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责任政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为什么责任政治研究如此重要

责任是一个受到多学科关注的概念或者价值:它存在于伦理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当中,并表现出不同的内涵。然而,在不同学科的思辨、交锋与讨论中,责任的内涵变得过度个人化(hyperindividualized)、过于抽象(abstract)以及非历史主题化(unhistorical thematizations),这使我们在处理责任的议题上更加困难。[1]然而,简繁之间往往一线之隔。思想家们貌似忽视了历史的面孔总有具体形态,而责任便可以在这些形态中简单化、具象化。对于这样的概念,我们诚然不可能穷极思想极限去挖掘责任分布于人文社会科学诸分支中抽象与具体、历史与现实、个别与同一的内涵,而是从特定的学科立场出发,“片面而深刻”地研究责任与政治之间的内在逻辑。无论是抽象还是实际、历史还是当下,分析责任本质上是对人与人关系、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性思辨。单纯从政治的角度看,责任研究从人的内在价值出发,整合了权利与权力,探讨人在社会与国家中的位置,以及描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无论是古希腊还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他们对责任的分析或者立足于人与城邦,或者发端于人与家庭,都希望责任能够推己及人,贯穿整个政治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激烈的社会变迁催生着新思想与新制度,尤其在西方启蒙时代,包括霍布斯(Thomas Hobbes)、洛克(John Locke)、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等在内的思想家对责任的思考服从于构建现代性大厦的需要,为实践现代价值与塑造现代制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仅仅从责任的政治学研究看,政治责任、责任政府、政治问责等理论不断地拓展、更新,深化了我们对有关责任的政治理论与政治制度的认识。然而,这些研究往往关注了责任在政治生活中的某个侧面。看似面面俱到,但有关责任的政治学研究仍然需要体系化、综合化,我们应从一种宏观的立场去思考责任与政治的关系、责任对政治生活的建构。

诚然,理论研究不是爱丽丝梦游仙境般的奇思妙想。理论中的问题往往与现实相联系——理论来源于现实,而且回归于现实。政治理论就是帮助我们诊断道德层面与现实实践中的困境,并且告诉我们如何以可能的方式直面它们。[2]自现代性发端并走向深入后,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与社会危机随之暴露,思想家们的思维也构成了当时政治社会事实的反映,以问题为导向分析责任、重构责任,旨在通过责任去重新发现一个美好的公共生活。现代社会的繁荣与危机相伴而行,我们在创造繁荣、生产财富的同时也埋下了风险的种子。换言之,我们置身于风险社会(risk society),“有组织的不负责任”(organised irresponsibility)是风险社会的重要特征。风险隐藏在贫富差距、生态污染、政治制度、技术革新等各个角落中,现代社会中的各个主体也在相互推卸责任,人与人之间越发疏离,社会也变得冷漠。[3]这表示,人类创造了风险,却没有对风险负责,现代社会的各个主体在精妙复杂的制度设计中推卸与逃避自己的责任,人与人的疏离、人与社会的疏离让我们的生活世界失去了应有的色彩。由此可见,无论是对于日常交往、政治生活还是技术革新,责任应成为现代社会的组织原则。[4]为了处理现代社会的种种危机,我们必须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5]责任是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的条件,我们要把彼此视为彼此的责任载体,在互为责任中保证人类社会的有序。[6]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责任的研究基于现实又回归现实,充分调动起理论的回应能力,尝试性地为现代政治社会发展提供可行的方案。

在理论与现实的交会处,本书试图从纷繁复杂的政治思考中剥离出“责任”这一要素,在国家与社会演进的历史背景下,融合思想家的理论贡献以及漫长历史中的制度变迁,探讨责任在政治情境中的表现形式,探索责任如何构建政治生活,以及责任可以为实现良善的公共生活提供哪些努力。本书没有雄心抱负去探索责任的“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而是基于政治学的视角达到两个目的:第一,重新理解责任的政治话语,试图构建以一种责任为线索的政治学理论框架;第二,联系现实,将责任置于政治秩序起源、成长与发展的历程中,观察政治制度如何通过责任表现出来,责任又如何反作用于政治制度,为建构良善的公共生活提供资源。

基于此,本书将“责任政治”作为核心去回答责任在政治中所关涉的一系列问题,以责任为视角去分析政治因其所成、何其所是。政治学中对于责任的研究虽然广泛,包括政治责任、责任政府、政治问责等方面,这些研究似乎面面俱到,但却不成体系。所以,我们需要系统性地探讨责任与政治的关系,分析责任如何建构政治生活。政治由确定的某些基本问题构成,这些持续不变的问题形成了将所有国家、所有时代统一起来的连续线索。[7]本书中,责任就充当了这一“线索”。本书并不意在构建一个完备的“责任政治理论”,而是希望以责任为视角去理解政治生活,整合政治学中责任研究的不同要素,使其体系化,以突出宏大政治学理论中的某个问题。换言之,借助徐勇等人“让‘概念孤儿’成家”的论述,责任政治研究就是通过一定的纽带将这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概念联结起来,形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体系或“概念家族”,实现概念的体系化建构,与基本议题相关联,与经典问题相对话。[8]一方面,从理论的角度归纳出责任政治的基本内涵与结构;另一方面,从历史现实角度把握责任政治在政治制度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我们希望以责任来统一回答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为政治理论的演进做出微薄的原创性贡献。

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理解责任政治,就是从政治理论与政治哲学的视角发掘责任在政治中的思想渊源,阐释人类政治发展如何围绕责任叙事,责任又如何站在政治学的立场上延伸自己的理论内涵;理解责任政治,就是要从绵延的历史脉络中把握责任在政治场域中的制度建构,一代代的制度建设者们如何把责任浇筑在制度的根基中,责任又如何串联政治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诉说自身在政治情境中的时代意蕴。一个学科只有满足社会需要才有生命力。[9]理论可以变成物质力量并成为社会发展的推手,我们阐述责任政治,正是意欲在历史的延续中实现对现实与未来的观照,这也是责任政治的价值与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