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史诗《亚鲁王》形象与母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中年亚鲁形象

(一)足智多谋的中年亚鲁形象

在步步侵占荷布朵王国一节的叙述中,充分体现了英雄亚鲁的足智多谋。首先,以弱者的身份赢得荷布朵的同情。“亚鲁王说,我被人一路追打,我遭人追杀一路,我战败了才逃来这里,丢失领地才来到这方。你们疆域还有空地吗?你们王国还有空城吗?我请求借我一片住家地方,我祈求借我一个安室去处。”[38]荷布朵与亚鲁结为兄弟,将亚鲁留在自己的疆域打造铁具,于是亚鲁部族获得留在荷布朵王国居住的机会。

其次,以霸占荷布朵王妃为由挑起与荷布朵的战争。“每个早晨做菜,每个早上煮饭。晌午时分,亚鲁王伸手搂过霸德宙,亚鲁王剥开她贴身衣裳。霸德宙身子油光水滑,霸德宙双乳山峰挺立。圈里的母猪拱猪圈,发情的母猪刨食响,亚鲁王抱着霸德宙,像母猪刨食蹦蹦响。”[39]亚鲁侵占霸德宙,不仅由于霸德宙的美貌,更在于桃色事件最易引发战争。

最后,亚鲁与荷布朵矛盾公开化后,亚鲁并未与荷布朵硬碰硬展开刀枪之战,而是通过比赛确定疆域归宿。在这场比拼智力的战争中,亚鲁通过自己的智慧赢得了战争,也赢得了族人生存的领地。在首次比拼中,亚鲁以供奉领地的祭品为比拼项目,在问清荷布朵的祭品之后,亚鲁的儿子立刻将荷布朵的祭品换成了亚鲁的祭品,获得了这次比赛的胜利。“冈塞谷听懂了父王的意思,冈塞谷明白了父王的心思。王子如父王一样智慧,王子像父王一般聪明。冈塞谷匆忙去岚岜舵扯下荷布朵的香烛,冈塞谷急忙到岚岜姆收掉荷布朵的纸钱。”[40]

第二次比拼的是喊祖奶奶和祖爷爷,谁应声了这疆域便是谁的疆域。在这次比赛中亚鲁就与他的七十个王妃商量,让她们晚上去睡在荷布朵的祖坟边,于是在亚鲁喊祖奶奶和祖爷爷的时候就有应答的声音。

第三次比拼的是射箭,规定谁射中白岩就是谁的疆域,在这次比赛中,“亚鲁王拿竹篾削箭头,亚鲁王打粑粑粘箭。荷布朵先射,荷布朵一连数箭射不中。亚鲁王后射,亚鲁王一串箭命中白岩”[41],亚鲁王又再一次凭借自己的才智获得了胜利,通过数十次的比赛,亚鲁获得了最终的胜利,赢得了王妃霸德宙和荷布朵疆域。智慧的亚鲁在赢得荷布朵的过程中没有伤害一兵一卒,不仅获得了生存的土地,同时还抱得美人归。

(二)王者风范的中年亚鲁形象

英雄亚鲁受麻山苗人的爱戴源于爱惜族人、敢于担当、勇于开拓,亚鲁的王者风范在史诗中得到充分反映。

一是爱惜族人的英雄形象。亚鲁找到了族人适合定居的疆域,便安定下来开始重新修建宫室,确保族人们吃饱穿暖。“亚鲁王说,瓢中水泼洒收不回,碗中食抛洒捡不起。我只有修筑王城,我必须定都立国。要让王国女儿有菜吃,要使领地族人吃饱肚。”[42]

二是敢于担当的王者胸怀。在定都后,亚鲁向族人和儿女表明自己的态度,希望族人和家人不要焦虑、忧愁,他希望所有人在自己的保护下幸福、快乐。“亚鲁王带来七十个王后,亚鲁王引来七十个王妃。带她们来照料儿女,引她们去安顿族人……亚鲁王集合士兵,亚鲁王召集将领。亚鲁王集合儿女,亚鲁王召集族人……亚鲁王对士兵讲,亚鲁王向将领说。亚鲁王对儿女讲,亚鲁王向族人说,儿女们哩儿女们,我焦急你们不要跟我焦急,我忧愁你们不能随我忧愁。”[43]

三是勇于开拓的勇者形象。在安抚完族人的情绪后,亚鲁便立即下令,派自己的儿女们去收复故土。“亚鲁王说,儿女们哩儿女们,到如今,兵士已开进疆域,将领进入了领地。儿女们迁徙到疆域,族人已安居在领地。我驻扎疆域带兵栽糯谷,我守护领地率将种小米。带儿女驻守疆域撒下麻种,领族人守卫领地种构皮麻。要让王国儿女有菜吃,要使领地族人吃饱肚。你们带兵杀回故土,你们率将回征故国。”[44]亚鲁不仅希望为族人们寻得生存之地,更希望收复失地,为族人们和子孙们谋求发展之福。

儿哩儿,你带兵杀回故土栽糯谷,你率将回征故国种小米。你的兵如同根蔸,你的将就是根桩。树高分枝丫,鸟大飞出窝。树木成林,枝叶遮天,竹子发蔸,竹根相连。十二棵树木同一个根桩,十二株竹子是一个根蔸,十二只鸟从一个窝分飞。[45]

亚鲁的七十个王妃生了许多的儿女,为了让自己的子孙都有自己的疆域,为了让自己的子孙都能有土地养活自己的族人,有领地可以安置自己的家人,亚鲁在定居荷布朵王国之后,就让儿女们去征收自己的领地,去建立自己的家园。

