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2章 十万年
为了保持人口的差异性,三个部落虽然统一却没有聚居,依旧分散住在原来领地。李凡住‘首府’坐镇龙承部落,选出两个副首领管理剩下两个。
一百年后,龙承部落总人口突破一万人大关。
虽然一百年时间很长,但生育机制、短暂的寿命再加上全无医疗条件,注定了这个时代的人口,无法增长到更多。
一万人已经是极限。
在这一百年里,李凡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建国、保国、向阳、秀芬、桂英……只有他还是像刚来部落的时候一样年轻,永远不老。
族人们也从来没有质疑过他的长生不老,更没有把他当成妖怪。
或许他们压根儿就没考虑过这件事情。
文明也最终停滞在新石器时代,无法再向前迈进。
毕竟,所有人当中,就只有他一个脑容量1500毫升,其余的都只有1000毫升。
简单的说就是带不动。
而且人类文明,也不是个体能够创造的。
文明是群体创造的。
他一个人有满肚子的二十一世纪先进文明,比现在超前了百万年,但是没有用。
比如说造纸造玻璃肥皂吧,时间长了他一个人也能捣鼓出来,但捣鼓出来又有什么用呢?当前的人类根本用不上,也无法产生利益。
一个人唱独角戏,台下根本没观众。
只是利用空闲时间造出一些纸张来,擦屁股用。
结果在晾晒的时候,被调皮的族人们撕成了碎片。
所以他不会做‘造肥皂’那些无意义的事情。
造肥皂都没有意义,更不用说造蒸汽机了。
后来他又烧制出一些石灰,撒在族人们居住的洞穴里,消毒和杀虫,起干燥剂作用,让族人有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总之什么事情对部落的族人有利,他就做什么。
什么契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他就做什么。
到了后来,李凡已经让龙承部落的幸福程度,达到了原始社会的极致。
到达极限之后再也无法增长。
“文明是否停滞不根本不重要。”李凡对自己说道,“对族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吃饱穿暖,开开心心的过完每一天。”
“他们的生命都很短暂,只有十五年。”
……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
时间就像部落外面那条大河里的河水一样,不知从哪里流到此处,也不知从此处流向何方。
只能看见它永远在流,一刻也不肯停下。
龙承100001年,春。
看到石壁上密密麻麻的刻痕,李凡一脸懵逼,像是处于石化状态。
之前他记录时间的方式,是用石刀在树上刻划痕,每过一天刻一道划痕。后来他发现自己还是想的太简单了,洞穴外的大树根本就不够他刻的。
后来变为刻到石壁上。
石壁又刻满之后他将原来的刻痕全部抹掉,决定今后一年刻一道。
一年刻一道之后发现还是不够用,又改为十年刻一道。
“9998……9999……10000……”
“我已经统治了龙承部落十万年!”
“尼玛,仙侠小说中的仙朝,也没有这个寿命呀!”
“那些作者的想象力还是有些不够啊,龙承部落的族人全部都是凡人,寿命都超过了十万年,而你们笔下的仙朝只有万年。”
“你们何不大胆一点,说某个仙朝有百万千万年寿命?”
在这十万年里,部落也经历了无数次大灾,雷暴,洪灾,旱灾,地震,因为李凡的存在,都被他们一一躲过。
要不是有李凡,龙承部落不知已经灭绝多少次了。
十万年里,族人们的面容在不断变化,脑容量在不断增加。
但这个过程实在是太缓慢了,就像一粒粒沙子往下掉,一百年才掉下一粒。
“我已经活了十万岁!”
“不对,不是十万岁,加上在龙起部落的两百年,加上沉睡的那段时间,还不得有几十万岁了?至于具体是多少万岁,我自己都弄不清楚。”
“历史上的秦始皇、汉武帝等封建帝王,都被称为万岁。”
“他们那个万岁都是假的,只有我这个万岁是真的,我甚至不是万岁,而是十万岁,几十万岁。”
“秦始皇派方士去海外仙山寻找长生不老药,汉武帝晚年痴迷长生不老,嘉靖更是号称道君皇帝,你们羡慕我否?”
“我活了几十万年,是名副其实的‘老妖怪’”
“比一些大妖的寿命还要长。”
“我的寿命甚至超过了一些传说中的神仙,比如二郎神,太上老君。要说比寿命,估计只有鸿钧盘古玉皇大帝等一帮大佬超过我。”
“呵呵!”
“不过,活在这无尽的寿命里,还真是寂寞啊。”
“因为族人的相貌和我差距太大,我甚至从未有过女朋友。”
“十万年,十万年了。”
“你们知道我这十万年是怎么过的吗?”
就在这时,突然一股冷冽的寒风,吹进了洞穴。
“好冷!”
李凡紧了紧身上的衣衫。
他现在穿的不是兽皮,而是粗布麻衣。
是他自己亲手做的。
族人们虽然喜欢模仿,但像做布衣这种高端技术活,他们还模仿不来。
接下来的日子,李凡明显感觉到,气温不但没有一天一天升高,反而是一天一天降低。
“看来是冰川期要来了。”
情况果然和他预料的一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气温已经发生变化。最直观的感觉就是,今年的春天比较冷时间长,今年的夏天不太热。
“之前我带领族人平安度过了地震,雷暴,旱灾,虫灾,瘟疫……但愿这一次也能平安度过。”
“冰川期是星球轨道变化、星际物质变化、洋流变化、地壳运动等因素引起的,非人力可以左右。作为渺小的人类,只能祈求能在这种剧烈的变化中活下来。”
“诸多因素引起气温下降之后,两级的冰盖会不断扩展,让气候变得干燥和寒冷,更会引起海平面上升海洋环流和降雨的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会让无数动物、植物灭绝。”
“哪个物种能在这场大灾变中生存下来,不至于灭绝,就要看它们的适应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