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血绣娘
江南的梅雨时节,宛如一幅缓缓展开的水墨画卷。细密的雨丝如同银线般交织缠绵,丝丝缕缕地从灰暗的天空飘落,在天地间织就了一片如烟如雾的朦胧水幕。雨滴轻柔地洒落大地,在青石板路上溅起微小而晶莹的水花,那“滴答滴答”的声响,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一首轻柔舒缓的乐章,在耳畔悠扬回荡。
林悦背着简单的行囊,迈着匆匆的脚步,踏入了苏州城的苏绣坊。她自幼便对苏绣怀抱着一种近乎痴迷的热爱,那些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绣品,在她心中种下了一颗向往的种子。每当她看到那些精美的绣品时,心中便涌起无尽的憧憬与向往,仿佛能触摸到那细腻针脚背后所蕴含的千年传承。听闻苏绣坊是这一行里的翘楚,她毅然决然地告别了绣架和丝线,五颜六色的丝线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烁着柔和而温暖的色泽,仿佛是一片绚烂的星辰汇聚于此。墙上挂着几幅精美的绣品,每一针每一线都尽显苏绣的细腻与灵动,然而在这昏黄的灯光渲染下,却莫名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那神秘的气息如同一层薄薄的纱雾,轻轻笼罩在绣品之上,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又心生畏惧。
日子如细水长流般一天天过去,林悦每日跟着师傅和师姐们刻苦学习针法。从最基础的平针开始,一针一线,均匀整齐,每一个针脚都倾注着她的用心。那看似简单的平针,在她的手下逐渐变得流畅而自然,仿佛在与绣布轻声对话。紧接着是简单却考验基本功的针法,每一针都要恰到好处,容不得半点马虎;到缠针时,丝线在针下巧妙缠绕,如同翩翩起舞的舞者,勾勒出独特的纹理;再到复杂的乱针,看似杂乱无章却能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每一针都像是在描绘着一幅神秘的画卷;还有那打籽绣,一颗颗饱满的绣籽如同精美的宝石点缀在绣布上,闪烁着迷人的光芒,让人不禁为之赞叹。林悦学得极为认真,她常常在绣架前一坐就是一整天,仿佛整个世界都与她隔绝,只剩下手中的绣布和丝线。她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手指被针扎破也毫不在意,只为了能将每一种针法都掌握得炉火纯青。然而,苏绣坊里总有一些奇怪的传闻。偶尔能听到师姐们在夜里小声议论,声音压得极低,仿佛生怕惊动了什么。她们说这坊里有些地方,千万不能去,否则会惹上不干净的东西。林悦心中满是好奇,那些未知的禁忌如同神秘的谜团吸引着她,但出于谨慎,她也不敢多问,只能将这份好奇深埋心底。
那是一个闷热的午后,空气仿佛都被雨水浸泡得沉甸甸的。外面的雨依旧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滴打在屋顶的瓦片上,发出单调而又有节奏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林悦在绣坊的后院帮忙整理杂物,院子里堆满了破旧的绣架、废弃的丝线和一些不知用途的杂物。她弯下腰,吃力地搬开一摞旧木板,突然发现了一个被杂物掩盖的地窖入口。地窖的门半掩着,缝隙中透出一股潮湿腐朽的气味,那气味仿佛是岁月沉淀的腐朽与神秘的混合,让人不禁心生寒意。
她犹豫了一下,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她想要一探究竟。最终,她还是忍不住缓缓走了下去。地窖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霉味,那味道让她忍不住皱起眉头,捂住口鼻。借着手中微弱的烛光,她看到角落里有一个陈旧的木柜,柜子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仿佛已经被岁月遗忘。
林悦缓缓走近木柜,伸手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扬起的灰尘在烛光下飞舞,宛如一群微小的幽灵。她打开木柜,里面放着一些旧布料和丝线,布料的颜色已经褪去,丝线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在柜子的最底层,她发现了一个暗格。暗格没有上锁,她的心猛地跳动起来,一种既紧张又兴奋的情绪涌上心头。她轻轻一推,暗格缓缓打开,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仿佛在诉说着多年的秘密。
里面露出半幅未完成的绣品。当她看清绣品的内容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手中的蜡烛差点掉落。那是一幅百子千孙图,然而绣面上的孩子却没有一个是正常的模样,他们的表情扭曲,五官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拉扯着,像是在痛苦地挣扎。更诡异的是,这幅绣品的丝线竟然是血红色的,在昏暗的地窖里,散发着一种诡异的光泽,仿佛是鲜血凝固后的颜色。
