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五味杂陈
堂屋中,燃灯如豆,随风摇曳。
刘青松在听说了刘青萍、王国庆说的事情后那是大吃了一惊:“这个该死的刘大明、刘荷花,他们居然敢将四姑姑寄给爷爷的钱给据为己有,真的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四姑姑,说的就是刘薄荷。
重生前刘薄荷自从远嫁奥省后,刘青松就在也没有见过,对于刘薄荷的印象也很模糊。
这可不是他记忆差,而是刘薄荷远嫁的时候,他好像才两三岁的样子。
不过父亲刘大根跟刘薄荷的关系却是很好,对于刘薄荷远嫁后一直没有回家看看也耿耿于怀,还以为他这个四妹死在了外面。
现在看来事情根本就不是这样,而是刘荷花、刘大明、刘大军三人从中作梗,不想让刘薄荷回来。
毕竟刘薄荷不回来一天,他们三个做的龌蹉事就不会被揭穿,也可以继续截留刘薄荷寄回家的钱。
一想到这刘青松就气的不行,曹桂芳的脸色也有些难看:“新伢子,这事情我必须马上告诉你爸,让他想办法通知你三姑姑。”
“可现在都已经很晚了,您赶夜路去卫生所可是很危险。”刘青松低沉着声音提醒道:“这样吧!咱们先吃饭,所有事情等明天再说。”
“也行。”曹桂芳长叹一声,转身就去灶屋端饭菜去了。
……
因为要读书的缘故,第二天早上刘青松起来洗漱吃了两个蒸红薯就背着书包去学校了。
至于去卫生所的事情,则是由刘青萍陪同曹桂芳前往。
下午五点左右,刘青松放学回来,见河畔边上没有看到母亲、大姐的身影,当下连问在门口打闹的刘青青:“姆妈还没有从卫生所回来吗?”
“早就回来哒!”刘青青仰着瘦弱的小脑袋回道:“姆妈跟大姐去后山挖春笋去了,她今天在集市上还特地给我跟小花生买了好恰的鸡蛋饼。”
“是吗?”刘青松松了一口气,在看了一眼天色后,转身扛着锄头就朝后山走去。
稻花村漫山遍野都是楠竹,他家后山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八二年上山挖春笋的却是没有几个,究其原因,很显然是因为在农村的集市上根本就卖不掉多少。
造成这样的原因有二,其一就是杉木乡的春笋太多了。
至于其二,春笋必须要多放油或者炒肉才会好吃。
但八十年代的人们好多都缺衣少食,怎么可能舍得用油来炒春笋。
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春笋在农村的集市滞销,有的时候甚至送人都不要。
不过城里面因为生活富足了,想吃却是吃不到。
这点从贺东风上次要刘青松送五百斤春笋就可以看的出来。
一想到五百斤的春笋重量,刘青松就有些头疼了。
毕竟这么多的春笋,要想靠鸡公车运送到集市上去,在通过集市的乡道送到天河卷烟厂,那只怕根本就不现实。
就在要想办法提前将运输工具的问题解决,前方的楠竹林中传来了母亲曹桂芳的声音:“新伢子,你放学回来了?”
“嗯,”刘青松点头,扛着锄头快步走了过去。
“你爸说了,让我们暂时不要去管你四姑姑的事情。”曹桂芳伸手擦拭了额头上的汗水:“一切等他伤好了再说。”
“爸的意思,等伤好了他打算亲自去一趟奥省。”刘青萍补充道。
“是吗?”刘青松有些意外:“那你们答应了?”
“不答应能行吗?你爸那个倔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他决定的事情谁能阻止得了。”曹桂芳说着将手中的扁担递给了刘青松:“别废话了,赶紧把挖好的春笋挑回去,今天我跟你大姐挖了好多呢!”
“行!行!”刘青松接过扁担就挂在了箩筐的绳子上,想试着一下子挑起来,但下一秒他的脸却是憋红了。
“咋了?”曹桂芳连关心的问道。
“太重了。”刘青松讪笑。
的确有些重,估摸着这一担春笋至少有两百多斤。因为从小到大都没怎么挑过担子,还未站起来就扯的他的肩膀皮疼。
“重吗?”曹桂芳却是不这样认为,拿过扁担就弯腰试了一下重量,见根本就不重,挑着就快步朝上脚下的家门口走去。
刘青松看着这一幕呆住了,心里面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他这才发现,十六岁的自己在不借助空间戒指的情况下就是一个废物,力气连母亲一个女流之辈都不如。
不过母亲也不是天生就这样厉害,能挑得起两百斤的担子,肯定是在生活的压力下练成的。
眼见大姐又在给另一对箩筐装春笋了,他连忙回过神帮起了忙,然后缩着脖子驼着背将一担春笋给挑下了山。
“嗤嗤……”跟在后面的刘青萍那是笑出了声:“新伢子,要不还是我来挑吧?”
“不用。”刘青松直接拒接了。
自己是这家唯一的男孩子,也该是时候承担自己该有的责任了。
要是还像重生前那样躲在父母温暖的羽翼下,那他真的不配做一个重生者。
……
杉木乡赶集的日子是每个月的三号跟八号。
刘青松挑着一担春笋回家,这才发现一晃明天又是赶集的日子了。
但明天才星期五,他可没有时间去赶集。
不过即便是这样,第二天,也就是3月23号刘青松放学回来也没有闲着,而是让母亲、大姐将前往天河卷烟厂的所有东西都准备好。
因为前前后后准备了四五天的时间,现在堆放在家里面的野藕至少有两百多斤。
至于春笋,估摸着至少有一千斤以上。
毕竟春笋太好挖了,不像野藕那样难挖的很。
黄鳝泥鳅因为天气冷倒是没有抓太多,估摸着加起来只有二三十斤左右。
这个数量对于刘青松来说可有些少,当下连对洗衣服的母亲曹桂芳说道:“妈,给我拿些钱,我去集市上收购一些泥鳅黄鳝。”
今天是赶集的日子,要是黄鳝泥鳅不好卖的话,收购个几十斤应该不在话下。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他不能对天河卷烟厂食堂负责人贺东风食言。
食言的话,贺东风难做人不说,以后要想给天河卷烟厂送野藕什么的,那可就有些难了。
曹桂芳猜到了刘青松的心思,爽快的将衣袋中的所有钱都拿了出来:“要不要让你姐夫跟着去?到时候也好有一个照应。”
“不用。”刘青松接过钱,挑着一担空桶转身就快步朝大禹集市方向走去。
这可不是他不信任姐夫,而是他有空间戒指在手,姐夫跟着反而是一个累赘。
然而让刘青松没有想到的是,这还没有走出晒谷场的范围,就被村里面魁梧的赵玉山喊住了:“新伢子,你去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