(三)殚谋勠力的中年亚鲁形象

亚鲁将太阳与月亮全部射落,导致亚鲁疆域黑了三年白天、三年夜晚,亚鲁的疆域没有长出庄稼,亚鲁的族人无法生活。于是亚鲁想尽办法找人重造太阳和月亮。“亚鲁王说,派嘎赛咏造太阳,派嘎赛咏造月亮。”[46]但是嘎赛咏并不知道怎么造太阳、造月亮,亚鲁王便给她想办法,让她去找祖奶奶。“亚鲁派我造太阳我不知道怎么造?亚鲁要我造月亮我不晓得怎样造?祖奶奶会告诉你怎么造太阳,祖奶奶会教给你怎样造月亮。”[47]祖奶奶又让她去找耶偌和耶婉,耶偌、耶婉得知来意后告诉她用金子造太阳、用银子造月亮。

太阳、月亮被造好后却躲着不出来,亚鲁便继续想办法,派谁去将太阳和月亮喊出来,首先是派牛的祖宗耶乌喊太阳和月亮,如果耶乌将太阳和月亮喊出来就用三桶小米、三桶谷糠、三斤生盐和三斤盐巴作为礼物答谢,虽然耶乌力气大无穷,但是没有将太阳和月亮喊出来。后来派鸡的祖宗旺几吾喊太阳和月亮,旺几吾要求亚鲁给它礼物作为回报,“你簸米我吃掉下的,你筛米我捡落地的。你拿三把小米碎粒给我吃,你用三把稻谷细粒让我捡”[48]。亚鲁答应,旺几吾到天亮的时候果然将太阳喊出来,在晚上的时候果然把月亮喊了出来。

太阳和月亮出来了,但十二个太阳一起出,十二个月亮一起升,把庄稼晒死,把波德布和波德月晒死,亚鲁知道后十分愤怒,派卓玺彦去射杀多余的太阳和月亮。“亚鲁王说,卓玺彦哩卓玺彦,派你射杀太阳,你就放心射杀太阳,派你追杀月亮,你得一心追杀月亮。”[49]卓玺彦于是安心去追杀太阳、月亮,他的妻子嘎赛咏听见卓玺彦胜利的消息之后,就让儿子耶郎棱去找他的父亲。但是卓玺彦不知道耶郎棱是他的儿子,在怀疑与妒忌心作祟之间,他将自己的儿子耶郎棱杀死,可当得知真相后,悔恨、难过让他十分难受,他跑去问耶婉原因,耶婉说是耶郎棱的运程,是他的命。卓玺彦当即将耶郎棱的尸体砍成三百六十块,它们变成了惑和眉,亚鲁知道此事之后说:“从此以后,家家户户保护这些惑,世世代代养护这些眉。”[50]

一切都安定下来,亚鲁心里仍很焦虑,他认为荷布朵疆域太小,不能让族人吃饱饭,于是他用鸡蛋占卜算卦看看自己的领地有多大,之后他派蚯蚓祖宗去探索疆域,派青蛙祖宗去探索疆域,派牛祖宗去探索疆域,最后派老鹰祖宗才知道自己的疆域有多宽、有多大,亚鲁将鸡作为老鹰的礼物。“亚鲁王说,到春天开花的季节,你可以任意捕小鸡。在秋天稻熟的季节,你能够随意吃大鸡。”[51]

最后,亚鲁让自己的十二个儿子去探索自己的领地。

亚鲁王命十二个王子寻十二片疆域,亚鲁王令十二个儿子建十二方领地。一片疆域分派两人,一方领地安顿一双。许多族人找许多地方,大批族人建好多领地。亚鲁王十二名王子统领十二个疆域,亚鲁王十二个儿子统管十二方领地。[52]

通过亚鲁的不断努力,亚鲁部族的领地不断扩大,亚鲁的族人越发繁盛,在经历了赛阳、赛霸的追杀之后,亚鲁带领族人不断迁徙,通过亚鲁的智慧和大家的努力最终获得能够安定居住的地方,并不断发展,不断昌盛,使“十二个疆域世代继承亚鲁王血脉,十二方领地永远继承亚鲁王根脉。十二个疆域如茅草一般茂盛,十二方领地像棉花一样繁盛”[53]


[1].[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王峻岩等译,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2].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60—61页。

[3].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58页。

[4].报喜民俗是指婴儿诞生后,父亲要到娘舅家去汇报这个好消息,为孩子讨得长辈的祝福。

[5].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63页。

[6].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63页。

[7].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63—64页。

[8].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69页。

[9].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69页。

[10].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71—72页。

[11].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75页。

[12].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64—65页。

[13].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66—67页。

[14].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68页。

[15].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65页。

[16].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77页。

[17].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77页。

[18].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78—79页。

[19].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110—115页。

[20].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112—114页。

[21].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115页。

[22].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116页。

[23].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49页。

[24].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57页。

[25].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65页。

[26].董冬穹的先祖,智者,性别待考。

[27].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128页。

[28].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129—130页。

[29].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134页。

[30].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134页。

[31].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138—139页。

[32].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140—141页。

[33].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148—149页。

[34].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177页。

[35].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193页。

[36].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203页。

[37].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203—204页。

[38].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325页。

[39].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334页。

[40].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342页。

[41].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353页。

[42].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369页。

[43].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369—371页。

[44].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373—374页。

[45].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374页。

[46].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378页。

[47].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379页。

[48].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388页。

[49].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391页。

[50].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410页。

[51].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425页。

[52].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430页。

[53].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杨正江翻译整理:《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贵州省文化厅、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部资料2011年版,第4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