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元旦文艺汇演
张瑞芳和秦怡,刚刚去厂部开会,给演员剧团带回来一个任务。
马上就是元旦,厂里按照惯例,要举行元旦文艺汇演,各个部门都要出节目,当然表演主力军还得是演员剧团。
临近年底,在外边执行拍摄任务的剧团演员,大部分都回到厂里来了,演员剧团现在人强马壮。
都是职业演员,每个人都有两手绝活,就算不能唱不能跳,也能表演个诗朗诵什么的。
所以演员剧团这边谁能登上沪影厂元旦文艺汇演的舞台,得先在内部进行一个选拔。
已过花甲之年的张瑞芳中气十足的宣布:“选拔定在12月22日,也就是一个星期之后,大家都好好准备,体现出我们剧团的精神面貌!”
消息宣布之后,容纳了一百多号人的剧团排练室里立即变成菜市场,相熟的演员之间开始三五成群的交头接耳,商量该表演什么节目。
赵风华作为演员剧团的编外人员,在这种场合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虽然前段时间和演员剧团的前辈们相处得不错,但是在这种时候,他不是演员剧团的人,就有点融入不进来。
见大家讨论得热烈,只能略显落寞地走开。
刚刚结束《庐山恋》拍摄的张瑜,正在排练室门口和两个关系亲近的同事说话,看到赵风华从身边走过去,目光追随他的身影向前走了几步,才收回来问道:“这人是谁?是厂里来的新演员吗?”
张瑜为了拍《庐山恋》,已经在外边忙活了几个月,昨天才刚刚返回沪海,还没有和赵风华见过面。
有个认识赵风华的同事介绍道:“不是,他叫赵风华,是厂里财务部谈主任的小儿子,几个月前被招进来在后勤仓管做临时工,上个月在《收获》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引起领导的重视,被调岗到文学部做编剧去了,他喜欢表演,所以没事总来咱们剧团,跟着排练。”
“哦!原来是这样。”张瑜闻言,忍不住又往走远的赵风华身上看了一眼。
同事见状,出言调笑道:“怎么?你去拍了一部爱情片,春心动了?看上人家了?”
“哪有!别乱说!”张瑜拍了同事一下,赶忙否认道:“我就是看他面生,随口问一句。”
张瑜1957年出生,比赵风华小一岁,不过她比赵风华幸运很多,中学毕业便进入沪影厂做演员,已经出演了多部电影,在大银幕上崭露头角。
出演《庐山恋》,是她事业的重要转折,靠着这部在内地电影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的影片的巨大影响力,张瑜成为80年代前期内地最具影响力的女演员之一。
后世影迷提到80年代的内地影坛,总说北朱琳南龚雪,实际上只有龚雪名副其实,朱琳是因为《西游记》女儿国王的童年滤镜,才能和龚雪齐名。
张瑜和龚雪同为沪影厂的金花、花旦,张瑜成名的时间还要更早一些,并且凭借《庐山恋》和《巴山夜雨》两部影片成为金鸡、百花双料影后。
龚雪后来也凭借《大桥下面》获得金鸡、百花双料影后。
她们两个后来都在内地的出国热中,于80年代中期前往米国留学,并都留在那里。
赵风华上辈子从沪影厂后勤仓管临时工,调岗成为实习道具师的时候,张瑜和龚雪都已经成名立腕,没有合作的机会,只在厂里碰到过几面,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
不过她们不认识赵风华,赵风华却对她们的印象很深刻。
只是刚才走出演员剧团排练室的时候,赵风华想着心事,没有留意到张瑜,不然即便对她没有什么想法,也得停下来寒暄两句,认识一下。
赵风华将来要做导演,肯定要和演员合作,和厂里的金花们打好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赵风华回到编剧室,看到前辈们都在伏案工作,不便打扰,便来到鲁彦周的身边,低声打了个招呼。
鲁彦周也刚刚去厂部开完会回来,看到赵风华,问道:“你的剧本不是已经定稿了吗?还有什么事?”
“不是剧本的事儿,我刚才在演员剧团那边,听说厂里要举办元旦文艺汇演,要求各部门都出节目,咱们文学部是不是也要出节目呀?”赵风华陪笑道。
“厂里是要求各部门都出节目,但是咱们文学部都是耍笔杆子的,没人懂唱歌跳舞乐器,之前厂里的文艺汇演咱们都是只做观众,没有出过节目,厂里也没说什么,反正剧团那边的节目多,不差咱们一个,实际上除了剧团,其他部门能出节目的没几个,出的节目也和剧团的没法比。”
鲁彦周看了赵风华一眼,忽然灵光一闪,问道:“怎么?你是有什么想法?”
