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1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宏观经济政策环境

(一)2018年宏观经济政策

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保持韧性,经济运行始终维持在合理区间。但从第二季度开始,“严监管”催生的调整阵痛,以及中美贸易战带来的外部冲击,加剧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面对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宏观经济政策适时调整,前期作为政策主线的“去杠杆”边际放缓,而“稳增长”政策目标的重要性边际提升,并逐渐成为2018年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第二季度开始召开的各大会议已经清晰地勾画出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而做出的政策调整脉络(见图3-1)。

图3-1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脉络

外部冲击和内生需求使得宏观经济政策不断进行预调微调。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对全年经济形势判断转为谨慎,并重提“持续扩大内需”策略,宏观经济政策结构性调整初露端倪。随后便出现如“定向降准”“扩大MLF抵押品范围”等流动性加码的政策调整铺垫。

“去杠杆”工作思路出现结构性调整,要求把控去杠杆的力度与节奏,金融去杠杆逐步转变为结构性去杠杆,整体表现为稳杠杆,重在统筹好稳增长与去杠杆、强监管的关系。由于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叠加金融监管触发的调整阵痛显现,6月27日召开的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以及随后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均强调要“把握好去杠杆工作的力度和节奏”。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头版评论员文章《结构性去杠杆稳步推进(经济形势年中看)》,明确指出“去杠杆初见成效,我国进入稳杠杆阶段”。因此,在11月9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删除了“去杠杆”的相关表述,不再过多强调去杠杆,仅保留了“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强监管的关系”的描述,这既是对当前经济形势下“稳增长”诉求提升的体现,也是宏观政策的及时调整与优化。

在外部冲击进一步加大中,稳增长的政策要求有所加大,“稳增长”政策基调基本确立。面对外部环境压力叠加内部调整阵痛,第三季度成为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的关键节点。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财政金融政策要协同发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障合理融资需求,避免“一刀切”。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针对“稳中有变”的新经济形势,首次提出“六稳”政策目标,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从而确立了下半年“稳”字当头的宏观政策基调。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重点支持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8月开始,着力于缓解“紧信用”、推进“稳增长”的会议密集召开。8月3日,面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简称“金稳会”)第二次会议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处理好“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关系。10月20日,金稳会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会议首次提出“三角形支撑框架”(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发挥好资本市场功能),并要求“处理好稳增长与去杠杆、强监管的关系”,该政策思路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得以沿袭。10月30日,“纾困民企”问题首次在政治局会议中被提及。会议要求“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并再提“六稳”工作目标。

12月19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形势最新判断转变为“稳中有变、变中有忧”,“稳增长”的政策需求愈发突出,“六稳”依旧是理解宏观政策推进的主线,“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将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主要着力点。

综上所述,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缓解外部负面冲击与“去杠杆”压力共振可能引发的经济明显减速与风险过快暴露,宏观经济政策明显向“稳增长”方向偏移,不仅在宏观导向上淡化“去杠杆”、提出“六稳”目标,关注重点也变成了支持基建、保持资本市场稳定、纾困民企等领域。但这些政策调整是在“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前提下的结构性调整,并不意味着去杠杆与防风险的相关工作就此停止。金融风险防控仍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2018年政策环境经历了数次调整,详见图3-2。

(二)对财务公司的影响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增长”的政策需求愈发突出。在此背景下,以“纾困民企”为重点的稳定之策成为财务公司发展的有效助推力。一方面,“纾困民企”政策导向进一步强化了财务公司拓展延伸产业链金融业务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018年,已有54家财务公司开展一头在外票据贴现业务,有27家财务公司开展一头在外保理业务,有效缓解了产业链上小微企业或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另一方面,得益于央行提高了支持民企的再贴现额度,部分财务公司获得再贴现资金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加,为助力成员企业及产业链客户提质增效奠定了有利条件。此外,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规定,自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向小微企业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可免征增值税,客观上也将降低财务公司的经营成本,引导财务公司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

图3-2 政策环境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