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诱捕
追思会上三个有嫌疑的人被带回公安局接受问询。
瘦高男麻凯是一个做自媒体的主播,美丽女教师被杀自然是个好主题。他也觉得靠人家的死亡来赚钱是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把手机藏在衣服里,远远地直播着这场追思会。见到黄璞向他走来,他还以为是学校的人过来驱赶,这才跟黄璞发生了追逐打斗。
“我还以为现场气氛得挺悲伤呢!早知道他们都乐呵呵的,我也不躲树林里偷拍呀!”
麻凯在审讯室里言之凿凿。黄璞则半信半疑。
不过麻凯的嫌疑很快被排除,周日的下午,麻凯一直在直播,根本没有作案时间。
孙贺谈话的那个家长叫余明,他的女儿余雅琳刚上二年级,是练小提琴的。初选便被冷佩佩淘汰。今天他来现场,是想跟新的负责老师谈谈,能不能给女儿再争取个机会。余明在煤矿的四号通风井工作,他的工作性质很特殊,类似于看灯塔的人,平时都是一个人值守,二十四小时倒一次班。冷佩佩遇害的那天,正好是他值班。冷佩佩去往高家垴的必经之路就在四号通风井的山下蜿蜒绕过。不过那天通风井在进行技术改造,有一支施工队一直在那干活,直到晚上七点三刻才离开,其间余明没有离开过大家的视野。这在时间上也不符合作案条件。
最后一个对着冷佩佩照片拍照的人,是山西晚报的记者胡斌。他是提前一天到的阳泉,专门来搜集素材准备写一篇报道。案发当日,他人在太原。
吴德军那边很快也有了结果,李国兴的老婆和两个女儿证明,周日那天李国兴在下午四点就做好了饭,吃完饭一家人看电视到九点多,然后就上床休息了。而冷佩佩那辆踏板摩托车却始终没有下落。
黄璞抓捕麻凯的过程被直播了出去,很多人录了屏在网上传播。一时间似乎家喻户晓了。对于曾经被红衣杀手恫吓过的城市,吃瓜群众很自然地对冷佩佩的死进行了发散思维,红衣杀手的漫天流言瞬间将压力给到了孙贺。
新一轮的案情研判紧急且迫切地进行,孙河的脸色十分阴沉。
“省晚报的和自媒体的都让咱们抓回来了,这等于在全网开了一个丢脸发布会。你们还有啥想法,都说说吧。”
吴德军对黄璞的推断一向不以为然,不过此时,他不敢再说什么不同意见。在他看来,不管冷佩佩是不是那个红衣杀手杀的,眼下的工作都要当红衣杀手来查。不然的话,舆论后果非常严重。
“凶手随机杀人,查被害人的社会关系是徒劳。我看还是诱捕,运气好就撞上了。”
深思熟虑之后,吴德军第一个打破了沉默。
说句实话,知道了连环杀手选择目标的条件,诱捕是最有可能实施的方法。但这个办法又是无奈之举,是实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唯一能做的。虽然不尽如人意,其他人却也说不出其他高见。做还是不做,整个会上没人反对,也没人极力赞成。转眼天光方亮,大家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这模棱两可的会已经开了一宿。
孙贺起身抻了一个懒腰:“我知道一个地方羊汤不错,咱们去吃一口。”
除了几个人借故离开,其他的刑警们呼呼啦啦地跟着孙贺出了门。孙贺特意让黄璞和吴德军上了自己的车。他让黄璞谈一谈对诱捕计划的看法。
“九四年局里就组织过三个月的诱捕行动,零二年组织了八个多月,诱捕要是能抓到他,早就破案了。”
吴德军很反感黄璞的态度,既然你没有更高明的办法,这番话泼冷水的话则完全是针对我。不过这一夜的会上,吴德军也在不停地思考,他知道同事们在顾虑什么,他想拿出一个更加完善的诱捕计划来说服孙贺,这样就能把侦破的主导权夺回到自己手里。
“那是因为凶手对阳泉很熟悉,咱们局的女同志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矿上子弟。这次我们就从兄弟单位借调两名女同志过来。”
