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五等受菉
“我乾元观的弟子,行事向来不拘一格。对于应当遵守的规矩,我们自然谨守不违,但对于那些不必要的束缚,我们亦不必拘泥。”
九叔目光深邃,望着陈玉楼继续说道:“因此,你拜师受箓之事,我可以全权做主。
至于返回茅山总坛,等到你的修为有所成就,再随我一同返回,拜见宗门长辈即可。”
“我明白了,前辈!”陈玉楼微微点头,心中暗自庆幸不用立即前往茅山总坛。
毕竟,茅山总坛远在直隶,与山城相隔数千里之遥。
如今正值兵荒马乱,旅途艰难,能暂缓行程实属幸事。
这时,九叔向陈玉楼招了招手,陈玉楼立刻上前。
只见九叔从香案下抽出一个小木箱,轻轻打开,箱内满是受箓所需的法信。
“这里面装着的,都是进行授箓仪式时所需的各种物品。”
九叔边说边指向木箱中的物件,陈玉楼仔细查看,发现箱中物品琳琅满目,有金元宝、明镜、青罗、青丝、香炉等,其中一些他见过,一些则闻所未闻,大小不一,总数竟有数十种之多。
“稍后授箓时,你需要按照顺序将这些物品一一呈上。”九叔耐心地叮嘱道。
陈玉楼认真地听着,铭记于心。
九叔又提醒道:“这些物品都是献给天上祖师爷的,切不可弄错顺序。若有丝毫差错,惹得祖师爷不悦,授箓仪式便会受到影响。”
“我明白了,前辈!”陈玉楼郑重地点了点头。
如今,他的记忆力已大为提升,过目不忘。
九叔仍有些放心不下,再次告诫道:“授箓,乃是接受天命,不可有半点轻忽之心。”
陈玉楼见状,立刻笑道:“请前辈放心,晚辈深知此事的重要性。”
对于授箓的具体流程,他虽不甚了解,但深知授箓的意义重大。
茅山派背景深厚,与天庭、地府皆有渊源。
授箓,如同学校的学位证书,意味着从此以后,天上地下的神明皆视自己为同道中人。
若未受箓,则如同旁听生一般,身份尴尬。
即便身故,也难以投个好胎,更别说到天庭或地府谋取官职了。
九叔微微点头,目光转向脚边的木箱,微笑道:“这些法信,我收集多年,原本是为秋生准备的。可惜,他虽有些天赋,性子却如文才一般,难以成才。我本以为这些法信再无用处,没想到却遇到了你。”
陈玉楼闻言,心中一惊,随即问道:“前辈,文才师兄和秋生师兄都没有受箓吗?”
九叔摇了摇头,叹息道:“文才资质平庸,根本没有受箓的资格。若让他进行授箓仪式,恐怕会惹得祖师爷大怒。”
“至于秋生,虽然有些天赋,但也只能授予一等青箓。我本打算等他道行再进一步,再为他举行授箓仪式,希望能得到祖师爷的怜悯,授予他二等黄箓。谁知这个混账毫无进取之心!”
“所以,我已放弃为他授箓,免得在祖师爷面前丢脸。”九叔的语气中满是对弟子的失望。
但当他看向陈玉楼时,心中又涌起一丝欣慰。
有了陈玉楼这个亲传弟子,他对文才和秋生已不再抱有期望,只待时机成熟,为他们安排一门亲事,让他们成家立业,也算尽到了师傅的责任。
陈玉楼沉默片刻,问道:“前辈,授箓的品级,二等黄箓是最高的吗?还是另有更高的等级?”
九叔看着陈玉楼,缓缓说道:“我们茅山派的授箓,共分为五等。
第一等是太上三五都功经青箓。
第二等是太上正一盟威经黄箓。
第三等是上清三洞五雷经赤箓,
第四等是上清三洞经金箓。
第五等是上清大洞经紫箓。
其中,第五等的紫箓最为尊贵。”
“根据宗门记载,我这一代以及上三代弟子中,都无人能授予紫箓。”
陈玉楼听后,心中震惊,忍不住问道:“连前辈您也没能授予紫箓吗?”
九叔摇了摇头,但脸上浮现出一丝自豪:“我虽未能授予五等金箓,但却获得了四等下品金箓。整个茅山五十四代弟子中,仅有我和你的大师伯授予了金箓。而你的大师伯,更是获得了四等上品金箓,比我高出半级。”
“四等金箓?”
陈玉楼惊叹道,“原来前辈的天赋竟如此出众!”
九叔微微一笑,说道:“纵观茅山历代弟子,能授予紫箓者寥寥无几,皆是茅山派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强大祖师。
而获得金箓的弟子,也不乏修道有成者,成为了茅山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所以,你切不可小瞧四等金箓。”
九叔语气郑重地看着陈玉楼,继续说道:“你一夜之间筑基成功,天赋定然在我之上,甚至超过你的大师伯。
依我看,你至少能获得四等上品金箓。
当然,授箓不仅看天赋,祖师爷们还会考量弟子的品行。
若品行不端,也无法获得高等箓。”
“我明白了,前辈!”陈玉楼点头应道,心中却掀起了波澜。
石坚竟获得了四等上品金箓,比九叔还要高半级。
但一想到石坚那强大的气势,他瞬间释然了。
九叔再次叮嘱道:“即便未能授予四等金箓,你也不必气馁。授箓虽是祖师爷对弟子的认可,但纵观茅山千年历史,也有不少弟子虽授予低等箓,却最终修道有成。”
九叔心中明了授箓背后的复杂玄机。
这其中的门道,简单来说,就如同皇帝钦点进士一般,不仅要看个人的才华与能力,有时也会因皇帝的个人喜好而有所偏颇。
天上的祖师爷们亦是如此,他们各有所好,若陈玉楼未能得到诸位祖师爷的青睐,被授予低等箓的情况也并非没有可能。
陈玉楼听后,双眸坚定地注视着九叔,正色言道:“前辈请放心,玉楼绝非心胸狭隘之辈,不会因一时的得失而心生纠结,困于其中。”
“晚辈始终坚信,时势造英雄,然而英雄亦能造就时势!”
陈玉楼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自信。
九叔闻言,神色微微一愣,随即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陈玉楼,放声大笑道:“哈哈哈……好一个时势造英雄,英雄亦能造就时势。此等见解,实属难得。”
“我辈修道之士,就当有你这般宏伟的气魄。”九叔此刻对陈玉楼的欣赏之情愈发浓厚,仿佛在他身上看到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师兄,你竟要收亲传弟子?此乃大事一件,让我来瞧瞧到底是哪个小子如此幸运,能得师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