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4章 破局之策
岭南地区神巫之风盛行,降僮之事屡见不鲜。
萧朝贵和杨秀清并不是第一个以天父天兄下凡为名的夺权之人。
上帝会成立之初,权力组织架构尚且模糊时。
早有投机的上帝会会众于萧朝贵、杨秀清二人之前这么干。
只是在诸多行降僮之事的投机会众中。
萧朝贵和杨秀清两人无疑是最有实力,技术过硬,最懂得选择时机的。
如果没有过硬的实力,哪怕降僮技术再好,也难以服众。
如果于洪秀全和、冯云山在紫荆山地区的时候行降僮之事,洪秀全和冯云山也断然不会承认萧朝贵和杨秀清的天兄、天父身份。
实际上萧朝贵、杨秀清两人,尤其是萧朝贵,在降僮之前,他们两人在上帝会内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实力和相当高的地位。
认为他们是降僮之后才取得跃居上帝会权力顶层的说法是倒果为因,颠倒了其中的因果关系。
不过天兄天父下凡之后,两人在上帝会内的地位得到加强巩固,并逐渐超过冯云山乃是不争的事实。
日后永安封王冯云山能甘居杨秀清、萧朝贵之下,说明冯云山不是恋权不舍,不识大体之人。
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手缔造的上帝会被萧朝贵和杨秀清摘了桃子,苦心孤诣搭建的权力结构被打破,上帝会内部陷入争权夺利的混乱境地。
要说冯云山没有任何情绪波动,能心甘情愿地坦然接受这一切,也是不现实的。
冯云山来找彭刚,多半是为了向彭刚诉苦之余,听听彭刚对此事有何真知灼见。
毕竟两人的身份都是小知识分子,比之萧杨二人,他们之间的共同语言应当更多。
彭刚只身入县衙,不仅将他从桂平县的牢狱里搭救出来,还得了紫荆山团董之位,现在正磨刀霍霍向蒙冲王家的事情,冯云山早已耳闻。
冯云山已对彭刚刮目相看,不再认为彭刚还是几个月前那个需要主动要求入会得到上帝会庇佑的无助小童生。
寻常的小童生在县令面前不打颤,能把话说明白就不错了,更不用从县令手里捞人买扎委。
“此言差矣,冯先生,上帝会降僮的先例,不是秀清和朝贵开的。”彭刚说道。
“话虽如此,若人人皆效仿他们二人,上帝会迟早要步天地会的后尘。”冯云山也承认上帝会内降僮的始作俑者不是杨秀清和萧朝贵,在杨秀清和萧朝贵之前他就已经撞破多起会内试图降僮夺权的事件。
冯云山现在最担心的问题有二。
其一,自然是担心上帝会出现下一批杨秀清和萧朝贵。
其二,则是原本紧紧握在他手中的著写经书,解释经文的权力丧失。
杨秀清和萧朝贵固然文化水平不高,可他们二人都很精明,尤其是杨秀清。
现在很多上帝会的会众都相信杨秀清和萧朝贵有天父天兄附体之能,他们不需要会识文断字,降僮时说的话就是难以辩驳的真经。
毕竟他们降僮时是以天父天兄天母天嫂的身份发言,他们二人所言即是神的旨意。
杨秀清和萧朝贵这番操作实在不讲武德,打得冯云山措手不及,不知道应当如何破局。
对于一个宗教组织的领袖,失去著写经书,解释经文的权力无疑是极为致命的。
这一点,冯云山一开始就知道。
也是冯云山一开始没有太重视目不识丁的萧朝贵和杨秀清的原因。
认为两人虽然很有实力,但还不足以对他冯云山教主以下第一人的地位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冯先生若不希望出现下一个杨秀清和萧朝贵也不难。朝贵和秀清有天父天兄附体之能,可终究还是需要借助天父下凡之名。
而教主是天父在凡间的次子,教主他回来了吗?”彭刚没有把话说明,给了冯云山一点提示。
冯云山想终结紫荆山会众以神之名争权夺利乱局,及时止损,也不是没有办法,破局的关键就在洪秀全。
冯云山是聪明人,经彭刚这么一提醒,很快反应了过来。
他意识到自己有些意气用事,乱中失措,这么简单的道理居然还要彭刚提醒才想透。
杨秀清和萧朝贵需要天父天兄附体,而洪秀全是一开始就是受会众认可的上帝爷火华在凡间的次子。
既然是上帝次子,神天小家庭的一员,自然是认得天堂的天父天兄。
杨秀清和萧朝贵二人之间的天父天兄身份需要彼此互相认证。
可他们两人之间的认证,远没有洪秀全这位天父爷火华凡间次子的亲自认证来得更有权威和说服力。
虽说砸蒙冲甘王庙是洪、冯二人的失策之举。
但毕竟未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洪冯二人在会内的声望也没有受到多大损害。
只要冯云山能接下来能拉出一支不逊色于萧朝贵、杨秀清的武装力量,冯云山想恢复到被捕之前上帝会第一人的地位,也不是不可能。
况且,萧朝贵和杨秀清二人既是合作关系,也是竞争关系,并非铁板一块。
两人都是野心家,杨秀清不像是能长期甘居萧朝贵之下的人。
“教主应当还在广州,我马上遣人迎教主入桂收拾残局。”
回话间,冯云山已经在思忖接回洪秀全后,是让洪秀全承认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天父天兄下凡的身份,还是像过往一样予以否认。
权衡再三,冯云山还是决定以大局为重,承认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天父天兄下凡身份为妙。
桂省迷信之风盛行,若天父天兄下凡的身份得到广泛认可,有益于上帝会的传播。
再者,杨秀清和萧朝贵不是寻常头目,如果和他们闹翻,上帝会将失去大部分紫荆山地区的会众。
目前上帝会的会众有三分之二都分布在紫荆山,失去这部分会众,对上帝会的影响是毁灭性的,难以承受的。
“冯先生,我上帝会内,可有技艺精湛的铁匠和善制火铳的匠人?”
