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下不留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麻烦找上门

随着丹药入体,浩然气明显有了变化,周边的灵气不断被吸入进来。

开始时吸入的灵气如微风拂面,三个周天下来,灵气似狂风吹体不要钱似的吸入丹田中间,九个周天下来,天地灵气均被他这个黑洞吸引过来,此时,邵元良要是睁开双眼,一定能看到灵气引起来的天地波动——雷声阵阵、雨似瓢泼、风似虎啸,甚至连天光都引来阵阵抖动。

九个周天运转完毕,邵元良发现自己境界已经恢复至虚神境后期,神识中的刀灵已然苏醒,只不过,这个家伙比自己还懵,想说什么,又神情怠惰,懒得说话。

邵元良正要再度运转浩然气,却听到洞口处有人声传来。

就是这里了,发信号给宗门,请上师过来瞧瞧吧。一个警惕的男生传来。

邵元良用神念感知一下,我嘞个去,周边天地已无半点灵气,这样的变化确实会引起修真者的关注,唉,啥也不怪,怪只怪此方天地灵气太薄。以他的经验,这样的灵气世界,合体境应该是最高境界了,飞升境想也不要去想。可怜的世界啊。

眼前的麻烦还是要解决的,感知一下,洞外应该有两人,境界都在聚气境中期,嗯,杀掉他们不难,但是上天有好生之德,还是不杀了吧。不杀,可又怎么能脱身呢?

邵元良对这种小麻烦很讨厌,刚才自己一不小心竟然把此地方园百里的灵气吸收殆尽。不借助天地灵气就无法施展术法,要是运用自身小宇宙内的灵气,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补回来,想着想着不禁心情有点些烦燥。

其实他有所不知,正是由于他鲸吞此地灵气过多,导致碧落山(就是他现身所在之地)附近三家宗门的上师有所警觉,通常这样的情况下要么是魔教圣人出世,要么就是有仙家法宝现世,才会在短时间把百里之内的灵活吞噬殆尽。来得这两个人正常宝清观的两位巡山使,追巡残余的灵气找到这个山洞,太悲寺和礼县本地崇礼馆的人正在来的路上,热闹吧,麻烦吧。

邵元良对山上山下的情况是不得而知,现在他要想冲出去不难,只怕惊了当地势力,以后会有麻烦。于是,思来想去,邵元良决定向山洞里面看看,万一再有什么出路呢?用神识探去,山洞深处应该有一条地下河,听着有些深度,可以借水隐法隐藏其中,这道是一个办法。可是问题呢,如果来人要去境界不错,或是再有秘法仍可以查到自己。

邵元良灵机一动,从纳戒中取出一件残缺的法器,还是以几千年前一个不知名地方得到的一把尺子,名叫量天尺,这件法器攻击时不仅势大力沉,更能攻击对手的神魂。只是现在法器残缺不全,神魂伤害只能对元婴境真人有些伤害,到了炼虚境真人基本上就可以忽略不记了。他的想法是把这件法器放在洞中,然后借用残余灵气绕在上面,好似灵宝现世,吸纳天地灵气,他自己用隐术藏起来,等这些人走了,自己再出山洞。

想到这里,他便不再迟疑,先用神识在量天尺画了一个封印打入尺中,然后再在尺上留下一道浅浅的残破封印,画了一个聚灵符纂,把一些灵气聚在尺的周围,然后用气把尺插在地上,仅留半个量天尺身在石缝之中。

做完这些,脚踏浮云步,躲在一个石柱的后面,身上结了一个死印,看着热闹。

不多时,洞口人声嘈杂,有三伙人集中在洞口,但是没有人进来。

怕了不是,邵元良心中暗笑,我怕,你们也怕,挺好,两头怕。看看你们来的都是什么人,什么境界,我再做打算。

过了一会,一僧一道一位武士打扮模样的三个人各带几人,小小翼翼的走进洞来。

中年道士问一位青年道人说道:你确定这里没有人进出洞口?

年青道人答道:回上师,我与师弟在巡山亭中打坐,发现灵气突然断了,以为有敌偷袭,正要预警,发现天地灵气都汇于一处,所以和师弟赶来,我一直守在这里,确实没有人进出过。

中年道士点了点头,向为首的老僧说道:法明长老,你可是也是如此感知?

