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营企业家们在投身时代浪潮、创新企业的过程中,创造了较大规模的企业财富和个人家庭财富。其中,财富的较大比例体现为“企业股权”。有调研显示,2020年中国“高净值家庭”的构成中,60%是企业主,企业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59%;而在“超高净值家庭”中,企业主的比例高达75%,企业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68%。[1]对于高净值或超高净值家庭而言,企业股权既是家族的核心资产,也是家族财富的主要形态。目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进入“交接班”的关键阶段,如何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大背景下实现企业股权资产的有序传承,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民营企业家对于营商环境、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变化最具洞察力和前瞻性。作为市场中直接承担风险和责任的主体,很大一部分企业家通过主动咨询专业机构,已经意识到运用信托工具进行财富规划和传承的重要性。
近年来,股权家族信托业务落地单数及规模迅速增长。
2018年《信托部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简称“37号文”)发布,该通知从监管层面对家族信托进行了界定,自此家族信托便进入高速成长期。根据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信登”)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季度末,家族信托的存续规模约为4976亿元,存续家族信托个数约为2.6万个,信托财产涵盖资金、股权等多种类型。[2]其中,以股权为信托财产的家族信托近年来有所突破,部分信托公司已成功开展实践探索。
根据各信托公司对外公开的信息、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及临时报告等公开渠道披露的信息,截至2023年,我国68家信托公司中,近30%的信托公司涉足股权家族信托业务。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20—2021)》以及《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21—2022)》,2020年,国内仅有9家信托公司开展了以股权为委托财产的家族信托业务,合计18单,规模为14.52亿元(其中3单未公布数据);而2021年,已有17家信托公司开展了以股权为委托财产的家族信托业务,合计104单,规模达到47.1亿元,股权家族信托业务发展势头方兴未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