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文艺时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电影拍摄指标

赵风华被厂办干事带来小会议室,里面坐着的都是厂领导。

谈丹琴作为财务部副主任,只能敬陪末席。

本来这次临时起意的业务会议,和她这个财务部的副主任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当事人是她的儿子,才被请来与会。

谈丹琴也做好在这次会议中,只带眼睛和耳朵,不带嘴巴的准备。

小会议室的中心位置摆着一张椭圆形的会议桌,徐桑楚自然大刀金马地坐在一头的主位,其他人等依照职务高低在两边排开。

另一头的位置空着,厂办干事示意赵风华坐过去。

赵风华来到座位前面,先和在座的领导一一打招呼。

徐桑楚脸上带着笑容,抬手向下按了按,说道:“小赵啊,这次叫你过来,就是想了解一下你刚才唱的那首歌的情况,没有别的意思,你不用紧张,坐下说。”

赵风华这才拉开椅子坐上去。

正襟危坐。

只坐了半个屁股,背部挺直,双手老老实实地放在膝盖上。

鲁彦周作为他的直属领导,开口问道:“小赵,你刚才唱的那首歌,是怎么回事?”

“是这样的,前几天厂里决定召开元旦文艺汇演,向各部门征集节目,我便向鲁主任请示我们文学部能不能参加,鲁主任说可以,我便开始准备。

“我下乡的时候,参加过大队的文艺队,队里有几个会乐器会唱歌的人,我在农闲的时候就跟着他们学了一些手风琴和吉他,也学了点乐理知识,会看简谱。

“这次要代表我们文学部参加厂里的元旦文艺汇演,我感觉肩上的责任不小,所以想尽量做得好一些,了解了一下大家熟悉的歌曲,感觉都差了点意思,所以便试着自己写一首,没想到真让我写出来了,就是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我在这首歌里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历练,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有决心有能力为国家的四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就像歌词里写的那样,再过二十年,当我们也步入中年,回忆过去,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可以挺起胸膛对所有人说,国家的繁荣昌盛有我的一份贡献!

“不过,这毕竟只是我写的第一首歌,还有很多不足,希望各位领导能多多指正。”

赵风华对拿出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之后,厂里会有什么反应,有所预料,做了相应的准备,现在介绍起写歌的缘由、过程,以及创作的思路,传递的思想,一个磕巴都没有打,表现得十分自信恣意。

不过在场的领导,年纪最轻的就是他的母亲谈丹琴,其他都是在文艺战线干了一辈子的行家里手,就算是徐桑楚这样的政务型干部,常年接受文艺的熏陶,也培养出了很高的文艺审美。

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确实好,节奏轻松明快,歌词积极向上,与当下华国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契合度非常高。

这也是厂领导听到歌曲之后,立即召开了这场内部小会的原因。

听到赵风华的介绍,领导们都颔首微笑,感叹后生可畏。

赵风华给自己找的,下乡的时候接触到乐器乐理的理由,无懈可击,也没有叫较真他这个非科班出身的年轻人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写出一首质量这么高的歌曲。

他都是能在《收获》上发表小说的人了,会写歌词很正常。

谱曲的话,显得太过天才了一些,但是他已经在写小说、做编剧、写歌词方面表现得很天才,更天才一点大家也能理解。

“不错,不错,之前只知道你能写小说,没想到作曲填词唱歌乐器都会,真是多才多艺呀。”徐桑楚先对赵风华的才华给予肯定。

“小赵这首歌写的确实不错,今后咱们厂拍的电影如果需要插曲,小赵你可得多帮忙,能者多劳嘛!”说话的是厂里音乐部主任。

“这首歌只是男声独唱显得太单薄,我看可以加一个女声,改成二重唱,最好能加一个合唱团,变成小合唱,会更有气势。”说这话是厂里合唱团的团长。

“只用手风琴伴奏太单调,可以加入更多的乐器,让伴奏音乐更加丰富。”说这话的是厂里的乐团团长。

1979年,嗡嗡嗡刚刚结束不久,大家听的唱的主要还是革命歌曲。

那首开创国内歌坛先河的《乡恋》,此时还在创作之中,还没有随着央视的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的播出传唱开来。

