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唐,从安史之乱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战果和缴获

眼见唐军开始溃逃,战场上的起义军士兵纷纷振臂欢呼,为这一场艰难的胜利而庆贺。

“大元帅万岁!”

听着身后贼兵气势如虹的呼喝,唐军士兵逃的更为仓惶。

在逃跑的过程中,刚刚在战场上还无比宝贵的盔甲,如今就成了最大的拖累。

为了能够逃的更快,这些唐军士兵开始一边撒腿狂奔,一边丢盔弃甲。

兜鍪,臂甲,护腕,胸甲,裙甲……

各式各样的甲胄部件丢了一地。

这些刚刚还奋勇作战,杀贼报国的唐军士兵,一转眼的功夫,就开始给所有人展示一下,什么叫做兵败如山倒。

只是,起义军又岂会让他们轻易逃掉?

随着一阵号角声,提前埋伏于李王庄内的起义军骑兵营纵马出击,开始阻击溃逃的唐军。

与此同时,战场上的起义军中军营和亲兵营也一起发动了全面反扑。

准备要将这些唐军给全歼在这冶山脚下!

至于说唐军骑兵在干什么?

额,那些唐军骑兵由于追击“佯败”的起义军时冲在最前面,故而成了第一波尝到被震天雷轰炸滋味的唐军。

而马却是一种胆小且敏感的生物,如果不经过专门的训练,稍稍一点风吹草动都足以让它们应激。

而唐军的战马,显然不可能接受过震天雷在身边近距离爆炸的相关训练。

故而,唐军骑兵胯下的战马在震天雷爆炸的同时,几乎全部受了惊,原地发狂,在战场上横冲直撞。

如今,早就不知道带着马背上的主人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不过,这对起义军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如果刚刚双方鏖战时,唐军骑兵在一侧虎视眈眈,那么此战的胜负恐怕还要在两可之间。

起义军骑兵奔驰,如同热刀切黄油般灌入溃逃的唐军人群中。

骑兵所过之处人头抛飞,热血泼洒,一片披靡,眨眼功夫,唐军死伤惨重。

如今战场上的局势可谓风水轮流转。

刚刚还是唐军骑兵撵着起义军跑,如今就变成了起义军骑兵大杀四方,唐军狼狈逃窜。

……

日暮西垂,冶山之战终于画上一个句号。

冶山脚下到金牛湖之间的这片战场上,倒伏着一具具死状各异的尸体。

赤色的夕阳洒落在战场上,将一切都染成血色。

伤兵们躺在战场上,发出一阵阵声嘶力竭的惨叫。

天边,有乌鸦盘旋于空,嘎嘎叫着,似乎是在期待着接下来的一场大餐。

起义军这边开始着手打扫战场,收集清点唐军丢弃在战场上的甲胄兵器。

这些正是如今起义军所急缺之物。

朱俊举旗起义时,由于事情实在过于仓促,没能做好造反前的准备工作。

以至于起义军手上压根没有多少合用的军械。

甚至,很多人干脆就是用着锄头粪叉等农具作战。

在对上唐军这样的正规军之后,起义军在兵器甲胄方面吃了大亏。

如今冶山战役大胜,缴获所得,正好填补了起义军在这方面的缺口。

李王庄的祠堂内,起义军众高层再度齐聚一堂,开始议事。

首先左军师宋赟站出来汇报此战起义军的战损和战果。

“启禀大元帅,诸位同僚。”

“目前,我军在冶山之战中的战损和战果均已经完成统计。”

“其中,战果方面,冶山之战,我军共阵斩唐军252人,其中唐军募兵103人,余者为六合县内的衙役和辅兵民夫。”

“除此之外,就是俘虏方面,此战我军共俘虏唐军461人,其中,唐军募兵264人,民夫辅兵197人。”

其实,此战起义军真正阵斩的敌军也就一百出头。

至于说剩下的,则是唐军战败后,起义军追击,衔尾掩杀所取得的战果。

包括俘虏,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抓到的。

所以,起义军此战抓到的唐军正规军比辅兵还要多。

冷兵器杀人效率有限,这时候的战争就是这样,在正面厮杀中,往往很难取得大的斩获。

战场所获之首级,以及战俘,绝大部分都是在一方溃逃一方追杀中所取得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战后补刀。

这年头医药可珍贵着呢,己方的伤兵都不一定舍得用,就更别论敌军了,补刀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听着宋赟的回报,起义军诸将脸上都是不由得浮现出了笑容。

这还是他们自起兵以来,第一次获得对唐军的胜利。

“缴获方面呢?”

朱俊开口追问。

宋赟翻了一页账本,继续说道。

“我军此战非但战果非凡,缴获也同样丰厚。”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此战我军缴获盔甲274领,长弓361张,角弓4张,长枪542杆,横刀327把。”

唐代长弓指的是步兵弓,角弓则为骑兵弓。

之所以角弓缴获的少,主要是因为唐军骑兵大多都跑了,没能抓到。

“除此之外,就是铜钱600贯,稻米420石,军鼓3面,旗帜若干……”

这里面,铜钱主要来自于对战俘的搜刮和战场摸尸。

而稻米则是唐军随军携带的军粮,如今也是便宜了起义军。

听着这对目前的起义军来说,堪称海量的缴获,众人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宋赟目光环顾一圈,接着汇报道。

“接下来,就是此战我军的战损了。”

“首先就是左右二营,其中左营伤亡133人,右营伤亡161人,甚至就连左营都统朱朗都被暗箭射中,身受重伤。”

“其次,就是中军营伤亡41人,亲兵营伤亡12人,骑兵营伤亡三人……”

“此战,我军总计伤亡为350人。”

宋赟此言一出,场内的气氛顿时一凝,众人脸上的笑容还未消失,便都凝固在了脸上。

要知道,起义军如今的总兵力,不过也才800人左右。

一战伤亡350,这几乎便相当于是伤亡近半了!

幸亏,此战起义军大部分的折损来自左右二营,而非中军营和亲兵营。

否则,如今的起义军,怕是就要原地散伙了。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如今的朱家起义军其实和明末时候的流贼颇为相似。

左右二营就是裹挟来的流民,死再多也无所谓。

只要中军营和亲兵营这样的老本兵损伤不大,起义军就不算伤筋动骨。

只要老本兵还在,很快就能再把军队规模给裹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