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中曲Ⅰ[1]
1
在当下这个时候,
诗人的命运十分艰难,
生不逢时;
他所有的成就,
都是取之于大自然的宝库,
然而对他而言,毫无益处。
当松树摇动树梢上的松球
与瀑布声形成谐音的时候,
他便朝着树林快步地走去,
与林中鸟和树木亲密交谈:
恺撒罗马大帝,树木茂盛,
诗人在那里可谓无拘无束。
他漫步走到了河岸的旁边,——
既不带鱼钩,也不拿鱼线;
他站在一片宽阔的草地上,——
既不拿猎枪,也不带镰刀;
他真的是没有什么可做的,
也看不到有什么人去找他,
没有任何别人在他的身边,
也没有看见那隐约的神灵。
想必是神明让他眼花缭乱:
没人想要他所知道的东西。
他走在树林中,心满意足,
没有比这更加美好的命运,
也不见那糟糕的忧郁心情。
他种下了那些神圣的植物,
没人想要他所知道的东西;
他藏起他的知识并不张扬。
这个人最为珍惜的知识在
别人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沉思的影子、颜色、云朵,
各种青草嫩芽和蝴蝶虫茧,
野生蜜蜂做巢居住的树枝,
点缀紫罗兰花花瓣的色彩,
为什么大自然喜欢数字五?
为什么他重复星星的形状?
热爱自然世界的一切活物,
无论遇见什么他都感好奇,
首先是对他自己感到好奇,——
有谁能够告诉他他是什么?
或者是怎样遇见那来往于
永恒山林之中的人形精灵?
2
我认识这一位森林观察员,
一位自然年份的吟游诗人,
一位春天时节的预报先知,
一位星球和潮水的通报者,
一位深知并且真正喜欢这
山谷分享给他的每件乐事;
大自然似乎不可能在一个
秘密的地方栽培任何植物,
在颤动沼泽,在积雪山峰,
在涓涓小溪旁的高高草丛,
在巨石缝隙间的积雪之下,
在小鸟和狐狸熟悉的湿地,
但是他总是能够准时到来,
恰逢处女闺房打开的时候,
仿佛是一束阳光照进那里,
并讲述其世代相传的故事。
仿佛是微风把他吹拂到此;
仿佛是那些麻雀教会了他;
仿佛是神秘洞察使他知道
红门兰生长在远方的地里。
许多碰巧发生在地里的事
却很少被渴望的眼睛看见,
但自然展示她所有的魅力,
来打动这位聪明的朝圣者。
他看见那只鹌鹑振翅扑扑;
他听见了山鹬夜晚的颂鸣;
发现一窝茶色歌鸫的雏鸟;
看见那只害羞的鹰在等他;
远处他人所能听到的一切
和在灌木暗处猜到的一切,
都展现在这位哲学家面前,
且应他之约似乎即将到来。
3
他在未开垦的缅因寻找那帮伐木工,
发现上百个湖泊流出了一条条小河;
他大步走在尚未植树造林的土地上,
无处不见的阳光已经很久没有照射;
驼鹿在吃草,暴躁的熊在那里行走;
而啄木鸟在那根高高的树杆上奔跳。
他走在林荫道上,在清香的道路上,
看到出名的林耐挂着它双名的标签,
并且祝福这位花卉大师的纪念丰碑,
在北面树荫下散发出他美名的芳香。
在小树林中,他时不时地能够听到
年份已久的古松树突然间震天倒塌,——
哗啦啦,一棵完美古树的死亡赞歌,
宣告属于它的那个绿色时代的终结。
古树平平地躺在地上,树上所有的
甜美和芳香都已回归了物种的起源;
它屹立苍天的高塔共创华美的时代,
它让人眩晕的树梢装扮着美丽清晨。
穿过绿色的帐篷,身穿自然的古装,
他四处游荡,人兽同一,心满意足。
黄昏降临时,他享受着夜幕的欣慰;
黎明来临时,他沐浴着明媚的晨曦。
三个月亮就树立了他当隐士的决心,
只要能在无边的树阴下自由地游荡。
胆怯的小动物在打听着它们的道路,
担心有敌人在洞穴和沼泽地里闲逛,
因此不敢前去把来龙去脉搞得清楚,
悲叹把将来的不幸当作过去的罪恶。
聪明人不是这样,他无须胆小守护,
而是前去侦察前进路上存在的危险;
无论走到哪,聪明人总是自由自在,
壁炉边就是他的大地,客厅是苍穹;
他清醒灵魂的去处,就是他的道路,
是神用自己的光照亮和指引的道路。
4
那是一个令人陶醉的日子,
当天才的神明从天空飘过,
风仿佛可变换二十个风向,
顿时间暴风骤雨无法刮起;
它吹向北方,但依然温暖;
或者南方,天空依然晴朗;
或者向东,吹起红花草香;
或者向西,带走雷声惧怕。
那位谦卑深邃的农民坐在
从树林里流出的溪水旁边;
松树根如麻绳般纵横交错,
捆绑出它错综复杂的宝座;
宽阔的湖面,沙草的岸边,
湖水明亮如镜,清澈见底,
映出了湖边翠绿的树木和
在天空中豪迈飞扬的云彩。
他无疑是整个情景的核心;
他身上的阳光都更加明亮;
高山和云彩熟悉他的面庞,
就像熟悉它们自己的一样;
山云之间意气相投,所以
了解天地之间共同的孩子。
“你问问”,他说,“是什么
引导我穿过无路的灌木和
宽阔崎岖阻碍重重的林地?”——
我发现了溪水潺潺的河床。
溪流的水道就是我的向导;
我便心怀感激,顺水而行,
或者顺着干枯的河道行走,
它们领我穿过潮湿的沼泽,
穿过灌木、蕨地、山狸窝,
穿过挡住去路的花岗岩带,
并展示了不可抗拒的友谊。
高山飞泻的瀑布引领着我,
充满食物的溪水滋养着我,
并把我带到了最低的地方,
确信无疑的海洋沙滩之上。
森林中树皮上长满的苔藓
就是黑夜降临后的北极星;
树林中长满各种紫色浆果
为我提供必要的粮草食物;
因为自然的永恒忠诚永远
来自对大自然的忠诚永恒。
当森林企图误导我的时候,
当夜晚和黎明对我撒谎时,
当大海和大地拒绝养我时,
那就是我必将死去的时候;
然而我的母亲将在她最为
翠绿的地上给我做个靠垫,
即便六月鲜花也无法拒绝
掩埋他们爱人亡友的躯体。
[1] 编译者注:爱默生的《林中曲Ⅰ》(“Woodnotes Ⅰ”)一诗最早于1840年10月发表于《日晷》,后来收录于爱默生1847年出版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