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农业强国从1981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8章 花钱如流水

“那丈人,你箍这四孔石窑,一孔接口子窑,一共花了多少钱?”

高加林再问。

“一共花了两千七百多,但我家这五孔窑洞才3.3米宽。”

刘立本顿了顿又道:“你现在要箍五孔纯粹的石窑,还要箍4米宽8米深。

还要做成十间房,还设计了一个甚么通风天井,要多用不少石板和木头。

我帮你估算了一下,少说也要五千多甚至六千。”

“这么费钱啊。”

高加林沉吟一声,他原本以为箍五孔石窑,应该花不了多少钱。

毕竟这时候人工便宜,而且清泉县盛产石板。

清泉自古就以石板而闻名于世,“抚宁的婆姨龙泉的汉,清泉的石板望瑶堡的炭”一句民谣,使得清泉石板名扬四海。

清泉的石板,不但表面平整,薄厚均匀,质地坚硬且细腻,类型繁多,而且贮量极大,特别容易获取。

在秦北别的地方,箍石窑还要用炸药炸石头。

比如《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第一次去揽工,后面干的就是钻炮眼的活。

但在清泉县,就完全不用这么麻烦。

都不用到清泉河两岸去,只在这大马河川道,就到处都是裸露出来的,一层夹一层均匀叠加的岩石。

有经验的石匠,很轻易就能找到这些“石板窝子”。

寻到自然缝隙,用錾凿出一寸左右的沟槽,让石板层与老岩层分开。

再用撬棍把石板一层一层揭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一块又一块摞起来。

也因如此,在清泉几乎家家都出好石匠,很多人甚至专门靠打石板为生,卖石板吃饭。

“是的哩,箍石窑可不像箍土窑,步骤麻烦着哩。”

说着,他就颇为详细地介绍起来。

无论土窑还是砖石窑,首先第一步都是请阴阳先生帮忙选址和看日子。

第二步就是修地工。

简单讲,就是依托山坡垂直向下,挖出一个像靠背椅或者台阶一样的,10米宽,5、6米高的施工平台。

如果是箍土窑,第三步就可以直接横向,往山体内挖凿一个大约宽3米,高3米多,深6、7米的土窑洞。

如果害怕窑洞坍塌,可以在窑顶间隔一段距离,用柳椽支撑作箍。

第四步,就是把做好的门窗安上,用燕麦泥把整个窑洞抹一遍。

再用黄泥把整个窑洞抹几遍到平光为止,等泥晒干后用白泥刷白就可以住人了。

因此箍土窑是非常简单的,非常省钱的。

缺点是修土窑时,比箍砖石窑更容易发生塌方,也不敢修得太宽,住进去后也让人不太放心。

比如《平凡的世界》里,郝红梅的前夫,就是在修土窑(接口子窑)时,亲自上手去帮工,结果被倒塌的土堆活活压死了。

其实黄土高坡土质结实,黄土的黏性非常大,黄土的直立性也非常好。

而且窑洞的拱顶非常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稳定,分力平衡,具有极强的稳固性。

因此,土窑坍塌这种事情,其实是很少发生。

加之秦北高原每年的下雨量特别少,即使有雨,也是小雨和暴雨居多,来得快去得快。

且黄土不容易渗水,往往下的雨才渗透薄薄一层土,天就放晴了。

但怕就怕气候异常,如果雨一直下个不停,土窑坍塌的危险就成倍增长。

而石窑,则完全不必为此担心。

说回箍窑步骤,如果是箍石窑,第三步则是打石头和拉石头。

第四步出面子,就是将已经选好的面子石上选一个比较平整的面,画上线,用鏨将多余的地方打掉。

完了在面上从上到下平行刻壕,壕一般是垂直的,也可以弄成斜的。

面子石就是安在窑面子上的石头,也是石窑建成后,唯一能看见的石头构件。

因此面子石是最讲究的,有薄石斜砌活、锤子活、皮条錾活,细錾凿面活,水磨石活等。

比如高明楼家就是皮条錾,也叫寸三錾,即在一寸宽的石面上凿出三条錾痕。

刘立本家则是细錾凿面,又叫寸六錾和流水錾,即在一寸宽的石面上凿出六条錾痕。

显然,细錾凿面要比皮条錾多一倍的人工。

而且这活只有石匠才能干,费用很高,包吃包住,一天四块工钱。

正因此,花了大价钱的刘立本,这才很看不上高明楼家的皮条錾。

高加林顺着他的话说:“那我也要细錾凿面,白灰勾缝。”

“哈哈,好女婿哩,你也是个要体面的。

不过也是,我们挣这么多钱,不就是为了活得体面吗?

你这窑4米宽,一旦修好,立刻就是高家村最体面,最气派的一院地方。

到时候再圈个围墙,盖个门楼。

再请全县有名的,陈家沟的陈有志,雕打两只狮子蹲在门楼的两边,就像大地主刘国璋那样。

这样不但美观好看,更可以辟邪消灾、镇宅护院哩!”

高加林忍不住笑了起来:“围墙、门楼都可以盖,石狮子就算了吧,我不信这个哩。”

“要信哩!”

刘立本闻言竟苦口婆心劝说起来:“好加林哩,你要是别处箍窑,这个石狮子不要就不要。

但你要箍窑的地方风水太好了,而且又正对着大马河川道的简易公路,我怕会有煞气冲撞。

石狮子可以帮你挡煞,化解外来的邪气哩!

这个你不要不信,老祖宗的很多话,都是有道理的,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你呀,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硬,脾气太犟了。”

“好吧,那就摆两只吧。”

高加林苦笑着答应下来,他觉得没必要为了这种小事和未来的老丈人争。

就是这样一来,又要多花不少钱了。

刘立本见他答应了,立刻心情大悦,喝了一口水后,又继续说起箍石窑步骤来。

第五步,跌巷子做地基,就是挖巷道。

第六步,开始正式砌窑。

先垒窑腿,再支券架拱,再自下而上紧贴拱模砌石块,同时朝两拱之间的窑腿上填土、夯打结实。

这是最耗时,最需要技术,最耗人工的时候。

因此,也是最费钱的时候。

除了要用到有技术的匠人大工,还要给每名大工配至少四个小工。

第七步合龙口,就是新修窑洞封顶合拢。

合龙口完成后,窑也就算砌好了。

第八步,灌浆、垫脑畔。

灌浆就是往石头缝里灌调成稠糊状的黄泥浆或者石灰浆,有条件的还可以灌水泥浆,可以让石拱更加牢固。

高加林听后,立刻表示会想办法搞到水泥,他要箍的五孔新窑,最好用水泥灌浆。

垫脑畔就是往窑顶填上1.5~2米厚的黄土层,边填边夯,用石碾压平。

这样可以给拱洞形成压力,令其越压越结实,又不致于荷载过重而坍塌,还可让窑洞冬暖夏凉。

窑洞修好后,脑畔还可以用来打晒粮食。

第九步,就是脱模(将窑洞里实心的土模掏出来倒掉)、盘炕垒锅座、泥窑皮、铺脚底、安门窗、垒窗台、砌院墙、盖东西房、猪圈、茅厕、大门等一系列后续工作了。

最后刘立本总结道:“所有这些都弄好,再加上添置家具和办酒席的钱。

我给你算了一下,少说也要六千多块钱。”

“原来箍个石窑这么麻烦,我原来还以为箍窑很简单哩。”

高加林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自己“建房子”,饶是他早有准备,听完也忍不住发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