“嘿嘿,我确实有点想法。”赵风华现在正想尽一切办法增加自己在厂里脱颖而出的筹码,任何机会都不想放过。
“哦?你会唱歌?跳舞?还是乐器?”
“都会一点。”唱歌、乐器赵风华本身就会一些,跳舞是上辈子退休之后跳广场舞、老年交际舞的时候学的。
“呦呵!口气这么大?既然你这么说,那今年咱们部门的节目,就交给你了!”
“保证完成任务!”赵风华拍着胸脯说道。
“你这么有信心?这次元旦文艺汇演,会请区里、市里,还有其他兄弟部门的领导来,场面不小,你要上台的话,就是代表咱们厂、咱们文学部的脸面,出了岔子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师父,您不要拿这话吓唬我,我的节目能不能进入汇演的最终名单,肯定得经过厂里的审核,要是不行肯定会被提前刷下来,哪里有机会到台上丢脸?”
“哈哈,是这个理儿,咱们部门之前没有出过节目,我都忘了节目还要先审核,那你就好好准备,争取能够通过审核,给咱们文学部长长脸。”
“您就瞧好吧!”
得到鲁彦周的许可,赵风华接下来几天也不去演员剧团那边厮混了,反正那边这几天也在为剧团的内部选拔做准备,排练的事情暂时停了下来。
赵风华还请鲁彦周批了个条子,去后勤仓库借了一台手风琴,和一把吉他。
赵风华没有学过乐器,手风琴和吉他,都是上辈子在仓库做临时工的时候,看到它们作为道具存放在仓库里,随手拿起来弹弄,然后自学的。
后来做了道具师之后,还曾自己动手试着制作手风琴和吉他,手风琴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需要的零件太多,有些还比较专业,没能制作成功,只做了一个空壳子,吉他做起来比较简单,赵风华做了不止一把。
上辈子的前妻去了米国,父母搬去和大哥家同住,赵风华长时间一个人住,空闲时间比较多,除了大量阅读,手风琴和吉他这两门才艺都没有放下。
虽然因为天赋有限,几十年的坚持练习也成不了演奏家,但是自娱自乐没什么问题。
退休之后更是凭借这两门手艺,在老年活动中心混得风生水起。
现在回到四十多年前,这两门手艺更是能助他在泡妞......不是,是艺术事业上,大展神威!
元旦文艺汇演虽然只是沪影厂的内部活动,但是因为沪影厂在沪海的级别很高,电影在文艺战线的地位又比较崇高,各方面都很重视,所以来参加活动的各方面领导不少。
这个时期,嗡嗡嗡刚过去几年,大家的精神文明生活十分匮乏,由沪影厂的职业演员为表演主体的元旦文艺汇演的水平很高,举办场地都不是沪影厂的内部礼堂,而是XH区的政府礼堂,能容纳三千名观众。
有关系有门路的部门,都在想方设法搞门票。
谈丹琴因为是沪影厂财务部的副主任,算是厂里的中层领导,有不少人把关系都托到她这里来了。
没有人找赵风华,因为他现在在沪影厂还只是个小角色。
匆匆几天过去,到了沪影厂元旦文艺汇演演员剧团内部选拔的时间。
其他部门推荐的节目,也要趁这个机会一并亮相,不要求这些非职业的和人家职业演员比,节目至少也得能过得去,不能太拉跨。
演员剧团那边两百多号人,一共组织了五十个节目,其他部门推荐的节目加起来只有十个。
沪影厂元旦文艺汇演预计举行三个小时,需要三十个节目。
按照往年的管理,演员剧团的节目能占二十五个,其他部门加起来能有五个节目达到登台的标准,就已经很好了。
淘汰率都是50%。
内部选拔的评委,全都是厂领导,厂长徐桑楚、副厂长石方禹、导演部主任谢老、文学部主任鲁彦周、演员剧团团长张瑞芳、副团长秦怡,在华国电影圈都是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能够容纳八百人的沪影厂内部礼堂,此时座无虚席,今天是星期六,此时华国执行的还是单休,星期六属于正常工作日,不过沪影厂和一般单位不同,大部分岗位都没有坐班的硬性要求。
沪影厂元旦文艺汇演,自然沪影厂的在职员工临时工都有门票,不过很多人或是出于人情或是其他原因,把自己的门票让了出去。
能在内部选拔现场对能在元旦文艺汇演上登台的节目一睹为快,就没必要再去区政府礼堂坐三个小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