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在诗歌写作领域中,从未有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样多的女性从事诗歌写作,她们的努力使女性诗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的繁荣景观。进入21世纪后,回顾90年代,会发现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女性诗歌创作与80年代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学界对90年代女性诗歌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关于90年代女性诗歌,绝大多数研究论著都语焉不详,缺乏能够通约的、成熟的认知体系和观点,这就为本书留下了一定的研究空间。

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为研究对象,“90年代女性诗歌”不是标签,不是女性诗人站队。作为一个审察角度,提出它,是为了寻求这一时期的女性诗人和她们的前辈、同代人以及其他写作群体之间的关系,辨析在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中90年代女性诗歌所表现出的特质及其与西方诗歌、传统诗歌所存在的复杂审美关联,并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梳理,呈现出90年代女性诗歌既不同于80年代又与21世纪女性诗歌相区别的异质性特征。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其中正文四章。

绪论部分首先对“女性诗歌”的概念进行界定。鉴于“女性诗歌”批评话语在概念和定义上的歧义,本书试图持“中性立场”,使论题中的“女性诗歌”回到最简单的那一层含义上,即由女性所书写的诗歌;进而对古代和现代女性诗歌的发展脉络进行纵向梳理。其次,重点对90年代女性诗歌所呈现的多元景观进行阐释,并在对国内外有关90年代女性诗歌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做出细致把握的基础上,阐明本书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所在。

第一章透过大众消费文化的潜望镜对90年代女性诗歌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着力揭示其在大众消费文化冲击下的复杂处境和生存状态。着重从文化工业的角度阐释90年代女性诗歌的生产、传播及消费过程在大众消费文化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异,以此凸显其迥异于80年代女性诗歌的异质性特征。同时,对作为90年代女性诗歌自身传统的80年代女性诗歌的文化特征进行论述。

第二章从女性意识呈现角度重审90年代女性诗歌创作。本章力图突破那种模式化的女性主义批评樊篱,以回归女性诗歌文本的方式印证女性意识在90年代女性诗歌中多维度、多层面的呈现,清晰地展示90年代女性诗歌创作中女性意识衍变的历程,以此透视90年代女性诗人的写作其实是各有特色和倚重的,其诗作亦呈现出女性意识的多元张扬以及多维度、多层面的叠加,显示出复调多声部的特色。

第三章着重探讨90年代女性诗歌的三种写作取向——身体写作、智性写作、青春的游戏写作。女性诗人群体的复杂性和个人化写作观念在其内心的深植,使90年代女性诗歌写作呈现出繁富而多元的写作向度。本章对上述三种写作取向进行研究,并非有意凸显女性诗歌的写作模式,而只是试图在纷杂的90年代女性诗歌文本中归纳出一些共性的特征。

第四章着重从90年代女性诗人的共同题材、诗歌语言及文体互渗三个审美维度,对90年代女性诗歌本体进行研究,并透视其话语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国内外文学环境的交叉关系。同时对90年代女性诗歌群体话语与个体诗学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以使女性诗歌群体话语里大量的个性化元素得以凸现。

结语部分对90年代女性诗歌进行恰适的价值评定,指出其对80年代女性诗歌的超越及对21世纪女性诗歌的影响。

综上可见,本书立足于大众消费主义的社会文化语境,对90年代女性诗歌整体特点与风格进行探索,从纵向切入女性诗人及其文本;同时从横向兼顾“大众消费文化”“女性意识”“写作向度”“诗艺特征”四个角度,不仅希求呈现90年代女性诗人复杂与多元的写作群落与写作个体,辨析在大众文化语境中90年代女性诗歌所表现出的特质及其与西方诗歌、传统诗歌所存在的复杂审美关联,而且努力揭示90年代女性诗人的创作既表现为时间上与逻辑上的递进态势,又展示为空间上并行交错的态势,多种创作形态相互裹挟,构成了诸多女性诗歌写作并存的新景观。

关键词:90年代女性诗歌;大众消费文化;女性意识;个人化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