《乡恋》作为一首歌颂爱情的歌曲,发表之后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被守旧派批评成“靡靡之音”,一度被封杀,直到在几年之后的第一届央视春晚上公开演唱,才彻底解封,也标志着内地歌坛进入新时代。

和赵风华不写伤痕文学,而是选择争议没那么大的改革文学一样,他选的这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也没有《乡恋》的争议性。

小会议室里都是文艺战线的宿将老兵,很清楚这首歌在这个时间点发布出去,能够产生的影响,和具备的意义。

都想跟着沾光。

要不是赵风华是这首歌的原作者,以他那半吊子的唱功,主唱的位置都不会留给他。

赵风华对于大家都参与进来也没有什么意见,越多人从这首歌里得到好处,他未来在沪影厂往上走,才能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

领导们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一致决定把这首歌当做几天后的元旦文艺汇演的主推节目。

节目的形式需要改动一下,不再是赵风华一个人的男声独唱,配乐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手风琴。

赵风华甚至都已经不再是这个节目的主导者,只靠原作者的身份占了一个主唱的位置。

会议结束,鲁彦周留在后面,和赵风华一起往外边走,低声说道:“厂里对你这首歌很重视,本来这场元旦文艺汇演只是例行公事,有了你这首歌,就能多一些说道,你放心,这首歌是你写的,你的功劳谁都抢不走。”

“我知道。”赵风华笑着说道:“我把歌曲写好之后,把歌词和曲谱分别投给了《诗刊》和沪海音乐学院刚刚创办的《音乐艺术》,另外我还准备根据这首歌写一篇小说,再改编成剧本。”

该让出去的好处赵风华愿意让,但是该自己拿的好处,赵风华也要物尽其用。

鲁彦周没有想到一首歌在赵风华的手里能搞出这么多花样,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哑然失笑道:“改编剧本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尽管来找我,其他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

赵风华恭顺点头称是。

从第二天开始,《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排练,进入崭新的阶段,这个节目不再是赵风华一个人的事情,把合唱团、乐团的人头都加进来,足有四五十号人共同参与。

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赵风华这个主唱。

他的唱功太业余,和那些专业人士一合练,就显示出差距。

节目负责人一度产生换人的想法,把赵风华换掉,换成一名专业的歌者,提议到了厂长徐桑楚那里,被打了回来!

没办法,只能给赵风华配一个声乐老师,尽可能在元旦文艺汇演之前,把他的演唱技巧提高提高。

临近年底,厂里的事情很多,最重要的是分配明年的拍摄任务,在这件大事面前,元旦文艺汇演无足轻重。

徐桑楚两年多前走马上任,成为沪影厂厂长,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把受到嗡嗡嗡影响,工作几乎停滞了十几年的沪影厂,带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

现在厂内事务已经理顺,从明年开始,要大干一场。

他已经从文化部、电影局,给沪影厂申请到了20部电影的拍摄指标,比过去足足多了一倍!

之前沪影厂还存在开工不足的情况,明年厂里在职员工中,属于业务部门的1200多人,每人至少都会有一部电影的拍摄任务。

对那些基础岗位的员工来说,参加哪部电影的拍摄,区别不大。

但是对导演来说,却有很多说头。

沪影厂在编的导演,包括副导演、导演助理,人数足有五十多人,20部电影的拍摄指标也不够分的。

这里说的副导演、导演助理,并不全是新人,像吴贻弓、黄蜀芹,都已经四十来岁,进厂已经一二十年了,能力早就足以独立执导,但是之前沪影厂的拍摄指标狼多肉少,论资排辈排不到他们。

由此可知赵风华想要做导演的难度。

不过,不管怎么说,多出来10部电影的拍摄指标,对沪影厂对大家,肯定都是好事。

第一个被确定的拍摄任务,是谢老执导,鲁彦周编剧的《天云山传奇》,这是明年沪影厂的重点项目,早就已经开始筹备,只等明年的经费到位,就可以开机。

第二个被确定的项目,是《巴山夜雨》,导演是吴永刚。

吴永刚和谢老一样,都属于第三代导演,不过他的年纪比谢老还要大十几岁,今年已经年过古稀,精力难免有所不济,所以厂里给他配了个助手,就是上面提到的吴贻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