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9章 两座山头
杜岳一脉不善符箓。
这江澈是知道的。
但传讯符毕竟不是什么稀奇玩意。
当日他初到断云隘时,殷宏还往他怀里塞过几张。
何至于为此特意弄出那么一枚魂种来。
“原来是此事。”
魂鸦继续发出沈素衣的清冷语调:“标准版的传讯符虽然方便,但其实并不安全。
修为足够的修士,若是有心。
很容易就能截获传讯符中来往的信息,甚至加以篡改。
因此有传承的修士。
大多都会选择绘制自己私人的传讯符。
与之相比,我们以此物代替也没什么显得特别不便之处。”
江澈在寒鸦这头微微颔首。
如此他就能理解了。
“何况,这寒鸦其实还有另一重好处。”
江澈在这头只听声音,也能感觉到沈素衣露出些微笑意:“师弟你现在可还神完气足?”
“今日的修炼刚刚结束,正是灵气充盈之际。”
虽然不知道沈素衣问这话的原因,但江澈还是老实回答。
“那你就接好了。”
沈素衣这句话话音一落,江澈手中的寒鸦就彻底陷入了一片死寂,动也不动。
“沈师姐,还在吗?”
江澈摇晃了两下寒鸦,正打算继续追问。
神念之中却突兀察觉到寒鸦腹中传来一阵热意,同时好像在征求他的同意。
示意允许后,寒鸦登时站直身子,张大了鸟喙。
鸟喙边缘被撕裂的部分化为淡淡青雾。
与此同时,一股巨大的吸力搅动江澈丹田,巨量的灵气被从他身上抽离,没入寒鸦之中。
几个呼吸的时间。
寒鸦口中竟直接吐出了……
一颗丹药。
江澈蹙眉将丹药置于掌心观瞧。
养气丹。
相比他如今使用的聚元丹,对洗练灵气的增益效果更好,药性也更为温和。
算是聚元丹的上位替代。
但……他刚刚可是被抽走了快三成的灵气总量啊。
“收到了吗师弟?”
寒鸦中再度传出沈素衣的声音。
“收到了。”江澈回应。
“这就是我说的另一重好处了。”沈素衣解释道,“魂种孕育出的寒鸦,可以在一定距离内传送体积小于寒鸦一半的物品。
虽然对距离、物品的大小,甚至物品的性质都有要求。
还需要消耗大量灵气。
但有时候应急还是不错的。”
“原来如此。”
江澈端详着掌中的养气丹和面前的寒鸦,啧啧称奇。
突然,他想到:“陆师兄曾说,丹成后会尽快将丹药送到我手上。
是不是就是这个法子。”
“不错。”
沈素衣回道:“最后几味药材的萃取之法熟稔之后,我就会开炉炼丹。
届时若师父未曾闭关,我会请师父在一旁看顾,师弟莫要担心。”
江澈简单答应过后。
寒鸦很快重归之前傻里傻气的样子。
拨动羽毛在客房中踱步。
江澈伸手一招,便化作一道乌光消失在他掌心。
这魂种所育魂鸦,应该是出自陆师兄之手。
再联想到在九窍星髓一事上,陆师兄给予他的种种帮助。
若不是早就知道陆师兄是正道卧底。
有朝一日东窗事发,他恐怕都要义正言辞地站出来喊上一句:“陆师兄他没毛病!”
“唉,也不知道师父到底知不知道陆师兄的身份……”
多年来的离山生活。
让江澈已经习惯了任何环境下维持自己的勤恳修行。
半年过去。
江澈的修为又有精进。
离突破练气九层水满则溢,自觉已经近在咫尺。
同时,长期服用石猿骨髓修行。
也似乎让他的血脉产生了一点微妙的变化。
闭关修炼,洗练灵气时。
常常能感觉到有石猿虚像在他身后浮现。
另一边。
翠云山中仍旧没有机缘出现的迹象。
江澈也不急,只要还能静修,他就能在此处耗着。
但是这一日他出门采买新的聚灵符时。
却发现青蚨镇坊市中出现了许多生面孔。
妙篆居掌柜把江澈递出的灵石仔细查验收好后,才有几分闲聊的心情:“半月前,坊里不知道被谁传出些风言风语。
说是青蚨镇周边有什么筑基修士的洞府出世。
哼,也不想想,那是我们这等散修能够肖想的嘛?”
“筑基洞府?青蚨镇周边哪里?”江澈心中一动,这莫不就是签运中的时机到了。
“说是西边松林山吧。
据说有修士进山的时候看到异象了,但这没个准数的,说不好。”
妙篆居掌柜撇了撇嘴:“怎么,道友有想法?”
听到不是翠云峰一带,江澈顿时失去了兴趣。
可嘴上仍应承:“我们这些散修讨生活的,但凡是个跟筑基有关的机缘,谁不想去搭把手,看看风头?”
“你若是有想法。”
妙篆居掌柜闻言喜上眉梢:“我还可以给你介绍个人,和你一家客栈住着,唤作刘麻子,人多才好办事嘛。”
江澈惊异道:“掌柜的你还有这个业务?”
“附带的营生。”掌柜呵呵笑道,“有需要千万要来找我,在我这挂名求介绍的,可不少,保准给你凑个好队伍。”
“我考虑考虑吧。”
江澈收好采买的聚灵符,摆摆手施施然离店。
妙篆居掌柜提及的刘麻子。
其实江澈半月前已经在客栈认识了。
修为比他略高上一筹。
两人机缘巧合,聊了几句修行上的感悟,还算有些收获,算是点头之交。
往后半月时间。
筑基洞府的事情,越传越真。
青蚨镇坊市上的生面孔也越来越多,大家早出晚归,都往松林山上跑。
江澈乐得如此。
他正好借此机会频繁离开坊市,隔三差五就去翠云峰看看。
皇天不负有心人。
相比半年多前初到青蚨镇坊市,这翠云峰还真被他瞧出了几分变化来。
问题就出在那条从翠云峰河谷间绕行而过的夜雨河上。
这条大河的中段相比江澈第一次见它。
似乎微妙地改变了河道的位置。
深入其中,沿着夜雨河的流向,一路摸查过去。
江澈终于确定。
这里长期以来,似乎都有一个迷阵。
依托于地脉、水脉而建,借助河谷间自然生成的水雾,笼罩在翠云峰夜雨河一带。
让所有人对夜雨河流向的感知,出现了偏差。
使得夜雨河中段出现了一个长期被人忽视的“隐形”区域。
而那个迷阵,近日似乎告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