吴德军的思路确实让孙贺和黄璞眼前一亮,两人都开始默默地思索着。吴德军知道自己的聪明才智起了作用,当即决定再添一把火。
“我这人吧,遇到困难从来不强调客观理由,这办法不一定是最好的,那总比没有强吧!泼冷水说风凉话不如踏踏实实地用笨办法……”
“诶!前面左转就到了。”
见吴德军开始把情绪引向黄璞,孙贺连忙打断了他的话。
众人来到了羊汤馆,孙贺站在门口拿出了一支烟,一旁的吴德军立刻递过了火,孙贺没着急点烟,而是抽出了一只递给吴德军,吴德军晃晃手,示意先给孙贺点上,可孙贺坚持地把烟向前推了推,吴德军不再执拗,接过了孙贺手里的烟。这一番操作下来,其他人都已经走了进去。
“黄璞,让大家想吃什么随便点,一会我结账。”
孙贺交代着将黄璞也打发进了羊汤馆,门外只剩下他和吴德军两人。吴德军能感觉到,孙贺是想单独跟他说几句话。他再次把火递过去,孙贺摆了摆手,意思是先谈正事。
“德军,工作上有事说事,别总是针对黄璞。”
“我确实有点看不惯,他平时一副高傲的样子,遇到这个案子就跳出来跟个专家一样。当年他爸爸没接到死者的电话是受了处分的,又不是立功受奖。”
吴德军很确定,孙贺已经被他的诱捕计划打动,他要故意表演出一些情绪化和不成熟,一来可以让孙贺知道,他不希望黄璞来分他的功劳。二来,让孙贺觉得他还有调教上升的空间,引诱孙贺对号入座来当他人生和仕途的导师。
“他当时还没成年,受到了那样的刺激,心理是有些孤僻。作为战友,我们应该……”
“明白了孙队,回头我找机会给他道歉。”
孙贺也立刻向吴德军表明,他对黄璞是有些偏爱的,抬吴德军并不会去踩黄璞,吴德军心领神会,摆出一副知大体识大局的态度。
“诱捕的事,你安排一下。周密一点。”
孙贺说完,在口袋里拿出火机自己点上烟,转身走进了羊汤馆。
诱捕计划在吴德军的主持下很快展开。
黄璞的蹲守地点是孙贺让他自己挑选的,孙贺知道黄璞是最了解红衣杀手的人,他也是最渴望亲手抓到这个魔鬼的人。于公于私,他都给了黄璞这个机会。黄璞挑选的是靠近三零七国道的城乡结合部。他研究了所有的卷宗,红衣杀手的作案地点其实毫无规律可言。但有一点显而易见,他会找一个人很少的地方。国道两侧的村庄离道路有一段距离,夜里几乎没有行人,靠着国道又可以迅速逃离。这是黄璞心中完美的作案地点。
时间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一个正在夜跑的女人从黄璞和王金鹏的车前掠过,天太黑,看不清女人的脸,不过修身的红色运动服完美勾勒出了女人的身材。她双腿修长,蹬踏有力,臀部坚实地翘起,与纤细的腰部连接得美轮美奂。
“黄队,听说这是从左权分局借调过来的,全省跆拳道亚军。”
黄璞没搭理王金鹏,在黄璞看来,这种百无聊赖中对女人品头论足的消遣没有任何意义。
“咱们都蹲了两月了,你说这哥们能上钩吗?”
这个问题,黄璞已经琢磨好久了。对连环杀手的诱捕,是基于对杀手选择目标条件的模拟,以往的诱捕行动——包括这次吴德军组织的——都认为红衣是杀手杀人的诱因。可公安部的专家曾经说过,被害人呈现的共同点有两种可能,一是杀手杀人的诱因,二是杀手的标志。前者是让杀手决定去杀人,而后者是杀手向别人宣示,以强调自己在社会上的存在感。根据这个理论,红衣服有可能是这个杀手的标志,它本身并不会让杀手产生作案的想法。是某种原因让杀手打算要杀人时,他才会选择红衣女人来实施。如果是这样,诱捕的失败就完全可以解释了。可黄璞也想不通,除了红衣服,被害人好像再无其他共同点,那么,是什么才会诱使红衣杀手产生杀人的冲动呢?
诱捕行动展开了一百多天的时候,又一名红衣女子被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