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1章 爷爷家
黄豆一般不会种太多,像他们家养马,稍微种多一点,更多的还是种水稻、玉米、花生,黄豆、绿豆这些种得少。
莫老师今天还要上课,割黄豆有他们三个人就够了,两个女儿也在旁边帮忙,没过多久,她们便气喘吁吁了,煞是可爱。
蓝天白云,飞鸟鸣虫,一片生机勃勃之色,岭上山上的颜色还未褪去。
黄豆地附近的撑竿竹颜色还算鲜亮,竹子虽说四季常绿,但夏秋季跟春冬季的竹色相比,稍浓一些。
以往藏只鸟不太容易看清楚,如果到了冬季就能看得较为清晰,那时有些小孩子会用弹弓打鸟。
割好的黄豆在晒谷场晾晒,爷爷家的地堂暂时没有晒东西,便用了爷爷的地堂晒黄豆。
黄豆这些东西不需要晒太久,爷爷家的黄豆种得晚一些,比别家要晚上好几天。
吃完晚饭后,苏岩拉着小女儿的手去爷爷家走走,大女儿和小妹妹去另外的邻居家玩玩。
从家中点好马灯后,苏岩拎着马灯,拉着小女儿的手,慢慢走过青石路,来到爷爷家门前。
爷爷家有一只白色的中华田园犬,叫小白,它听到脚步声后先是叫了两声,再吼了一声。
“狗。”
听到苏岩叫“狗”,小白马上哼哼唧唧地扭着腰、摇着尾巴向苏岩走来,这个声音它太熟悉了。
在农村,一般对着狗大声喊“狗”这个字,狗很快就会乖巧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家都默认这样叫。
苏星石看到爷爷家的大白狗靠过来,稍微摸了一下狗毛,向前院走去,爷爷家的前院有两分半地左右,不是特别大。
前院内,堂妹苏钟花在踢着用车前草编织的毽子,她和堂侄女苏银花在玩。
苏钟花披着齐肩的中短发,头发偏细软,脸型是瘦瘦的瓜子脸,在左脸上方下颚线的中央有两个相距很短的小黑痣,她没有叫它美人痣,显然没有小堂妹脸皮厚。
堂侄女苏银花继承了妈妈的圆脸型,脸色不是特别好看,是营养欠缺导致的。
她扎了一个三股麻花辫,肯定是苏钟花帮忙扎的。
“三哥,你来啦!星石,快过来跟我们一起玩!”苏钟花见到他们来了,很快招手喊道。
苏岩在家中排第三,小家族里大家都这么叫他。
身边的苏星石听到堂姑呼唤自己,她的手有点蠢蠢欲动。
他见状,赶快松手,让小家伙去玩,随她去。
堂侄女苏银花也喊道:“三叔,你来啦。”
苏岩点点头,笑着回应道:“嗯嗯。”
因为爷爷家本身种了平菇,苏岩便不拿平菇过来了,那些栝楼还没有晒干,等晒成干品再给爷爷家一个,爷爷偶尔会咳嗽,尤其是冬天之时。
两家互帮互助,小家族的亲戚更有人情味,大家族一般关系较淡,已经五代往上了,不是大事和摆酒,一般联系不是很亲密。
很快,个子很高的大哥苏开信走了出来。
他们村按照“文、明、开、景、运”这个字辈来排序,再往上还有一个“高”字辈,极少数人是这个字辈。
苏岩也是“开”字辈,但他没用这个字,只用了单字“岩”。
大哥是少有村里能长到一米八身高的人,如今大家营养欠缺,能长这么高算是很少见,妥妥的大高个,如今男人的普遍身高在一米六八到一米七二左右,不会太高。
大哥虽然个子高,人长得清清瘦瘦,皮肤带着淡淡的古铜色。
苏开信见到苏岩来了,呼唤道:“阿岩,快进来啊!”
他没有直接进去,想去柴房走走,他们家柴房在前院,一般也是存放从岭上带回来的蛇和其他东西的地方。
他看了柴房,提议道:“大哥,我想明天我们一起去八步县走走,前天我爸跟你说了,我们一起去吧?”
大哥抬头想了一会儿,回道:“对,二叔是说了,那带你去看看蛇吧,应该没什么问题。”
苏开信背着手,带他来到杂物房,打开门,他家也是用一个鸡笼做了二次防护的蛇笼。
苏开信稍微用棍子戳了戳,里面有动静,看来蛇的活力不减,没什么问题,明天便可以直接出发。
苏开信想到前些天二叔(苏明有)说的话,说道:“阿岩,你说县里有个蛇市,可我们去县城没见到啊,在哪?”
苏岩将蛇笼关好,向他解释道:“不在市场,在更远的地方,要走蛮远的,到时候我们把马停到二姐家,走一段路就到了,这三天我抓蛇蛮顺利,有三条。”
大哥也知道他抓到一条眼镜王蛇,不算小,有四斤,按照八步县蛇市的价格来说能值不少钱。
如果按村里“高价”收蛇人七块五一斤的价格计算,这条蛇能卖三十块钱,去蛇市价格则多加了六块钱。
若是一般的收蛇人只有七块钱一斤,是二十八块钱,活生生少了两块钱,准确来说是八块钱。
如今八块钱要卖六斤的鸡蛋,或是九斤多的花生油才行,亏死了。
苏岩想着周日要借大哥的马去岭上找找,这回要跟莫素云往更深的地方走走,一个人去很不安全,没有照应。
昨天找了五公里内的坐牢岭,下次要往更偏僻的地方,甚至走到省边境看看。
家里只有一匹马,并且莫老师要上课,跟大哥一起上岭有伴,相互照应更安全,无论是人的、猎物的危险都有人手。
他抬头对苏开信问道:“大哥,我想借你家的马,星期天那天我跟素云一起去岭上找草药。”
大哥抬头想了一下,那天不是收庄稼的时候,暂时用不到马,便说道:“没问题啊,你们要跑很远吗?”
苏岩先走出杂物房,一面走,一面对大哥说道:“可能要走四十公里路这样,回来的时候我帮你把马喂好。”
当地借马或者借牛,一般都需要负责当日的喂养工作,如果早上借别人的牛耕地两三个小时,一定要帮人家养一天的牛;要是借马便喂好或养好,若是跑得远,还要喂一些精饲料,补充马跑动的巨大损耗等。
大哥点点头,向他说道:“没事,那天家里收玉米,不用马。”
苏岩和他敲定好借马之后,进入他家客厅,进门之前看了门牌号:云实镇伏虎村七十六号。
门牌上方有两块红色木牌,长三十公分,宽十五公分,写着“光荣烈属”四字,那是小叔苏明昊和二哥苏开伟的烈士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