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0章 托孤委政 驰援宛城
襄阳城的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豆大的雨点砸落在城垣之上,溅起层层水花,仿若在为这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局势而垂泪。
自刘琦差人快马奔赴江东,恭请诸葛亮返回以来,每一刻的等待都漫长如年,令人备受煎熬。
刺史府内,病榻上的刘表身形愈发消瘦,面庞毫无血色,病情愈发沉重,呼吸微弱得几不可闻,胸膛微微起伏,似是在做着最后的挣扎。
整座府邸仿若被一层厚重阴霾所笼罩,压抑与不安的氛围在每一处角落肆意蔓延,下人们皆屏气敛息,神色匆匆,往来奔走间,眼神里满是惶恐与忧虑。
终于,在第二日的黄昏,朱然气喘吁吁地跑来:“主公!诸葛先生到了!”
刘琦猛地站起身,快步迎出府门。
只见诸葛亮身披青色斗篷,在暮色中缓缓走来,虽一路奔波,但神情依旧从容自若,目光中透着洞察世事的睿智。
“先生,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把您盼来了!”
刘琦紧紧握住诸葛亮的手,眼中满是急切与期盼,“如今荆州内有蔡氏余孽未除,外有曹操大军压境,父亲又病重垂危,琦实在是焦头烂额,还望先生施以援手!”
诸葛亮见刘琦神色匆匆,眉眼间尽是焦灼,忙微微躬身,温声安抚道:“主公莫急,亮既已至此,身负主公所托,必当竭尽全力,为主公排忧解难。”
刘琦见诸葛亮这般沉稳,心下稍安,当下也不多言,与诸葛亮二人快步走入书房。
书房内,烛火摇曳,刘琦稳了稳心神,将近期荆州错综复杂的军政要务,事无巨细地娓娓道来,从粮草征调、赋税收缴,到各地驻军的部署,桩桩件件条理分明。
随后,又着重讲述蔡中叛乱的经过,从其暗中勾结外敌,到骤然举兵发难,致使多地陷入混乱的种种情形。
末了,他拿起案几上那份宛城告急的战报,双手递予诸葛亮,满脸忧色,将宛城此刻面临的绝境,敌军如何来势汹汹,城内粮草告罄、兵力吃紧的严峻局势,一一向诸葛亮详细说明。
诸葛亮展开宛城地图,目光如炬,沉思片刻后说道:“曹操此番来势汹汹,意在速战速决。宛城乃荆州门户,若失宛城,荆州危矣。不过文聘、张绣皆是良将,只要坚守待援,尚有转机。”
刘琦凝望着诸葛亮,见其目光坚定、神情泰然,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恰似那沉稳如山岳的定海神针,心中原本因局势紧迫而生的忐忑不安,刹那间如薄雾遇朝阳,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语气斩钉截铁,透着不容置疑的果敢:“先生经天纬地之才,智计卓绝,放眼天下,无人能出其右,琦对先生的才学与谋略,早已钦佩得五体投地,深信先生定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自此刻起,襄阳城内一应政务,无论大小,关乎民生的赋税徭役,或是城中治安调度,亦或是大小军机要务,行军布阵、粮草调配等诸事,皆交由先生全权决断,琦绝无二话!
琦即刻便从襄阳精锐中挑选出五千勇锐之士,亲率他们奔赴宛城,与文聘将军、张绣将军携手并肩,共御强敌,不将敌军击退,誓不罢休!”
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感动,拱手行礼,郑重说道:“主公如此信重,亮定不负所托。必全力守好襄阳,筹备粮草军械,为主公稳固后方。主公此去,曹操老谋深算,更有郭嘉辅佐,万望务必小心,切不可轻敌。”
天黑之际,五千襄阳精锐已集结完毕。
刘琦身披战甲,骑在高头大马上,朱然随行在侧。看着麾下士气高昂的将士,大声说道:“兄弟们!宛城危在旦夕,那里的将士正在浴血奋战!我们此去,便是要与他们共生死,守住荆州的门户!出发!”
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随后整齐地迈开步伐,跟随着刘琦踏上征程。
马蹄声如雷,扬起漫天尘土,刘琦率领大军朝着宛城疾驰而去。
而此时的宛城,正陷入前所未有的苦战。
城外,曹军的投石车不停歇地发动,巨大的石块如流星般砸向城墙,“轰隆”声震耳欲聋。城墙多处被砸出巨大的缺口,守城士兵死伤惨重。
张绣浑身是血,却依旧坚守城头,大声指挥:“快!堵住缺口!弓箭手,给我往死里射!”
张绣身披坚甲,手持寒光凛冽的长枪,身姿矫健如虎豹,正与那些试图攀爬城墙的曹军展开殊死近身搏杀。他每一次挥动长枪,都带出一道凌厉的劲风,枪尖所到之处,曹军士兵纷纷惨叫着倒下,鲜血汩汩流出,将那枪尖染得通红,仿佛是被地狱之火灼烧过一般。
张绣一边奋力厮杀,一边声若洪钟地大喊:“兄弟们,切莫慌乱!刘琦将军的援军已然在路上,就快到了!我们定要咬紧牙关,撑住这最后关头,让曹贼有来无回!”
曹操在阵前看着久攻不下的宛城,眉头紧皱:“奉孝,这宛城比想象中难啃。”
郭嘉望着城头顽强抵抗的守军,沉思道:“主公勿忧,刘琦若来支援,必走博望坡。我们可在此设伏,先挫其锐气,再一举攻城。”
曹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点头示意,随即下令分兵前往博望坡设伏。
刘琦率领大军日夜兼程,终于抵达博望坡。他看着地势险要的山谷,心中警觉起来,对身边的将领说道:“此处地势易守难攻,恐有埋伏,全军小心前行!”
话音刚落,只听一声号角响起,曹军伏兵从两侧山坡杀出,喊杀声震天。刘琦面色沉着,大声下令:“结阵迎敌!弓箭手准备!”
一场恶战在博望坡展开,箭矢如雨点般交错,鲜血染红了土地……而宛城城头,张绣和贾诩望着远处的硝烟,心中默默期盼着援军的到来,他们深知,这每一分每一秒的坚守,都关乎着荆州和他们宛城的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