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千古一帝?我选武道长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至新郑

在离开南阳后,赵傒一行人的车驾再次启程。

车轮滚滚,马蹄声声,道路两旁的景色从繁花似锦的平原逐渐过渡到连绵起伏的山峦,最后又回归于一片开阔的平原。

赵傒坐在车中,透过车窗向外望去,只见远处的山峦在夕阳的余晖中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

车驾在官道上缓缓前行,马车的颠簸让赵傒微微皱眉。

经过五日的跋涉,赵傒他们的车驾终于抵达韩国都城新郑。

当新郑巍峨的城垣终于映入眼帘时,正值申时三刻。

阳光斜斜地洒在城墙上,将那高大的城垣勾勒出一道金边,显得格外庄严。

赵傒的车驾缓缓驶近,只见城郊官道上早已列满了仪仗。

一排排身着华丽服饰的士兵手持长戟,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神色庄重。

而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韩国相邦张开地身着玄端朝服,率文武百官列队相迎。

他站在队伍的最前方,微微抬头,目光紧紧地锁定着赵傒的车驾,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他的身侧一丈,大将军姬无夜身披青铜甲胄,站在那里宛如一尊雕塑。

阳光洒在他的盔甲上,青铜甲胄在秋阳下泛起一片冷冽的光芒。

新郑城内外近日暗流涌动,秦国渭阳君即将到来的消息早已在这座王都掀起波澜。

自咸阳传来公子成蟜遇刺的惊天变故,尤其是凶嫌身份直指韩国舞姬的传闻扩散以来,整个新郑都有些慌乱与浮躁。

而那些平日里高谈阔论的文人雅士也变得沉寂,城中的气氛压抑得仿佛随时都会爆发一场风暴。

函谷关外,尘烟蔽日,大秦玄甲精锐列阵如林。

黑底金纹的旌旗在朔风中猎猎作响,宛如一条条黑色的巨龙在空中飞舞。

那阵势,好似随时都会冲出函谷关,直取新郑,俨然形成摧城压境之势。

而在这剑拔弩张的态势下,新郑宫阙内的烛火常明至东方既白。

韩国君臣的廷议昼夜未歇,他们围坐在一起,或皱眉沉思,或激烈争论。

每个人的心中都清楚,这个坐拥三川之险的边陲小国,在虎狼之秦的锋芒面前,犹如持木剑的幼童直面身披重甲的武士。

若非六国尚存唇亡齿寒之忧,合纵之势未绝,韩地的城郭恐怕早已插遍秦军旌旗。

所以,韩国朝堂上下渐渐形成某种无奈的默契。

既然避无可避,唯愿此番交涉能让强秦的怒火止步于割地纳贡,莫要效法当年伊阙之战的惨烈旧事。

…………

“渭阳君车马劳顿,实令新郑蓬荜生辉。“

张开地深施一礼,广袖垂地时扬起细微尘埃。

秋风吹动他鬓角银丝,衬得眉间忧色愈发深重。

赵傒从容下辂,玄色锦袍上的金线蟠螭在风中微动,道:

“张相亲迎于郊,倒教本君受宠若惊。“

言语间目光扫过姬无夜铁青的面色,唇角勾起若有似无的笑意。

这位统掌韩国兵权的大将军,此刻正以剑柄有节奏地叩击着腰间玉带。

入城途中,市井喧嚣渐次入耳。

赵傒的临时府邸位于城东永宁坊,原是韩釐王赐予宗室子弟的别苑。

穿过三重朱漆门庭,但见亭台楼阁皆覆以青琉璃瓦,后园曲水竟引自洧水支脉。

“此间陈设虽不及咸阳宫阙,倒也独具韩地雅趣。“

赵傒驻足观澜亭前,指尖拂过精雕的云雷纹阑干。

“君侯满意便好。“

张开地暗松口气,瞥见廊下侍立的二百秦军锐士,甲胄摩擦的金属声令他后颈发紧。

这些来自关中的虎贲虽仅佩短剑,却让整座府邸弥漫着无形威压。

暮鼓声起时,相邦告退的步履略显仓促。

倒是姬无夜早在入城时分便借口巡防离去。

赵傒凭栏远眺渐暗的天色,新郑城头的王旗在晚风中猎猎作响,宛如困兽最后的挣扎。

…………

翌日清晨,第一缕曦光尚在天边徘徊,韩王安便端坐于韩王宫正殿。

韩王宫巍峨壮丽,金碧辉煌,雕梁画栋间透着威严与庄重。

正殿的穹顶上绘着九天星河,好似将浩瀚宇宙纳入其中,而四壁则镶嵌着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大殿。

韩王安身着玄色龙袍,龙袍上绣着九条金龙,栩栩如生,像是随时会腾云驾雾而去。

他的面容清瘦,眉宇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场,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内的一切。

殿外,铜壶滴漏的声音清脆而有节奏,一声声敲打着人心。

列班于殿陛两侧的文武百官影影绰绰,他们身着朝服,或红或紫,或蓝或绿,色彩斑斓却又庄严肃穆。

文官手执朝笏,神情专注;武官则腰悬长剑,气势凛然。

整个大殿的气氛凝重如铅,让人喘不过气来。

百官们窃窃私语,低声议论着今日的来客——大秦渭阳君赵傒。

“这赵傒来者不善啊,听说他可是大秦有名的硬茬子。”

一名文官低声对身旁的同僚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

“是啊,秦国如今势大,这次来不知是何目的。”

另一名官员也附和着,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安。

就在这时,殿外的晨雾被一阵微风吹散,赵傒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

他昂首阔步,面沉似水,步履凝重若移山,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上。

赵傒身着玄色深衣,衣袍上绣着蟠螭纹,面容冷峻,双目如寒星,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赵傒迈着稳健的步伐来到了大殿中央,他环视了一圈,目光如刀,扫过众人,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紧张。

赵傒这才方朗声言道:

“大秦赵傒见过韩王。”

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如同洪钟大吕,回荡在大殿之中,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此刻,赵傒仅以袖掩臂微拱,身形挺直如松,双目平视韩王冠冕,恰似寒潭映月,分毫不肯低垂。

此状顿时引得群臣哗然,一阵嘈杂声在大殿中响起,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赵傒身上,带着几分惊讶和不满。

韩国一名御史再也按捺不住,站出身来,袍袖扫过虚空,厉声质问,道:

“堂堂大秦封君,难道不知礼乎?”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怒气,显然是被赵傒的无礼举动激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