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长这样做1:直击痛点的40问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5 挑衅残暴型

每一次我在辅导“青少年启智训练营”的过程中,都会接触到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看人的眼神总是充满敌意,带着挑衅。不用问我也知道,这种孩子肯定生活在挑衅残暴型家庭中。挑衅残暴型家长常常选择用暴力行为或者语言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行为表面上看是有可能暂时把问题解决了,本质上却加强了问题的严重性,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挑衅残暴型家长经常会对孩子的行为横加指责,有的在面对孩子的错误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孩子进行肉体和心灵的侵害,这样的父母共有的特征便是:对孩子缺乏耐心,行为极端,人格有缺陷,心智不够成熟,对自己的暴力行为的危害认识不足,想当然地认为孩子的问题只能通过暴力来解决。

虽然在对孩子施暴后,他们自己也承认,这种方式不仅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反而会使之更严重,但他们还是很难克制自己的行为,以致对孩子的教育陷入恶性循环,孩子犯了错就会挨骂被打,而被打以后的孩子更会不断地犯错。

挑衅残暴型家长一般行为比较极端,不太会用正确的方式来解决矛盾,也不善于用恰当的方法来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在这种性格影响下的孩子,通常也会形成残暴型性格,暴力行为特征突出,遇事只想用暴力解决。

而且,由于挑衅残暴型家长常会行为冲动,做事极端,遇事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很少考虑后果,他们的孩子受其影响,往往也会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这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工作、婚姻,乃至生活。

曾经在我们的训练营里有这样一个男孩,十天的时间里天天和别的孩子打架。家长在前期对接的时候也表明这一问题,说孩子在学校里也是天天和别的孩子打架,已经被学校要求转学了好几次,几乎班级里所有的孩子都害怕他。甚至有一次在课间玩耍的时候,这个孩子因为无聊,就拿着红领巾勒另一个孩子的脖子,差点导致那个孩子窒息,幸好老师及时发现。

于是我先跟这个孩子进行了几次深入的交流,达成了情感的共识,让他对我有了信任,然后问他:“你为什么总是打小朋友,出手还这么狠?”他说:“我打他们,是因为他们的父母都不打他们,而我的父母经常打我。”我这才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类型,原来这个孩子的爸爸是典型的有暴力倾向的人,每次看到孩子行为不端就打得孩子浑身青紫,久而久之,孩子也学会了这种处事方式。这个孩子还有个弟弟需要妈妈照顾,因此妈妈尽管想好好管教他,却一直处于既没精力又没有方法的状态。孩子受到的关心不够,又总是被说教打骂,总是被暴力侵犯,最终也学会了用暴力的方式去侵犯别人。

知道这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以后,我就把他调整到我的房间对面,每天都叫他来我的房间,给他准备很多吃的,让他分给隔壁宿舍的其他孩子。开始他不接受,后来他尝试这样做后,找到了对别人付出后别人向他表示感谢的那种感觉,很多孩子也开始慢慢接受他了。就这样,在助教老师的肯定下,在同学的认同下,这个孩子开始有了一些变化。同时,我也与孩子的父母沟通,让他们注意管教的方法,多和孩子做正面沟通。

在十天训练营结束后,新学期开学,不久后我接到了孩子妈妈的电话,说班主任老师表扬孩子开学后没有打过一次架,没有再威胁同学。妈妈非常感谢我们,在短短几天内就让孩子有了如此大的进步。从这个孩子的变化可以看出,家长以什么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用什么方式对待这个社会。

经常遭受父母暴力侵害的孩子,往往自我评价极低,不重视自己的社会形象,容易破罐破摔,而且,极易变坏、堕落,在这些孩子的眼里,只有暴力值得崇尚,因此,他们会去参与那些可以用暴力伤害别人或获得利益的社会群体,这也是挑衅残暴型家庭中青少年犯罪率特别高的原因。

经常遭受父母暴力侵害的女孩,会变得对自己不够尊重,容易被极端放纵的行为吸引,而且,因为自我评价极低,她常常不懂得自尊、自重,甚至不会自爱,由此走上堕落的道路。

在暴力侵害中长大的男孩,通常也会很暴力,因为在他的人生哲学里,谁的拳头有力量,谁就可以征服他人。因此,他会盲目去追随那些以武力解决问题的所谓“强者”,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也是有力量的。这样的男孩崇尚以暴制暴,容易对极端行为毫不在乎,做事不考虑后果。

尹建莉老师曾经说过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她说:“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地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你必须把他当作一个“人”来平等对待,而不是一个“弱小的人”来征服。

面对一个未成年人,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努力地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的成长进行引导。

亲爱的家长们,要明白,以恶治恶只能产生更多的恶,不要再用错误的方式去对待孩子了,这样的话造成的将是一代又一代的悲剧。