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自英国在1953年提出建立税收饶让制度(Tax Sparing Mechanism)以来,理论界及法律实务界一直都对该制度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争议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饶让制度的性质和功能;(2)税收饶让制度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3)税收饶让制度与国家税收主权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而且这些争论也影响了一些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经济政策,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对税收饶让制度采取了不同策略。
本书先描述税收饶让制度的发展历程,剖析其理论依据,探讨争议焦点,以及比较代表性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不同实践。第一章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观察法,描述税收饶让制度的概念、主要类型、发展历程以及争议焦点。第二章探讨税收饶让制度的性质和功能,包括对外援助工具论、境外税收抵免法修补工具论、税收主权工具论和税权公平分配工具论。第三章采用经济学理论文献分析法,论述税收饶让制度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包括税收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税收优惠措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以及税收饶让制度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第四章论证税收饶让制度与国家税收主权之间的关系,即税收协定的税收饶让制度条款与缔约国国内税法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国际税法(税收协定)与国内税法之间的优先适用问题。第五章是比较研究,首先进行国别比较研究,即比较发达国家(英国、美国、日本)与发展中国家(巴西、新加坡[1]、中国)对于税收饶让制度的不同立场;然后进行国际组织比较研究,即比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对于税收饶让制度的不同观点。
从第六章开始,本书通过分析税收饶让制度对于欧盟成员国吸引中国投资的影响作用,论证税收饶让制度对欧盟成员国博弈竞争具有重要影响,并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和全球税收治理背景下重新审视税收饶让制度的性质,提出税收饶让制度并非对外援助工具,而是可被缔约国双方使用,将国际税收博弈从“两方博弈”改为“三方博弈”的一项技术性工具。在第七章,作者探讨了重构税收饶让制度的路径和方案,并且草拟了税收饶让示范条款。最后,作者在第八章结语部分展望了税收饶让制度的未来。
李娜
2021年12月31日
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