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山行
破旧面包车在碎石路上颠簸了一路。车里的六个人骨头都快散架了。馨诺瘫在最后一排,左手夹着一支快断的铅笔,右手拿着本厚到能砸晕鬼的笔记本,正在用一种极其不耐烦的语气和前排对话。
“组长大人,我真不懂,明知道这是全国最偏的村子之一,为什么安排这种没空调的车?是怕我们吃不饱,先让我们拿灰垫着呀。”
“你也投票选了这个项目呀。”前排一个男生回头,试图辩解。
“我当然投了票,我绝对建议大家来这儿。你看看,这里山高林密,阴气重,最适合灵异事件发生。比起教书育人,我更想看看这片地界有没有能交流的异种智慧体。”她语速快得像子弹上膛,眼里却是出奇的认真。
司机咳了一声,眼神里露出些不自然。
前座的组长脸色一变,连忙说着:“子不语怪力乱神,你别瞎说。”这个反应让旁边几个人都咯咯笑了起来。
靠窗坐着的悦姝没说话,手肘撑着窗沿,指尖轻点着玻璃。她的指节像瓷一样白,一动不动。风吹乱她的长发,她也懒得拨开。她听着车里的喧嚣,神情冷淡,好像不属于这一车人,也不属于这个世界。
“快到了。”司机开口,语气里多了一丝莫名的敬畏。
面包车转过最后一个弯,前方终于露出村子的轮廓。
它沉在山影里,如同一块不小心滑落人间的石碑。房屋斑驳,烟气稀薄,却没有狗叫,也没有小孩的喧哗。几个老人在晒谷场上站着,像是早就知道他们会来,一动不动地望着。
……
他们在村长家的新房安顿下来。村长姓陶,说话总带着点气音,好像嗓子被烟熏过。村子不大,孩子不多。村舍前后不过几排,旧却结实,街头巷尾倒也干净。陶村长一听他们是来自大学的志愿者,眼神突然就柔了下来,像一块干裂多年的土地忽然滴了几滴水。
“真好啊。你们这些孩子,愿意来。”
第二天,他们开始了第一堂课。
村里的孩子稀稀拉拉来了八个,身上的衣服鞋子都看得出来年头,却洗得干干净净的。一个个笑脸红扑扑的,一双双月牙眼亮晶晶的。
馨诺负责自然课,她站在一块简陋黑板前讲“光合作用”的概念,嘴巴一张就停不下来。
“不是所有植物都喜欢阳光,比如你们家后山那种红边叶,是阴性植物,它喜欢阴,可不代表它邪门。”
她话一出口,一个小女孩恍然大悟似的说道:“怪不得……我们家祖祖说,那种叶子会在晚上动。原来它不喜欢太阳。”
馨诺愣了一下,笑得更加灿烂:“晚上会动?”见馨诺马上就要说出不合时宜的话,组长连忙拍了她一下。
悦姝则负责手工课,她教孩子们用麻绳和破布做布偶。孩子们手工能力都很不错,但从没想过身边的寻常事物可以变成精致的玩具,一时都愣住了。悦姝也不多话,手上翻飞,不多时就是一个可爱的布偶娃娃,甚至还戴着一个结实的蝴蝶结。她将玩偶顺手递给旁边的小女孩。
“谢谢姐姐。”
悦姝点点头,摸了摸她的头,没说话。
美术课时,有个孩子画了一张画,递给他们。画里有山,有房子,但太阳被画在一口井里,旁边全是红色的线条。
“这是……太阳的影子?”负责美术的小文问道。
小孩摇头:“不是影子,太阳在井里才安全。”
当天晚上,这群大学生们轮流做饭、收拾,洗了冷水澡,坐在院子里乘凉。
“我有种感觉。”馨诺把脚搁在小板凳上,“这个村子太安静了。”
“安静?”
“对呀,特别是晚上。没有猫,没有狗就算了。就算虫鸣……也奇怪得很。”她皱了皱眉,“重复得太规律了,像是提前录好的。”
众人笑骂她想太多。
“拣日不如撞日,今晚上出去走走吧?”子旭提议,“白天太热了,晚上正好凉快。”
“陶叔说过,晚上尽量别去山里。”悦姝开口,声音很轻却掷地有声。众人的热情被这清冷的声音浇灭了一半。
“他可能怕我们迷路吧,我们等下沿路做些记号就是了。咱们都是大学生了,出个门还得问过他们么?”子旭这么一说,大家的心思又活络起来。
“就是,他说完那句话之后就转头进屋了。肯定也觉得咱们也都算大人了。”
但血气方刚的年纪,话说到这里,谁也不想错过这次冒险。尤其当晚月色皎洁,山林像一幅水墨画铺在他们脚边时。
夜行的人点起了手电。林间一开始还算清朗,虫声唧唧,枯叶在脚下碎响。负责做记号的子旭有一搭没一搭地往地上扔着馨诺带来的荧光石碎块。
走出一小段路后,乌云慢慢爬上了月亮。
黑暗像有实体一样降临。最先失效的是手电的灯光,只能照见脚尖。黑黢黢的夜终于吞掉了大多数人的勇气,退堂鼓咚咚响起。待转头时,馨诺停下脚步,皱着眉头左右看。
“我们刚刚是从哪条岔路来的?”
“不是左边那条吗?我扔了荧光石的。”
“那条是往下坡的,我们明明是走的平路。”
“别开玩笑……”
但脚下的路,真的变了,更别提荧光石的痕迹。
一阵风吹过来,空气里带着股腥气。
悦姝抬头看,树林间某棵树后,有个影子,比人略小,正蹲着,头一点一点地动,像在啃什么。
她下意识挡在众人前面,手伸进了衣袋。
而远处,又响起了“虫鸣”——听清之后却像是被什么怪东西扯着尾音拉长的笑声。
他们,已经不在原来的世界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