林悦心中一阵恐惧,头皮发麻,她下意识地想立刻离开这个地窖,逃离这诡异的一切。但好奇心却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抓住她,驱使她继续观察这幅绣品。她凑近仔细查看,发现这幅绣品虽然未完成,但针法却极为精湛,每一针每一线都恰到好处,细腻而流畅,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怨念。那血红色的丝线仿佛有生命一般,在她的注视下微微颤动。她的手忍不住颤抖起来,小心翼翼地将绣品放回暗格,匆匆离开了地窖,脚步慌乱,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回到了地面。
当晚,林悦躺在床上,脑海中始终浮现着地窖里那幅诡异的绣品。那扭曲的孩子面孔、血红色的丝线,如同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她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迷迷糊糊地终于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突然被一阵奇怪的声音惊醒。那声音像是有人在轻轻抽丝,丝线被缓慢抽出的细微声响,又像是有人在低声哭泣,那哭声若有若无,带着无尽的哀怨。
她惊恐地坐起身,心脏剧烈跳动,仿佛要跳出嗓子眼。借着月光,她看到自己的绣架上竟然多了一幅绣品。仔细一看,正是地窖里的那半幅百子千孙图。她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想要尖叫,却发现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发不出一点声音,只能发出微弱的呜呜声。只见绣架上的丝线自动穿梭起来,血红色的丝线在月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光芒,仿佛是黑暗中恶魔的眼睛。每绣出一针,就仿佛有一股鲜血从绣布上渗出,那鲜血的颜色鲜艳夺目,在绣布上晕染开来,散发着刺鼻的腥味。随着丝线的不断穿梭,绣布上逐渐出现了一个婴儿扭曲的面孔。那婴儿的眼睛圆睁,黑色的瞳仁仿佛深不见底的黑洞,嘴巴大张,像是在发出无声的呐喊,那呐喊中充满了痛苦、怨恨与不甘。
林悦吓得浑身发抖,牙齿不住地打颤,她紧紧地抱住自己的膝盖,将头深埋在双腿之间,不敢再看。她的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着,冷汗湿透了睡衣。不知过了多久,那诡异的声音终于停止了。她缓缓抬起头,眼睛里满是恐惧与绝望,看到绣品上的婴儿已经绣完,然而就在她的注视下,那个婴儿竟然渐渐从绣布上消失了,只留下一片空白,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一场幻觉。
这件事让林悦心神不宁,她整日恍恍惚惚,仿佛丢了魂一般。她不敢告诉任何人,心中的恐惧却如野草般疯狂生长。几天后,绣坊里的一位老裁缝在喝醉酒后,说出了一段令人震惊的往事。
老裁缝眯着眼睛,眼神迷离,声音含糊地说道:“你们知道这苏绣坊为什么会有那些奇怪的传闻吗?那都是因为同治年间的一场悲剧啊。”
原来,同治年间,苏绣坊里有一位绣技高超的绣娘,名叫婉娘。婉娘不仅绣技出众,一双巧手能让丝线在绣布上绽放出世间最美丽的图案,而且长得极为美丽,她的面容如同江南的水墨画,温婉动人,笑起来时,眼睛里仿佛藏着星辰。当时,苏绣坊接到了一个为皇家绣制百子千孙图的任务,这是一项无比荣耀却又责任重大的任务。婉娘凭借着出色的技艺,被选中作为主绣。
然而,就在她绣制这幅绣品的时候,命运却对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她发现自己怀了身孕。在那个封建守旧的年代,未婚先孕是一件天大的丑闻,足以让一个女子身败名裂,甚至危及生命。苏绣坊的坊主是一个极为看重名声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保住苏绣坊多年来的声誉,竟然狠心将婉娘活埋。
婉娘被带到了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已经挖好了一个土坑。她苦苦哀求,声音凄厉,希望能放过自己和腹中的孩子,但坊主却铁石心肠,不为所动。婉娘在被活埋的时候,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护住腹中的胎儿。她用自己的十指在裹尸布上绣了整整七日,十指鲜血淋漓,指甲脱落,可她依旧没有停下。她的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孩子的爱与不舍,对命运的不甘与怨恨。她的怨念太深,死后魂魄一直留在苏绣坊。从那以后,每到子夜,她就会出来继续绣那幅未完成的百子千孙图。而每绣完一个婴儿,镇上就会传来新生儿的啼哭——只是这些婴儿的眼眶里,都没有瞳孔,空洞的眼眶仿佛在诉说着婉娘的悲惨遭遇。
林悦听到这个故事,心中的恐惧达到了顶点。她终于明白,自己看到的那些诡异的事情,都是婉娘的魂魄在作祟。她感到一阵绝望,仿佛被黑暗的深渊吞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婉娘被活埋时的凄惨画面,那些没有瞳孔的婴儿在黑暗中向她伸出双手的场景,让她毛骨悚然。
