 19:25:05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总序
导论
一
二
三
四
第一章 碑学:乾嘉书学审美取向的转移
一 乾嘉学者的篆隶之风及对南北朝碑版的态度
二 翁方纲、邓石如故事及其迥异的书学审美取向
三 乾嘉碑学实践与理论之殊途同归
第二章 翁方纲与阮元书学观念异同论
一 翁方纲与阮元对北朝书法的态度
二 以晋为宗,还是以北朝为宗?
三 欧阳询与虞世南:唐人楷书的南北分派问题
四 篆分遗意:翁、阮对王羲之书风截然不同的论断
五 结语
第三章 书学之南北问题
一 金石学与经史之学:阮元书学南北说的依据
二 阮元“二论”的不足及后人的质疑与批评
三 阮元“二论”的核心理念及相关问题
四 书学南北问题溯源
第四章 欧阳询与清代碑学
一 初唐书学南北分派问题
二 何绍基对欧虞的褒贬态度
三 欧、虞褒贬与书法观念的演变
四 欧体在清代碑学中的地位
第五章 著论何曾让阮康
一 沈曾植之行状与书学大略
二 沈曾植融通碑帖的书学态度
三 沈曾植的碑学实践
第六章 沈曾植、康有为之交游及书学异同
一 沈曾植与康有为之交游
二 沈曾植、康有为之书学异同
三 余论
第七章 康有为的求“变”思想与碑学理论
一 康有为的变法维新思想
二 康有为书学上的“求变”理念
三 守旧与开新:康有为“求变”中的矛盾
四 康有为的“复古”思维与碑学理论
五 余论
第八章 今学与古学:康有为书学的观察视角
一 康有为对阮元书学分南北派的质疑与批评
二 康有为书学理论体系的外缘
三 “今学”与“古学”:康有为书学理论的核心
四 新体与新理:康有为“今学”“新学”的旨趣与注脚
第九章 康有为“传卫”说略论
一 康有为“传卫”之说及其碑学体系的构建
二 卫氏书派所传承字体及历史脉络之考察
三 北朝士族书学传承及其流变
四 “传”:南北士族俗尚与康氏论断之视角
第十章 康有为对张裕钊、赵之谦褒贬之缘故
一 康有为对张裕钊、赵之谦书法的定位
二 康有为推张贬赵之缘故
三 包世臣、沈曾植对康有为的影响
四 张、赵二人与康有为学术范围之异同
第十一章 清代碑学思潮中唐碑的归属及其地位
一 清代碑学家对唐碑的态度
二 传统书学中对唐碑的定位与微词
三 从唐碑向魏碑的转移
四 清代碑学思潮中唐碑的归属及其地位
第十二章 “晋帖”与清代碑学
一 “晋帖”与“晋人之书”问题
二 清代碑学家对“晋人之书”与宋、元以来刻帖的态度
三 王羲之的归属问题及对《兰亭序》的质疑
四 传统书学对《阁帖》的褒贬
第十三章 颜真卿在清代书学中的定位问题
一 颜真卿书风及其传统定位
二 清代碑学体系中颜真卿的评价问题
三 颜真卿书学渊源与定位
第十四章 篆分遗意:碑派技法的核心理念
一 清代碑学家对篆分古意的倡导与呼吁
二 传统帖学中“篆分遗意”问题的考察
三 碑派书家批评的真正指向
四 书论中的见仁见智问题
第十五章 “碑学”与“帖学”背后的文化意涵
一 儒释道文化中的艺术观
二 传统哲学观念与书法美学的标准
三 碑学与帖学背后哲学观念之异同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