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研究内容的界定
《亚鲁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2011年出版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仅是史诗内容的一部分,更多的史诗内容仍在搜集、补充和整理。根据田野调查资料,《亚鲁王》涵括了五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创世纪;二是亚鲁王;三是亚鲁王与自然万物;四是亚鲁子辈业绩;五是亚鲁孙辈业绩。梳理史诗五部分,发现史诗涉及麻山苗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已然成为麻山苗族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一是麻山苗族的道德标准、伦理规范依存于创世纪部分。创世纪部分于麻山苗族而言,正如汉族的“三纲五常”一样,是麻山苗族日常生活的总纲领,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伦理道德方面,也是最贴近人民的日常生活的,是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田野调查资料表明,创世纪内容碎片化程度极高,且种类繁多,要进行整理、归纳、翻译难度极大。
二是亚鲁王部分。亚鲁是史诗的精神和骨干,亦是史诗的核心部分。在调查中,东郎们反复强调该部分内容绝不可随意增加或删减,已正式出版的史诗便是该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亚鲁王带领族人征战迁徙的英雄业绩,蕴含了古代苗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经商贸易等史料。
三是亚鲁王与自然万物。此部分着重于史诗对自然万物的认知,体现了古代苗族的世界观,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对社会的朴素阐释,是我们研究《亚鲁王》文化内涵的关键点。对其研究可发现麻山苗族“天下同源”的价值观与史诗不谋而合,虽然在其异文中有着不同的唱诵,但其内核不变。正如,苗族人对金银的崇拜、对龙神的崇拜等。
四是亚鲁儿子部分。此部分作为亚鲁王英雄业绩的传承载体,亚鲁王精神的延续,是我们研究《亚鲁王》的重点之一。这部分主要讲述了亚鲁儿子对亚鲁事业的继承,将亚鲁精神发扬光大的各种事迹,也为麻山后世苗族提供了精神支柱和文化支撑。
五是亚鲁孙子部分。这部分内容是《亚鲁王》的扩散,是亚鲁及其儿子的继承和发扬,是历经三代人之后的成熟与稳定。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亚鲁后辈为坚守亚鲁信念所付出的努力,在此过程中亚鲁文化得以稳定和固化,成为我们研究和探索史诗的重要素材。
同时,《亚鲁王》内嵌于麻山苗族各类仪式之中,尤其以葬礼仪式最为重要,在葬礼仪式中《亚鲁王》呈现得最为完整,也最具活态性。整个仪式程序、符号具有多元意义,是我们深入探索《亚鲁王》文化的最为直观的呈现。
一是“亚鲁王”仪式是麻山苗族沟通神人的重要场域。在麻山苗族的观念里,死亡具有特殊的意义,并不具有生命终结的意思。史诗讲述了麻山苗族从遥远的东方迁徙而来,麻山脆弱的生态环境与极为不便的交通使得人们对祖地的向往意识十分强烈。他们希望通过葬礼仪式的举行,亡者能够跟随先祖迁徙而来的路径返回祖地与祖先团聚,过上富足的生活。因此,葬礼仪式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极为严肃和庄重。
二是“亚鲁王”仪式是维护麻山苗族内聚力的重要保障。任何一部史诗都与该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相关联,《亚鲁王》也不例外,它承载着麻山苗族的历史。在“亚鲁王”仪式中,史诗的唱诵是不可或缺的,葬礼仪式上的人们认真聆听东郎的唱诵,对民族历史不断加强记忆,因而“亚鲁王”仪式是增强民族认同感、维护内聚力的重要保障。
三是“亚鲁王”仪式是《亚鲁王》得以完整流传至今的重要载体。在整个葬礼仪式中,东郎必须唱诵整部《亚鲁王》史诗,保证亡者能够顺利沿着迁徙路线回归,且史诗与仪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为麻山苗族的信仰,葬礼仪式中内嵌的《亚鲁王》史诗才能完整流传至今。考虑到麻山区域目前仍然保存着完整的葬礼仪式,所以本书中的部分研究将通过仪式作为切入点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