老僧叹了一口气,长眉动了几动,说道:唉,观主所言极是,只是可惜我的师哥闭关冲击无彰境的紧要关气,灵气断掉,绕师兄压境及时,把境界重要压回游野境,方才保住性命,但是受了极重的内伤。可能终身无望无彰境了。

道士闻言不觉大吃一惊,连忙问道:宁海大师竟然已经有冲击无彰境的把握了?

老僧苦笑一声:人算不如天算,师兄为冲击无彰境已经准备三年,不想灵气断掉,造化弄人啊。

道士又看看武士打扮青年一眼,那青年立刻上前一步,说道:家父练功之时有所察觉,让小侄带门下弟子过来看看。正好在山上遇到宁江大师,就一道上来了。

道士点了点头,说道:今日的雨就是有些怪,不说百年未有吧,也是十分罕见。时才弟子叫过来,我初时以为有魔教残余来此,全观上下已做好战斗准备。现在看来应该不是,莫不是有仙家法宝现世?

老僧与青年武士相视一眼,然后点头表示同意。

道士接着说道:要是法宝,现世在我碧落山,于理要归我宝清观的。不过,我们三家同气连技,我们可以共同参悟,最后谁能得到宝物认可,就归谁所有。两人,自然表示同意。

于是道士手中拿出一面镜子,僧人拿出一个巴掌大的金钟,青年武士则是拿出一面玉牌,各自施法向洞中探去。

三道光束在洞中来回扫到,僧人首先发现量天尺的位置,说道:我发现了,好象是一件仙气,你们随我来。

三人回头各自约束门下弟子,你们不要过来,守住洞口。然后走到量天尺的位置,仔细察看,发地石缝中有半截银尺,尺上还有灵气围绕。

老僧用金钟所发的金光在尺上打了几个来回,然后对两人说道:果然是仙家宝器现世,宝器现世后自主吸食灵气,引得天地异象。

二人均点了点气,神色正重。青年武士伸手想把量天尺从石缝中拔出,先是单手用力,后是双手用力,脸色由白转红,由红转紫,尺子是丝毫未动。于是,泄气说道:看来是宝物认主,他不认我,我们崇礼馆放弃。

老僧退后一步示意道人来试试,老道士也不客气,一面催动手里镜子,一面抬手拔尺,几翻较量,尺子只是动了动,并未拔下。老道收镜说道:此物与我宝清观无缘,我们放弃了,宁江大师看你的了。

宁江大师收起金钟,双手结印,向尺子打出几道印诀,然后用力一拔,尺子竟然慢慢拔出。

看到这个情景,邵元良也是一呆,难道此物与佛门有缘或者本就是佛门之物?

大约过了两刻中,老僧才把尺子完全拔出,用神识感知,发现上面有一道残破的封印,于是又用印诀打破封印,爽笑几声:看来此物与我佛有缘,太悲寺就当仁不让了。

另两人虽然是羡慕,但全过嫉妒的神色,对老僧连说恭喜。

老僧拿到尺子也是非常开心,对两人说道:我先把此物拿回寺中,让掌门师兄观之,两位可以在三日之后到我寺中,共同参悟。

道士点头应允,青年人却向里走了几步说道:我们不再往里看看了,万一再有什么宝物呢?

老僧说:太悲寺已有所得,就不再探找了,两位自便。

道士笑着对青年人说:世侄,天地宝物岂是那么好得的,只有一件已经此方天地祸乱至此,还有宝物的话,天地当如何自处啊。走吧。

青年武士似神有不甘,但是又不好坚持,于是和三人走出洞去。

见这些人走远,邵元良才显出身形,暗自思索三人的言语,对本地势力有所了解,又对三人境界有所了解,道士是金丹境大成期,僧人是应该是元婴境中期也就是他自己说的游野境,青年武士应该是金身境初期,要是自己刚才现身,不动用天地灵气的情况下,仅凭浮云步和游身刀法应该应该可以留住三人,其他人都不是一合之敌,看来啊,自己在这方天地内应该是非常安全的。

邵元良又想到,现在自己要学本地的文字,才看到当地灵气稀薄情况下如何练功提升,这样自己还要找一个当地宗门才好。想到这里,他心中有了一个不错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