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章
一、锦囊妙计
赖师墨在江西时做过修理工,他有一双巧手,人又机灵。凭了这手艺,他被国民党挑到南昌行营调查科,得到了系统且细致的训练。江西的“匪”患越来越严重,几次“围剿”均不能得逞。上头决定派遣几个得力的暗探进入“匪”区的重要部门。赖师墨是其中之一,他的潜伏有针对性,红军部队里也有马车、汽车要修理的吧?他的手艺很吃香。凭借这一点,赖师墨潜伏得很顺利很深很隐蔽。
一般来说,为安全起见,红军核心部门服务的杂务人员,三五个月必换。但赖师墨得留下来,赖师墨是保卫局首长挑来的,他有手艺,人又聪明,就一直没换,大家都那么想,这是在保卫局呀。保卫局做的就是肃反工作,里头的人个个火眼金睛,敌探子真吃了豹子胆了?敢到这地方来?但也正应了那句话——灯下黑,保卫局进行了多少轮肃反,反复清洗筛查,偏赖师墨安然无事。
去年,红军从赣南一路行军,且战且走。到了遵义,保卫局安排赖师墨到筹粮队。队伍总是在行军中,有时日行百余里,边走边筹集粮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大山里,你也得想办法。这是个麻烦的工作,但赖师墨完成得很好。
拦截了那一大一小两辆车,赖师墨很快被叫了去。
“有人送吃食来了。”他听到有人在大声说话。
“还送了火腿烟酒。”他们说。
“还有云南白药。”他们说。
“哦哦哦……”很多人“哦”着,眼前的事让他们觉得难以置信。
他看见那个翁富月一脸的得意和亢奋。“这算什么?”那男人说,“还送了地图,军用地图,这龙云,知道我们缺什么就送什么?”
赖师墨不相信会有这种事,但眼见为实,他不信也得信。“狗日的龙云对党国不忠。”赖师墨想。
要是翁富月不多嘴,后面的很多事都不会发生。翁富月去赖师墨那里,他说:“给我弄几匹马。”赖师墨说:“这事得跟首长说。”翁富月说:“就是首长派的重要任务。还有我们几个路上的吃食,首长安排了的。”
赖师墨说:“原来马和吃食是给公羽老弟备的呀。”
纵队里很多和翁富月相熟的弟兄都这么叫他,把他的姓拆开了叫。
翁富月说:“是哟,给九军团送东西。”
“你是说那军车里的货什?”
“当然。还有地图,有地图九军团就长眼睛了……”
“那是那是……”
那天队伍攻打马龙,马龙是个小县城,不经打,才放几枪,守城的民团就举了白旗,开了城门。
到了马龙,赖师墨说要去找粮食。他走街串巷,很快就找到招牌和门面幡都是蓝颜色的那家。调查科在全国各地都设了点,作为调查科的交通站和情报收集站。那时候中统还不叫中统,叫调查科,做的就是特务工作。外人不知道,但调查科的骨干人员一看就明白这是什么地方。不管是布店、药店、米铺染坊什么的,只要是蓝色招牌的,就非同一般。
赖师墨走进那家店,那是家明器店。这种店除谁家有白喜事或清明、冬至,一般没什么生意。
店里就那秃顶掌柜一个人。赖师墨说了句暗号,对方对了一句。赖师墨又说上一句,对方又对了一句。一连对了四句,秃顶掌柜才把内屋的帘子一掀,说:“里面谈。”
赖师墨把知道的情报和想法告诉了对方。禿顶说:“先生所言极是,为党国齐某义不容辞、赴汤蹈火,但是……但是……”
“但是什么?!”
秃顶说:“谁去追堵?人马都让龙云调去了昆明,龙云的人马肯定不会听从调遣,中央军……”
赖师墨说:“中央军有一个团就在附近,你应该有办法联络上他们。”
“鬼,要是联络不上呢?就算联络上了,但他们按兵不动呢?……我又不是孙悟空,拔撮毛一吹就能变出兵马来。”
赖师墨不喜欢这个秃顶,调查科里鱼龙混杂,当然,在云南这么个偏远的地方,调查科中心工作放在了监视龙云部的动向方面。谁也没想到红军会突然地闯入滇境。
办法到底还是赖师墨自己想出来的。赖师墨抽着秃顶给他的一把水烟壶,咕噜咕噜抽了十几口,突然一拍桌子,说:“我有办法了!”
“说说!”
赖师墨把脸凑近秃顶,低声说出了自己的主意。
有什么能让人马迅速地聚集起来,参与到一场合围中呢?当然是好东西、值钱的东西。
“好好!真可谓锦囊妙计!”禿顶说。
那个传言像风一样很快就传进彭凯风的耳朵里。有支马队要送药品和珍稀物品去宣威,红军在马龙缴获了一批金银财宝,也在其中。
彭凯风在黄泥河一带与红军曾有接触,打了一仗,尝到了红军的厉害,就躲了起来。他不敢再嚣张,只带了部队尾随红军走,走走,也不敢深入。后来,绕到一个叫后所的地方,那是一个山区小镇,一山隔两省。彭凯风部龟缩在那里。他想这地方安全,我也算是“进剿”了,没人敢把我怎么样。进则能进,退则能退,进退自如。
这个团是薛长官的主力,彭凯风是团长。他雄心勃勃,一路不可一世,却在寡妇桥和黄泥河都被人迎头痛击。彭团长心不甘呀,不是自己没本事,说好的滇军堵自己追,前后夹击。鬼哟,那伙滇军为保实力,只是空放几枪以应付,何止是应付,简直就是通敌。
他觉得心里窝囊,现在终于能得到证据了,为什么不要?彭团长亢奋异常,他指挥了手下,对那五个人和三匹马的马帮形成了包围,只等天亮,就瓮中捉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