为冯云山建言献策后,彭刚趁此机会向冯云山索要一些会打制火铳的匠人。
广西民间私藏土铳者甚多,金田起义初期,太平天国的火器来源渠道主要有二。
一是从绿营处购买缴获。
二则是上帝会内的匠人自制,自制的火器也不仅限于土铳,还有土炮,铁的那种土炮。
冯云山是上帝会内人缘最好,路子最广的人,应当认识一些善制火器的匠人。
从黄震岳那里买来的鸟铳形制太过繁杂,质量低劣,过渡使用尚可。
长期使用成本太高,难以得到及时补充,对后勤的压力也太大,非长久之计。
绿营的鸟铳不能安刺刀,必须混编半数的长抢手、刀牌手兼顾近战。这个缺点对彭刚来说,比鸟铳的质量问题更难接受。
“会内倒是有一些匠人,你若能给他们个糊口的生计,我说服他们到红莲坪安家。”冯云山凝思片刻,微微点头,答应了彭刚的要求。
萧朝贵和杨秀清敲定于七月中旬对蒙冲王家动手后,杨秀清派遣他的心腹陈承瑢到红莲坪给彭刚送口信。
这位短小精悍,机敏中透着几分狡黠的广西藤县汉子告诉彭刚。
紫荆王家兄弟的力量主要有三支,其中最强的一支无疑是蒙冲的王家本家,王作新这一支。
另外两支分别为王作新的堂兄弟,王大贵和王大作。
其中王大贵家一家的围堡基业也都在蒙冲,王大作的围堡基业则在大冲。
王大贵和王大作都曾跟随王作新办过团练,当过团练头目,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实力不容小觑。
王大贵和王大作麾下的人手虽然远不如王作新,可也有百来号人。
根据杨秀清的计划部署,考虑到彭刚手底下的人不多。
彭刚不必参与蒙冲的主攻,蒙冲地区对王作新、王大贵的主攻由萧朝贵和杨秀清的负责。
彭刚负责攻击大冲的王大作这一支王家的武装力量。
且不论萧朝贵、杨秀清二人是否有独自霸占蒙冲王家本家钱粮的想法。
单从军事角度而言,杨秀清的计划部署是比较合理的。
王家世代经营紫荆山,树大根深,又有团练的背景,实力其实没比上帝会逊色多少。
粗略估计,王家能动员的男丁有八九百人,且王作新在担任紫荆山团董期间购置积攒有火器。
虽说紫荆山地区的上帝会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有五六千多人的规模。
但上帝会老弱妇孺占了多数,真正能动员起来作战的青壮,也就两千人上下的样子。
不然此前上帝会在紫荆山地区也不会一直被王家压一头。
王家已经听到风声,平日里在紫荆山作威作福、不可一世的王家三兄弟都龟缩进围堡里。
此仗将是一场小规模的围城攻坚战,围城攻坚战,两千人打八九百人,还缺乏重炮,其实没有太明显的优势。
彭刚询问陈承瑢杨秀清和萧朝贵他们是否已经封锁了蒙冲地区的各大出口。
陈承瑢回答说在一个月前,杨秀清就已经和萧朝贵商议并封锁了蒙冲地区的进出要隘,防止王家人向桂平城送钱通气。
不得不说,杨秀清的布局能力和执行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陈承瑢的记性也很好。
尽管陈承瑢文化程度不高,能把这么多繁杂的消息都能记在脑子里,并且逻辑清晰,有条不紊地陈述出来。
这不是普通的车夫能够做到的,陈承瑢确有过人之处。
难怪杨秀清会信任陈承瑢,把这么重要的差使交给陈承瑢来做。
彭刚从袖子里掏出二两的碎银子作为陈承瑢的跑腿费,让陈承瑢回去转告杨秀清,他服从杨秀清的安排,由他去打大冲,蒙冲就交给萧朝贵和杨秀清他们了。
此次行动,钱粮倒是其次,彭刚现在不缺钱粮,缺的是实战经验。
红莲坪烧炭场里的十组一百二十人。
有实战经验的只有二十人,多数组员都还没有经历过实战的淬炼,哪怕是低强度的械斗。
人数和彭刚大致相当的王大作这一支王家偏房,不强也不弱,拿来练兵检验训练成果很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