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朵·2024年夏季特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哦,梅雨潭

瑞安市马鞍山实验小学四(5)班吴思栩

“仰看九天落珠玉,坐闻万古酣笙钟”,我大声读着翼然亭两侧的楹联,不禁竖起大拇指赞叹!

时值深冬,仙岩却生机勃勃:树是绿的,草是绿的,湖也是绿的。真如朱自清笔下那篇著名的《绿》一样,而这回我亲眼目睹了这片绿,感受到这份绿。我们爬到半山腰,就听到“哗哗”的水声,这声音极为悦耳,有时高,有时低,有时缓,有时急,像优美的仙乐,在山谷中回荡……

我们踮着脚,小心翼翼地跳过水中的岩石,近了,越来越近了!突然,树木浓密的树叶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一汪碧绿的潭水,宛若一大块碧玉沉在水中。这汪潭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赏心悦目。再走近些,抬头便看见潭水之上有一个漂亮的瀑布,它咆哮的水流将山分成两半,又像一条白龙从高处的碎石中涌出,重重地落在水面上,激起无数水珠。此时,空气中的凉气越来越浓,湿度也越来越大。

走进梅雨亭,可以近距离观赏瀑布之美。站在对面,瀑布带着轰然巨响下注潭中,水花四溅。只见它从山中蜿蜒而下,有点像篆书“人”字,水流似乎时而粗,时而细,时而像龙从天而降,时而又像白色丝带飘洒而下。空气中的雾气宛如蒙蒙细雨,头发上、衣服上都是水珠,这就是此处得名“梅雨潭”的原因吧。站在亭中凭栏俯瞰,潭水碧波粼粼,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走出风景区,梅雨潭不见了,瀑布也不见了,可那哗哗的水声,那碧绿的潭水,那壮观的瀑布,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

哦,梅雨潭,我们何时再见?

老师评语:

小作者由楹联导入,突出了梅雨潭的特点,又直达主题。按照游览的顺序,先略写一路所见之“绿”;然后详细写出了梅雨潭瀑布的样子;最后写离开瀑布后的感受。全篇观察细致,感受深刻,是不错的写景文章。

指导老师:蔡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