从那以后,林悦每晚都会被噩梦困扰。她总是梦到婉娘那凄惨的面容,面色苍白如纸,眼神中充满了怨恨与痛苦,扭曲的身影在黑暗中飘荡。梦到那些没有瞳孔的婴儿在黑暗中向她伸出双手,婴儿们的哭声在她耳边回荡,那哭声尖锐而凄厉,仿佛要刺穿她的耳膜。而每到子夜,绣架上的百子千孙图就会自动续上血红色的丝线,绣出婴儿扭曲的面孔。绣完的婴孩也会在次日从绣布上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与此同时,镇上开始频繁传来新生儿的啼哭。然而,这些新生儿的父母却发现,自己的孩子眼眶里没有瞳孔,眼神空洞无神,仿佛失去了灵魂。整个小镇都笼罩在一片恐惧的氛围之中。人们开始传言,说这是婉娘的诅咒是她在报复这个世界。走在小镇的街道上,人们的脸上都带着恐惧与忧虑,彼此之间的交谈也充满了对这诡异事件的担忧。林悦决定要做点什么,她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诅咒继续下去,不能让无辜的孩子受到伤害。她开始四处寻找破解诅咒的方法,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前往镇上的藏书阁。那藏书阁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纸张已经泛黄脆弱,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岁月沧桑。林悦在那一排排高大的书架间穿梭,仔细翻阅着每一本可能有用的古籍。她的目光急切而又专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与解除诅咒相关的记载。然而,这些古籍中的信息繁多而又晦涩难懂,有些记载只是模糊的传说,有些则是高深的玄学理论,林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解读和分析。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不懈,眼睛酸涩了她也不肯停下,揉一揉眼睛后便继续埋头苦读。
除了翻阅古籍,林悦还四处打听,询问了许多懂风水和玄学的人。她拜访了镇上一位颇有名望的风水师,那风水师居住在一间幽静的小院中,周围环绕着翠竹和花草,透着一股神秘的氛围。风水师听了林悦的讲述后,微微点头,又在院子里踱步沉思了许久,缓缓说道:“此事非同小可,恐怕需要找到婉娘当年被埋之地,进行一场特殊的仪式,方可化解。”林悦听后,心中燃起一丝希望,但当她询问具体该如何进行这场仪式时,风水师却又只是摇头叹息,说这是一种极为复杂且危险的仪式,需要诸多机缘和准备,一时难以完成。
林悦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又继续寻找其他的方法。她遇到了一位云游四方的道士,道士身着破旧的道袍,手持拂尘,眼神深邃而神秘。道士听了林悦的遭遇后,微微皱眉,仔细端详了她一番,说道:“这诅咒乃是怨念所化,若要化解,需寻得一种纯净之物,以化解婉娘心中的怨念。只是这纯净之物世间罕有,寻找起来并非易事。”
林悦心中焦急万分,她知道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有无辜的孩子受到伤害,她不能放弃。于是,她在道士的指引下,开始在江南各地探寻那传说中的纯净之物。她走过山川河流,访问了许多古寺名庙,向那些德高望重的僧人请教,却始终没有找到那所谓的纯净之物。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悦感到自己越来越绝望。她的精神也开始变得恍惚,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苏绣。师傅和师姐们都发现了她的异样,纷纷询问她发生了什么事。但林悦不敢说出真相,只能敷衍过去,她害怕别人不相信,更害怕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位云游的高僧来到了小镇。高僧身穿一袭灰色僧袍,手持禅杖,面容慈悲祥和,仿佛带着超脱尘世的气息。林悦听闻高僧佛法高深,便决定去拜访他,向他请教破解诅咒的方法。
她来到高僧居住的客栈,见到了高僧后,扑通一声跪下,眼中满是哀求与期待,将自己的遭遇和婉娘的故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高僧。高僧听完林悦的讲述,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凝重,缓缓说道:“这怨念太深,恐怕只有找到婉娘的尸骨,为她超度,才能化解这诅咒。”林悦听后,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那希望如同黑暗中的一点微光,虽然微弱,却给了她力量。
她决定再次进入地窖,寻找婉娘的尸骨。在一个深夜,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打破夜的宁静。林悦手持蜡烛,心跳如鼓,带着勇气和决心,再次踏入了那个充满恐惧的地窖。
地窖里依旧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霉味,比之前更加浓烈,仿佛是黑暗中隐藏的恶魔的呼吸。林悦拿着蜡烛,小心翼翼地在角落里寻找着,脚步轻轻,生怕惊动了什么。
