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9章 他想家
清微几人已经在街角等候。见她出来,微宁连忙迎上前:“收到信了?家里可有什么要紧事?”
苏瑾摇摇头,嘴角挂着淡淡笑意:“都好,就是我那两个兄弟,写信还掉眼泪。”
“这有什么,”微宁笑道,“许是太想你了。”
一行人说说笑笑,向城门走去。路过一家糕点铺,清微突然停下脚步,买了一包桂花糕。微虚好奇道:“师父难得买这个。”
“给小涧带些去,”清微语气平淡,“免得他想家。”
众人相视一笑,只觉得这位向来冷淡的师父,也有着难得的温柔时刻。
在此之前的几日,苏晏站在门口,目送大夫远去。
转身推开房门,暖黄的烛光映照着苏玥苍白的面容。几日的调养,他脸上总算有了些血色,嘴唇也不再像之前那般毫无生气。
“大夫怎么说?”苏玥眼中带着期待。
“他说方子开得极好。”苏晏在床边坐下,“只是他想当面请教,恐怕是难了。”
“小妹的三师兄医术当真了得。”苏玥由衷感叹,眼中闪过一丝光亮,“隔空开方都如此神奇,不知小妹能否学到这等本事。”
“她一向聪慧,学什么都快,想必不难。”苏晏轻声说道,目光落在窗外的月色上,“要不...我们写信问问?若她还未开始学医,也可劝她尝试。虽说是女儿身,但有一门手艺傍身总是好的。”
苏玥坐直了身子,眼中闪过一丝担忧:“父亲会允许我们给小妹写信吗?”她下意识地压低了声音,“之前小妹的来信,父亲都不肯给我们看的。”
“我已记下小妹的地址。”苏晏靠近妹妹,声音轻若蚊蝇,“就算父亲不允,我们也能寄出去。只是...”他蹙眉,“不知朝廷是否还在盯着我们,也不清楚小妹那边用的什么身份...”
“原来你们还记得朝廷在盯着我们。”
突如其来的声音让兄妹二人如同被雷击中,浑身一僵。抬头望去,只见苏震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面色晦暗不明。
“父亲...”兄妹二人慌忙起身,低头认错。
“写吧。”苏震的声音出乎意料地平静,“和我的信一起寄过去。”他顿了顿,声音里多了几分苍老,“她信中用的是我旧友的口吻,寄信用的是她三师兄的户籍,叫李墨妹。你们就以笔友的名义与她通信吧。”
“小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能用了吗?”苏玥红了眼眶,声音哽咽。
“能活着就好。”苏震长叹一声,转身离去前又补充道,“记住,写信要谨慎。”
远在江南的苏瑾已经很久没想起过自己的假名了。那张买来的户籍纸,除了进出大城时检查户籍和路引,几乎没派上过用场。她在外行走时,一直都用苏瑾这个名字。
直到这一天,因为山神庙需要一名庙祝,这个问题才被重新提起。
初春的山间还带着些许寒意,赵无尘和苏瑾站在半山腰新建的山神庙前,望着檐角飞扬的曲线。
“既然山神庙是你出资建的,不如由你来做这个庙祝。”赵无尘抚须说道。
苏瑾皱眉,她知道无论是建庙还是担任庙祝,都需要向官府报备。大明朝对僧道管理极为严格,这是明高祖定下的规矩。当年朱元璋自己当过和尚,深知许多人为逃避赋税劳役而假扮僧道,因此对僧道数量有着严格控制。
想要成为合法的僧道,必须考取度牒。没有度牒的僧道都是违法的,虽然民不告官不究,但一旦官府要查,便是违法。
“大师兄,您为何不能当庙祝?”苏瑾问道。
“我已是玄真观主持,不能再兼任。”赵无尘摇头。
“那让三师兄来当如何?”
赵无尘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师妹,你也知道师父身上带衰,我们这些亲传弟子受他庇护,自然也要承受些许衰运。让你三师兄来替我们受过,这不合适。”
苏瑾抿了抿唇:“那就我来吧。”
这时他们才发现一个问题——苏瑾的户籍上写的是李墨妹。
春风拂过山间,带来淡淡的花香。苏瑾略作思索便道:“就用这个名字吧,不过是个代号罢了。”
“不行!”赵无尘的声音突然严厉起来,“名字不仅仅是代号。你拜师时用的是苏瑾,八字命格都是苏瑾。若改用李墨妹,便是换了个人。”
“那您说该如何是好?”苏瑾摊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总不能把户籍改成苏瑾吧?”
“有何不可?”赵无尘转头问一旁的孟秋,“赵焕何时回来?”
“他在外做生意。”孟秋回答。
“写信叫他回来,这天下的生意做不完。”赵无尘果断道。
“大师兄,我这大师侄有这等本事?”苏瑾来了兴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他与县衙熟识,在永安府衙门也有些人脉。”赵无尘解释道。
“那我就等着大师侄回来帮我办户籍了。”苏瑾放下心来,目光扫过山神庙那尚未完工的门楣。
但其他事她也没落下。在赵无尘指导下,她开始学习做道场。这对她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咒语都需要反复练习。
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她第一次在梦外见到了山神。那是一个模糊的身影,带着山野间特有的气息,既神秘又亲切。山神神情柔和,颇有耐心的指导了苏瑾一番。
这一刻,苏瑾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大师兄如此在意名字的问题。在与神明打交道时,名字就是一个人的根本,是联系阴阳两界的纽带。
春去夏来,山神庙在她的打理下渐渐有了香火。每当听到信众们虔诚的祈祷声,看到他们脸上释然的笑容,苏瑾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仙长,您看这符纸,不知今天带来了么?”孙景峰恭敬地问道,眼中带着期待与敬畏。
苏瑾将符递到孙景峰手中,嘴角浮现出一丝浅笑:“此符可随意处置,送人或是买卖都行。只是要记住,这是我玉霄山苏瑾所画。”
孙景峰双手接过符纸,小心翼翼地收好:“小仙长放心,谁敢冒充您的符纸。”说着,他转身去取钱。
这批符纸共有十张,苏瑾深知世俗所需,特意画了四张护身咒、四张求财符,以及两张疗伤符。这些都是最受欢迎的符纸种类,往往供不应求。
待孙景峰离开后,孙老爷压低声音,神色谨慎地看着苏瑾:“听闻小仙长正在筹建三玄山神庙?”
“是的。”苏瑾微微颔首,目光落在远处的工地上。
孙老爷搓了搓手,语气透着热切:“老夫愿意出资相助,山神庙的柱子或是大门,都可由在下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