突然,她发现了一个被泥土掩埋的角落,泥土中露出了一块白色的布。她心中一动,心跳加速,连忙跑过去,蹲下身子,开始挖掘。她的双手颤抖着,用力地扒开泥土,指甲里塞满了泥土,手指也被磨破,鲜血滴落在泥土中。随着泥土的不断被挖开,一具白骨渐渐出现在她的眼前。白骨的十指已经残缺不全,指骨断裂,仿佛在诉说着当年婉娘的痛苦与挣扎。身上还裹着一块绣满了血红色丝线的布,那布虽然已经破旧不堪,但血红色的丝线依旧醒目,仿佛还残留着当年的怨念。
林悦知道,这一定就是婉娘的尸骨。她轻轻地将婉娘的尸骨抱出,动作轻柔,仿佛在对待一件无比珍贵的宝物。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敬畏与怜悯,仿佛怕惊扰了婉娘沉睡的灵魂。
然后,林悦带着婉娘的尸骨匆匆离开了地窖。外面的空气仿佛都比地窖里清新了许多,她大口大口地呼吸着,试图平复自己激动而又恐惧的心情。
她找到了高僧,将婉娘的尸骨安置在了一个临时搭建的小法场中。高僧为婉娘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超度法事。
法事在苏绣坊的后院举行,整个后院被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所笼罩。院子里摆满了鲜花和香烛,袅袅升腾的香烟在夜空中弥漫开来,仿佛连接着阴阳两界。高僧口中念念有词,那诵经声低沉而庄重,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穿透黑暗,抚平婉娘心中的怨念。
在法事进行的过程中,林悦看到婉娘的魂魄出现在了半空中。婉娘的面容不再扭曲,眼神中充满了感激,那曾经满含怨恨的眼神此刻已经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释然和平静。她对着林悦微微点头,仿佛在向她致谢,感谢她不辞辛劳地寻找自己的尸骨,为自己举行这场超度法事。然后,在高僧的诵经声中,婉娘的魂魄渐渐消失在了空气中,只留下一片祥和与宁静。
从那以后,苏绣坊里再也没有出现过诡异的事情。镇上的新生儿也恢复了正常,不再有眼眶里没有瞳孔的情况发生。林悦也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学习苏绣。她知道,婉娘的故事将永远留在她的心中,成为她刺绣生涯中最深刻的记忆。
而那半幅百子千孙图,也被林悦妥善保存了起来。每当她看到这幅绣品,就会想起那个悲惨的故事,想起婉娘的坚韧和执着。她决定要用自己的针法,将这个故事绣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无数个日夜,林悦沉浸在对这幅绣品的创作中。她精心构思每一个细节,将婉娘的遭遇和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每一针每一线中。她用细腻的针法描绘出婉娘被活埋时的悲愤,用鲜明的色彩表现出婉娘心中的怨恨与不甘。每一颗绣籽都承载着她对婉娘的敬意和同情,每一道丝线都诉说着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往事。
多年后,当这幅作品完成时,它成为了苏绣坊的传世之作。那栩栩如生的绣像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让他们感受到了婉娘的痛苦与坚韧。这幅绣品不仅是一件艺术瑰宝,更是对历史的铭记和对生命的敬畏。
此后,苏绣坊的名声更加远扬,许多人都慕名而来,只为一睹这幅绣品的风采。林悦也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对刺绣的热爱,在苏绣界崭露头角。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人,即使面对恐惧和困难,只要心怀勇气和正义,终能战胜一切。
多年后的某一天,一位年轻的绣娘听闻了林悦和百子千孙图的故事,心中充满了敬仰和好奇。她来到苏绣坊,想要拜访林悦,学习她的针法和精神。当她走进苏绣坊的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林悦专注刺绣的身影,那身影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坚持和勇气的故事。
年轻绣娘找到林悦时,林悦已经头发花白,但眼神中依然透着坚定和智慧。她微笑着看着年轻绣娘,讲述着自己和百子千孙图的故事,年轻绣娘听得如痴如醉,她被林悦的精神所感染,决定要将苏绣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铭记这份勇气和正义。
从那以后,苏绣坊的故事继续在民间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绣娘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用针线绣出美好的未来。而婉娘的灵魂,或许也在某个角落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苏绣这一古老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